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竹石》霍山县城西小学徐红卫◆教材分析《竹石》这首诗是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中的一首古诗,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而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再以“不放松”来补足“咬”字,劲竹的个性特征表露无遗。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不管风吹雨打,任凭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仍然“坚劲”,傲然挺立。“千磨万击”、“东南西北风”,极言考验之严酷。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教学目标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郑燮的《竹石》,理解诗中“咬定、青山、立根、原、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竹石》,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不向困难低头的品质; 3、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中表露的诗人不向恶劣环境和世俗低头,坚忍不拔、刚毅正直的胸襟。【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朗读音频,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让学生学习竹子坚韧不拔、不怕艰难的品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教学难点】通过诵读古诗,感受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古诗朗诵mp3;3、积累赞美竹子的诗句。◆教学过程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花中四君子”有哪些吗?(梅兰竹菊)有竹。2、“岁寒三友”呢?(竹松梅)也有竹子。3、有多少吟诵过这看似普通的竹子,交流诵读我们课外搜集的竹的典故,竹的诗句。4、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郑燮一起走进文本,板书课题:竹石(齐读)。5、作者简介: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检查字词。咬定破岩青山立根千磨万击坚劲任尔3、自由读古诗,读流利。4、检查读古诗。5、再读故诗,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石一样刚强勇敢。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6、听古诗朗读,画出节奏。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细读课文,理解诗意: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同位试着说一说诗句的意思。2、出示诗句:(1)咬定青山不放松,咬定:比喻根扎的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这句诗的意思: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2)立根原在破岩中。立根:扎根,生根。原:原本,原来。破岩:破裂的岩石,比喻艰苦的环境。这句诗的意思:根须已经扎根在岩石之中。(3)千磨万击还坚劲,磨:折磨,磨难。击:打击。还:仍然,更加。坚劲:坚韧,刚劲。这句诗的意思:经过千万次折磨和打击,竹子更加坚韧,刚劲。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4)任尔东西南北风。任:任凭。尔:你。这句诗的意思:任凭你东西南北刮来的狂风。2、你能说说全诗的意思吗?竹子咬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一、精读古诗,诗意升华:出示古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朗读前两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前两句写竹子扎根破岩中,根基坚固,洋溢着诗人的赞美之情。写出竹子的特点,在状物。(写物的特点,暗喻作者坚守人生宗旨不改变)2、再读后两句,你又读懂什么呢?“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后两句对竹子坚定顽强的精神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作者自己风骨的强劲。写出竹子的精神,在言志。3、全诗语言明白舒畅,风骨凌然,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精神强者的形象。4、“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这个“咬”字用的好吗?为什么?一个“咬”字,表现出竹子屈强和坚韧的性格,显示出诗歌无穷的韵味和奇妙的意境。诗人以“咬”字开篇,极为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5、品味佳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经历风雨而不屈的角度,再次赞美了岩竹坚强的风骨与越挫越勇的斗争精神。这既是诗人不愿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的写照,又表现了他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常被后世用来形容革命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以及受到敌人打击决而不动的风格。五、拓展延伸:1、诗人喜欢竹子吗?为什么?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当然喜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将竹子的生长人格化,赋予了诗人所寄托的美好品质的向往,也暗自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决心与希冀,哪怕如今是什么困境,哪怕遭到什么打击,自己都不能轻易言败。写作方法:咏物明志,借物喻人。2、你喜欢竹子吗?你认为竹子具有哪些品质?竹子是空心的,很谦虚,竹在生命的旅程中每成长一步会留下印记;竹不开花,朴素,保持本色;竹根很深,打好了坚实的基础。2、《竹石》和《石灰吟》在诗意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在内容上呢?诗意上:《石灰吟》表达的是应对磨难的平常心,《竹石》表现的是应对困难的坚决心。内容上:《竹石》和《石灰吟》这两首古诗有一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这两首古诗都是咏物诗,都突出了所咏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竹石》突出了竹子扎根于岩缝之中坚韧不拔的特点;《石灰吟》突出了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的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3、回顾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竹石》的作者是(清朝的郑燮)诗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赞扬了竹子(坚定顽强)的品质,表达了诗人那种坚韧刚劲、不畏艰险,在人生道路上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和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畅言教育4、积累赞美竹子的古诗。竹清郑燮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六、课堂总结:郑燮所作竹不讲师承,风格峭硬,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这幅竹石,同样是他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人格化身。同学们,记住郑燮,记住《竹石》,更记住竹子坚定顽强的品质。七、布置作业:1、用正确的方法朗读古诗;2、会背、会默写《竹石》;3、积累郑燮的诗句。◆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