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3)备课讲稿
加入VIP免费下载

马诗-(3)备课讲稿

ID:974967

大小:4.0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马诗罗村中学李贞 一()当先()到成功老()识途千军万()万()奔腾快()加鞭马马马马马马你会填吗? 12古代诗歌三首 学习古诗小贴士一看诗题明对象,二看作者知背景,三看诗文解大意,四看资料悟诗情,插图注释也要看,反复诵读入诗境。 一看诗题明对象马诗 二看作者知背景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虽家道没落,但李贺志向远大,勤奋苦学,博览群书,顺利通过河南府考试,获得考取进士的资格。但李贺的竞争者毁谤他,说他父亲叫李晋肃,考进士与其父名“晋肃”谐音,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那就是冒犯父亲,是大不孝。还是以不参加进士考试为好。所以李贺未能应试,终生落魄不得志,27岁就英年早逝了。 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呕心沥血,用才华横溢的诗笔,筑成一个神奇瑰丽的世界,流传下来240余篇光芒四射的诗篇,这些诗歌中以“马”为题或谈到“马”的诗歌有80多首,占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可见李贺对于“马”有一种情有独钟的喜爱。李贺的诗风格独特,想象力丰富,人称“诗鬼”。清人王琦说:“《马诗二十三首》,俱是借题抒意,或美,或讥,或悲,或惜,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者,而意初不在马矣。” 三看诗文解大意燕钩络踏漠yāngōuluòtàmò{yān燕山yàn燕子燕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三看诗文解大意 三看诗文解大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燕山:是古代边塞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地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古典诗词里边塞边疆的代名词。(《使至塞上》王维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钩:战场上用的武器,是一种弯刀。广阔无边的沙漠。 大漠沙如雪。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燕山月似钩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燕山月似钩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月似钩”:首先写出了月亮的形状,但此处的“钩”不仅仅是写形状,更是写作者的向往。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大漠:空旷荒凉燕山:连绵不绝高拔险峻“沙如雪”:不仅从视觉写出颜色,而且从触觉上写出了寒冷的感觉。可见,月光皎洁是“沙如雪”的前提,也就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四看资料悟诗情 此处的“钩”,就是“吴钩”。“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钩”已经超越兵器本身,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上升为一种骁(xiāo)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李贺《南园十三首》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诗句。四看资料悟诗情 “沙如雪”、“月似钩”两个比喻,平实中含深意,形象中寄心志,放在“大漠”、“燕山”这样特定的环境之下,可谓寄意深远,匠心独运。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什么时候才能。何当: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象征马受重视,得到重用。走:跑。清秋:金秋,取秋高气爽之意。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1、“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由此说明了这是一匹怎样的马?2、“何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3、题目是《马诗》,但诗中不见一个马字,是否跑题了?为什么?自读后两句并思考: “踏清秋”:声调铿锵有力,词语搭配新奇。“清秋”之时草黄马肥,正好驱驰,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是壮志得酬的快意。但以“何当”引出,却让人感慨扼腕。“何当”即“何时”,冠以“何时”,即说明遥遥无期,不知什么时候,既含无限期盼,又寓无尽无奈。显然,这是作者热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功立业呢? 《马诗》是的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马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托物言志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含蓄地表达了为国立功的愿望。 作业布置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作品。2.发挥联想和想象,改写成一篇短文,注意充实环境描写,丰富细节,凸显诗中形象的特点。200字左右。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