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那个星期天》特级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那个星期天》特级教案

ID:974848

大小:66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9课那个星期天教学目标1.会写“媚、耽”等生字。2.默读课文,梳理那个星期天里“我”的心情变化。3.朗读课文中具体细致的叙述,感受作者对情感的表达,并学习如何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4.和《匆匆》进行对比阅读,总结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重点、难点重点作者是怎样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感受的。突破方法(A案)品读关键语句,体会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感受融情于景的语言魅力。(B案)抓住情感的变化过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难点和《匆匆》进行对比阅读,总结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突破方法(A案)梳理文章结构,让学生了解主人公心情的变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探讨两篇文章情感的异同。(B案)引导学生揣摩语言,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对比阅读课文,感知异同。教法与学法教法(A案)讲授法、练习法。(B案)讲授法、讨论法。学法(A案)分析法、情感体验法。(B案)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A案)多媒体课件。(B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A案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媚、耽”等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概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1.师:童年生活是美好的、纯真的、快乐的,童年的乐趣深深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童年时,我们的心里总有着美好的愿望,比如期待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场,期待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风筝等。作者史铁生小时候又有怎样的渴盼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那个星期天》。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2010),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自称“第8页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多年来他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与地坛》等作品也获得了很大反响。他于2010年12月30日下午突发脑溢血,并于12月31日凌晨去世。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过渡: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读准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1)释疑。盼望:殷切的希望。明媚:(景物)鲜明可爱。吓唬:使害怕,恐吓。空空落落:空旷而冷冷清清。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惆怅:伤感,失意。消逝:消失。(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3)学生观察生字,书写生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师指导难写的字。(4)教师组织学生互评生字书写,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文章记叙母亲答应带孩子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而一次次爽约的事。2.分段并概括段意。师: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我”的第一次盼望,交代了时间。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讲“我”的心情从希望激动、焦急兴奋、委屈急切到最后失望委屈的变化过程。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因为母亲爽约,“我”的心情逐渐低落,最后母亲安慰“我”。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厘清了文章的脉络,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下节课我们将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课文写法上的特点。板书设计9 那个星期天希望激动→焦急兴奋→委屈急切→失望委屈课时作业一、我会写。jīnɡhuánɡyī wēiniàndɑomínɡmèi( 惊惶 )    ( 依 偎 )    ( 念叨 )    ( 明媚 )第8页 二、形近字组词。绊( 绊倒 )砖( 砖块 )绽( 绽放 )伴( 伙伴 )传(传奇 )淀( 淀粉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2.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学习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3.和《匆匆》进行对比阅读,总结两篇文章在表达情感方式上的异同。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1.复习生字词,教师抽读生字。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具体细致的叙述,边读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并思考作者是怎样真实自然地表达“我”的内心感受的。2.小组交流,并说说理由。(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重点句子)(1)“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教师点拨:本句运用动词“看”“走”,写出了“我”在等待的过程中焦急又兴奋的心理。(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教师点拨:本句写“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表现了“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教师点拨:抓住词语,通过具体的描写品析句子,感受“我”的心情。第一句运用“蹲”“洗”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第二句到第四句写了心情的变化,由“盼”“悔”到“焦急迫切”,这段话描写了“我”内心细腻具体的内心独白,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好带“我”出去,内心非常渴望、急切的心理。(4)“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教师点拨:本句为环境描写,正是因为自己内心的低落,因此看到的光线都是“暗下去”“沉郁下去”的,通过将情感与环境结合起来,凸显了“我”看到希望越来越渺茫时的伤心与无助。(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教师点拨:母亲意识到自己疏忽了“我”的“正当要求”而惊惶,所以她没洗完衣服就赶忙把“我”拉进她的怀里,一边亲吻着“我”,一边连声地对“我”说“对不起”。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1.归纳总结,提炼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析《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两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课文《匆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时光逝去的感叹。课文《那个星期天》通过细腻生动的描写叙述了“我”一天的情感变化。第8页 不同点:《匆匆》一文直接抒情,文中将抽象的时间化为具象,把心里的感慨直接表达出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课文中运用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更好地写出了时间的匆匆流逝。如课文第1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直接抒发了自己对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又如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惋惜。《那个星期天》一文间接抒情,描述了“我”一天的心情变化,作者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当中,在叙述中自然地流露感情,如课文的第6自然段描写周围的环境时,“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写出了“我”当时内心的失望和难过。而课文的第4自然段中,等待母亲回来时,通过运用动作描写,写“跳房子”“看着白云走”等举动,写出了“我”焦急又兴奋的心情。2.小练笔。师: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人的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运用本课所学到的写作手法,从“走在校园中”和“奔跑在操场上”这两个情境中选择一个,自选描写心情“好”或者“不好”的状态下所见的景物,体会“融情于景”写法的好处。板书设计9 那个星期天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情感变化语言描写寓情于景课时作业一、我会填。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 太阳 ),看着( 光线 ),我( 一声不吭 )。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 暗下去 ),渐渐地( 凉下去 )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二、推荐阅读《我与地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内容,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不但在技巧上进行朗读指导,更引导学生在体味文章内在的情感后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结合关键语段,体会作者从人物的行动细节、环境的烘托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效果,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我引导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在小练笔中更好地运用心理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世界丰富、敏感、细腻,课文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故事,从孩童视角观察、感受生活,富有生活情趣,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分析人物心理变化的方法,但通过这次小练笔,我发现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怎样运用动作描写、环境的烘托来表现情感,在今后的写作教学中我将加强引导和训练。B案第一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探究新知一、提问导入第8页   1.我会认。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范写生字。  2.我会读。(在认识的生字后面画“√”)  搁(  )  缥(  )  遽(  )  缈(  )  惆(  )  噢(  )  怅(  )  依(  )  咔(  )  偎(  )  嚓(  )  荒(  )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父母答应你们去做某件事却迟迟未能实现的经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  师:咱们的作者和你一样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有着迫切的期盼。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那个星期天》,看看在那个星期天他有着怎样的期盼。二、自由读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快速朗读课文,避免回读,集中注意力,一口气读完,将不认识的字词做上标记。  2.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3.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老师纠错,并范读。  以生活中的事情导入,课堂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心情,也能够为后面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做铺垫。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  1.比一比,辨别多音字,并借助字典理解其含义。  藏 踏 亲 得  2.我会组词。  媚(  )  叨(  )  揉(  )  吻(  )  搓(  )  惶(  )参考答案:  1.略。  2.明媚 念叨 揉碎  亲吻 搓手 惶恐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点拨: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  3.小组合作,探究“我”最初的感受如何,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说说“我”最开始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画出相关句子,并作上批注。  “总之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就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平生第一次盼一个日子,都不会错。”  教师点拨:这段话为“我”的内心独白,两个“不会错”表达了“我”对即将出去玩的事期盼已久,写出了“我”的满怀期待。  通过梳理全文,能更好地从整体关注人物的心理变化。  小组合作学习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  1.我会填。  (  )她很久之前就答应了,(  )在那个星期天带我出去玩,这不会错。一个人(  )第一次盼一个日子,(  )不会错。  2.我会写。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媚、蚁、叨、绊、绽、搓”等生字范写。参考答案:  1.总之 就 平生 都  2.略。四、课堂基础过关训练  完成“随堂练习”。   字词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字词丰富知识积累。自我总结五、课堂小结第8页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师:一节课下来,我们从整体感知了全文,通过品读第3自然段,我们感受了主人公的满怀期待。那么主人公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呢?作者运用了怎样巧妙的手法来写主人公内心的真实情感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环节学案教案设计意图独立学习一、复习旧知  1.我会认。(请在括号内标上拼音)  惶(   )耽(   )  绊(   )砖(   )  媚(   )叨(   )  蚁(   )绽(   )  揉(   )绞(   )  2.我会组词。  耽(   )绊(   )  偎(   )绽(   )参考答案:  1.略。  2.耽误 绊倒   依偎 绽放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且知道了主人公的满怀期待的心情。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主人公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  复习巩固生字,加深记忆。合作探究二、探究思考题  在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怎样的变化?参考答案:  “我”的心情经历了从希望激动、焦急兴奋、委屈急切到最后失望委屈的变化过程。二、研读课文,理解句子  1.小组合作,圈出课文中表现“我”心情的关键词语,在相关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体会“我”在那个星期天心情的变化。  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点拨:  (1)“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  这几处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寓情于景,写出了“我”心情的愉快。  (2)“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我坐在草丛里……”  通过“我”的一系列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  (3)“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我”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圈画关键词句的方法,训练学生们的情感体会能力和表达能力,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过程。第8页 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急切的心情。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本句为环境描写,正是因为自己心情低落,因此看到的光线都是“暗下去”,“沉郁下去”的,通过将情感与环境结合起来,凸显了“我”看到希望越来越渺茫时的伤心与无助。  3.小结。  师:刚刚大家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分析,知道文中运用了动作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更好地体会了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三、归纳总结,提炼方法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析《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两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真实的情感。课文《匆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了对时光逝去的感叹。课文《那个星期天》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现了“我”一天的情感变化。  不同点:《匆匆》一文直接抒情,文中将抽象的时间化为具象,把心里的感慨直接表达出来,抒发了自己的感情。如课文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惋惜。  《那个星期天》一文间接抒情,描述了“我”一天的心情变化,作者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和景物当中,在叙述中自然地流露感情。课文的第4自然段中“我”等待母亲回来时,通过动作描写,写“跳房子”“看着白云走”等举动,写出了“我”焦急又兴奋的心情。实践应用三、随堂练习  抄写能刻画“我”心理变化的句子,丰富积累。四、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师: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作者在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具体细致的叙述手法,而在上节课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和主人公类似的经历,学完了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也来写一写,在使用具体细致的叙述手法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课堂上学到的写作手法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自我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完了《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课文通过具体细致的叙述表现了“我”一天的心理变化,通过对比感知了两篇课文不同的抒情方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够运用这样的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第8页 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问题引导,放手探究”的方法,让学生抓住“我”的心理变化这条主线,然后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结合生活实际等学习方法来深入思考。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能对课文提出质疑,在班内进行探讨。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阅读经验,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作了精彩的批注,并及时给予了表扬,这对其他学生起到了引领的作用。这篇课文在表达内心感受方面十分精彩,而且很有特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这方面入手,既复习和巩固了已有知识,同时结合习作单元的主题“让真情在笔尖流露”,通过小练笔训练,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和感悟新知识。总的来说,这堂课上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仿写,体会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学习了课文的描写方法,通过“读、品、练”,学生感悟到了文字的生动和魅力,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学以致用。第8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