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教学反思《石灰吟》是爱国诗人于谦的一首诗,本诗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教学这课,感悟至深,是失败与失误让我收获了不少,成长了许多。这课的基本教学思路是:解诗题——诵诗文——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链诗篇。六环节中,由古诗新唱导入,解诗题紧抓了“吟”一字,由吟入手,引入诗文。上课之前,我在预想这个环节一定能充分学生的积极性。可是事与愿违,大部分学生积极性并不高。反思了一下,这并不能怪学生,是我忽视了高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他们已经不再是喜欢哼唱儿歌的一年级小学生了。导入时已经有学生说了:“我们喜欢流行的.”是啊!流行的,谁不喜欢啊!这一败笔,让我知道,应该抓住各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计每一个环节,才能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这样的话会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解释诗意过程中,由老师幻灯出示石灰炼制过程的材料,让学生找一找材料中哪一句话与《石灰吟》哪句诗相对应?这一环节也没有按照我预想的来发展。我制作的幻灯是诗的第一句至第四句。而学生没有按照诗句的顺序来找。所以幻灯出示的顺序也打乱了。老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还应加强。学生三次走进石灰、了解石灰,从而理解了诗
文的意思。其实这种教学思路是在最传统的解词、释义、串句屡遭失败后,集大家智慧而成的。我现在明白了“斟酌”、“推敲”两个词的含义。领悟诗情,需要有一个步步深入的过程。我的设计很肤浅,没有真正意义上深入文本,有点华而不实。课后我在内心细细的回顾,我懂了,成功的课既要实在,又要技巧。我把诗人背景资料做了很大的修改,让资料成为学生感情升华的根本,由石灰迁移到了于谦,由物及人,借物喻人,分两个层次领悟了诗情。让学生懂得了于谦的粉身碎骨与永留清白。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相信学生,给予学生思考发言的空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沉稳的倾听,恰当地评价,让课堂充满生机,学生学得踏实,学得快乐。这点,也是我正在学习和继续学习的主要内容。俗话说,教学相长,是的,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在实践中摸索、探求,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内容:20古诗两首教师:张佳年级:六年级201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