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吴亚卿闻道流光国学班杭州古都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2015.10.31于谦《石灰吟》诗赏析
石灰吟《石灰吟》明·于謙.mp3(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作品原文
于谦的故事于谦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清官,深得老百姓的爱戴,被尊敬地称为“于青天”。于谦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属管家,一概不收寿礼。 皇上因为于谦忠心报国,战功卓著,派人送了一只玉猫金座钟。谁知管家根据于谦的叮属把送礼的太监拒之门外。太监有点不高兴了,就写了“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四句话,叫管家送给于谦。于谦见了,在下面添了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怕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于谦这样坚决,无话可说,回去向皇上复命去了。 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和于谦一起做官的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官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于谦正和郑通谈得十分投机,管家进来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送来了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那盆万年青,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晚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 于谦办事铁面无私,清廉不赂,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贪官。皇帝也觉得于谦不通人情,不把皇上放在眼里,心中老是不快,于是在贪官的诬陷下,皇帝寻个罪名,罢了于谦的官,还要问他的罪。于谦在牢里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的故事明朝有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名叫于谦,他在明宣宗、英宗、景宗各朝,都做过不小的官。当时官场黑暗,营私舞弊贪赃受贿成风,于谦抱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出淤泥而不染,清廉奉公,颇有政绩。据说,于谦当"兵部侍郎"时,有一次巡抚河南。其时朝中宦官王振专权,骄横跋扈,贪赃纳贿,无所不用其极。地方官进京或京官奉差外出回京,都须向他献纳金银珠宝等贡品礼物,如若不然,就会遭到种种非难、打击和排挤。于谦对王振的不法妄为,早已十分厌恶。这次回京之时,有人私下劝他带些绢帕、蘑茹、线香之类的土特产品?送给权贵们作个人情。于谦听了哈哈一笑,当即展纸挥毫,赋诗一首: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然后,他果然不带一物,两袖清风地上路了。由此,"清风两袖"(或曰"两袖清风")这个成语便常常被用来形容正直、清廉的品行。
创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石灰吟(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重点释义1.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锤:锤打。凿:开凿。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浑:全。5.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全文解释石灰吟(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
石灰吟(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作品赏析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石灰吟(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作品赏析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
石灰吟(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作品赏析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作品朗诵石灰吟(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书法作品欣赏
《石灰吟》书法作品欣赏
于谦《石灰吟》赏析《石灰吟》一般认为是明代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整首诗笔法凝炼,一气呵成,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感染力很强;尤其是作者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更给人以启迪和激励。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艺术手法:诗人在吟咏石灰时,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种修辞方式,把一些抽象概念表现得形象生动,把石灰人格化。对石灰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拟人化,写出了吟咏事物的特有属性,和人的思想感情相吻合。 全诗语言简谱。诗人托物言志,通过赞美石灰,表达了自己以天下为己任,为了社稷苍生不惜“粉身碎骨”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此诗却有坚定不屈的笔意。
于谦(著名诗人)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于谦登辛丑科进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随宣宗镇压汉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后,身为御史的于谦因数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颂声满道。宣德五年(1430年),以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正统十一年(1446年),因进京觐见时不向王振献媚送礼,遭其党羽诬陷,下狱论死,后因两省百姓官吏乃至藩王力请复任。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获,他力排南迁之议,坚请固守,进兵部尚书。代宗立,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破瓦剌之军。加少保,总督军务。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额森)以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英宗既归,仍以和议难恃,择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以安。其时朝野多事,乃独运征调,悉合机宜,号令明审,片纸行万里外无不惕息。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但性固刚直,颇遭众忌。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石亨等诬其谋立襄王之子,被杀。成化初,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谦其他代表作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岳忠武王祠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平阳道中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相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到泽州跃马天将暮,离山路转平。川萦太行驿,树绕泽州城。落日翻旗影,长风送鼓声。孤云在天际,回首若为情。
于谦祠(北京祠)于谦祠在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原有门匾书“于忠肃公祠”。成化二年(1466年),明宪宗特诏追认复官。将其故宅改为忠节祠。万历十八年(1590年)时改谥“忠肃”,并在祠中立于谦塑像。清顺治年间,像毁,祠也废。清光绪年间又重建。祠坐北朝南,东为于谦故宅,院内东侧建有奎光楼,为两层小楼。上层为魁星阁,悬“热血千秋”木匾,正房5间为享堂,硬山合瓦顶,内供于谦塑像。1890年,义和团曾在此设神坛。1976年魁星阁在地震时被震毁,小楼亦被拆除。祠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于谦祠(杭州祠)于谦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三台山麓,西湖乌龟潭畔。于谦祠正门于谦祠位于于谦墓旁。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于谦冤案得以平反,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墓旁建祠纪念,取名“旌功祠”。五百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1991年5月起,先后经四次修缮,至1998年,值于谦诞辰600周年之际,于谦祠重新对外开放。
于谦故居于谦故居位于杭州清河坊祠堂巷41号。于谦,杭州人,15岁考中秀才,16岁起就读于吴山三茅观,写下了有名的《石灰吟》,这诗成为他一生为人的写照。因于谦少上上吴山读书,至今吴山上尚有“于街”之称。明成化二年(1466),于谦案昭雪,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巷亦名祠堂巷。如今,故居的忠肃堂、思贤庭、古井已照原貌修缮一新,陈列于谦生平事迹,原有的旗杆石、造像碑等遗物,亦一并展出。于谦故居占地不大,进们便可看见影壁上刻者于谦的名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现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灰吟《石灰吟》明·于謙.mp3(明)于谦qiānchuíwànzáochūshēnshān,千锤万凿出深山,○○●○○○○lièhuǒfénshāoruòděngxián烈火焚烧若等闲。●●○○●●○fěngǔsuìshēnhúnbúpà,粉骨碎身浑不怕,●●●○○○●yàoliúqīngbáizàirénjiān要留清白在人间。●○○○●○○古诗吟诵○:记作平声,按今拼音分类,大致第一、二声为平声。●:记作仄声,按今拼音分类,大致第三、四声为仄声。第1、2、4句末字红字押韵,第3句末字不押韵。
回家作业1.背诵于谦《石灰吟》全诗,要求把声调、韵律读准,体现抑扬顿挫的节奏感。2.熟记各句描写的景色和抒发的情感。回忆自己去过这些地方吗?是否有这样的感受?是否还有别的感受?3.熟记与作者关联的杭州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和景点风光,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一次郊游采风,或网络检索,或图书馆资料检索活动。注:布置的作业可做可不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定,也可由家长酌定,以不增加学习者负担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