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

ID:975408

大小:72.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感受革命者忠于革命、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崇高品德,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深刻感悟,加强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加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走入人物内心世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概括总结及语言表达的能力。2.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李大钊先生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本文作者。2.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分析重点词句,进一步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投影图片,激情讲演1.出示李大钊先生墓碑的全文投影同学们,位于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内的李大钊烈士陵园,是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而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同学们,对于革命先驱李大钊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及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你们可能都不太了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跟随作者一起回到那令人难忘的岁月,回忆那一幅幅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感受李大钊烈士的伟大胸怀吧!板书:十六年前的回忆 2.提示课文题目。同学们,本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大女儿。这篇文章是她于1943年在延安时写的一篇回忆录,当时正值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之际(李大钊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为《十六年前的回忆》。在回忆录中,作者把我们带到了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岁月。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先来听录音,了解李大钊的生平及当时的社会背景。3.播放李大钊生平及社会背景的录音。李大钊: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生于1889年。1913年他东渡日本,出国学习,因积极参加留日学生总会的爱国斗争,成为举国闻名的爱国志士。回国后,他又积极投身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和演说。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的工作。社会背景: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了河北、山东等地,迫害革命人士,当时笼罩着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钊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1927年4月6日被张作霖逮捕。李大钊在监狱中备受酷刑,却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军阀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二细读课文,深入探究1.播放本课朗读录音。(让学生认真听,入情入境,真正地走进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以题激趣,整体感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相关问题,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和作者产生思想共鸣,感受李大钊不仅是一位普通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中受到精神的熏陶与感染。)(1)作者在文中主要回忆了有关父亲李大钊在白色恐怖下依然坚持工作,不幸被捕,沉着斗争,最后英勇就义的几件事。老师小结:作者主要回忆了四件事:第一,李大钊在局势十分危急的时刻,仍然坚持革命工作;第二,李大钊被捕经过;第三,李大钊在法庭上坚定与沉着的表现;第四,全家得知李大钊被害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板书:坚持工作不幸被捕沉着斗争英勇就义 (1)通过初步感知,你对李大钊产生了怎样的第一印象?学生甲:我觉得李大钊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无所畏惧,体现出他忠于革命事业、视死如归的崇高品德。学生乙:通过感知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及法庭上与敌人做斗争的情景,我感受到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伟大精神,为了革命事业他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学生丙:我还感受到李大钊是一位慈爱、可亲的父亲,他爱孩子,也爱家庭,但是他对党的事业更是无比忠诚。老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李大钊不仅是一位平凡、慈爱、可亲的父亲,更是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面对凶残的敌人,他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说明他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胸怀,表现出革命者坚定不移、革命到底的豪迈气概!板书:慈爱可亲的父亲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2)是什么力量使得李大钊不惜献身,初衷不改?学生丁: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及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老师小结:理解得非常好!无论是被捕前还是被捕后,我们都能感受到李大钊那一份坚定的爱国热情和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坚定信念,因为他坚信革命事业必定胜利!体现出他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与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板书:对革命事业的信心(3)全文的中心思想内容是什么?老师小结:文章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紧扣父亲被害这一痛苦难忘的日子,揭示了敌人罪恶、凶残的嘴脸,展现出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高贵品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引导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指名回答,老师明确。)老师过渡:作者以回忆的方式记叙了父亲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被害”的经过,我们先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来,再依此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那年春天、4月6日的早晨、十几天过去了、28日黄昏)全文共有32个自然段,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7自然段):写被捕以前父亲工作的情形。 第二段(第8~17自然段):写父亲不幸被捕的经过。第三段(第18~28自然段):写与父亲在法庭上见的最后一面。第四段(第29~32自然段):写得知父亲被害,全家人的悲痛情形。2.品读全文,体会特色。以分组讨论的形式,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与表达特色,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体验。(1)首尾呼应。学生甲:作者在开篇首先提出十六年前的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个日子就是4月28日。这样首尾呼应,突出了作者永远也忘不了这一天,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怀念。(2)写作顺序。学生乙:作者按父亲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的顺序进行叙述,通过正面和侧面的描写,表现出李大钊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气概,反映出一个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伟大胸怀。板书: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3)对比手法。学生丙:作者拿狠毒凶残的敌人与临危不惧的父亲进行形象的横向比较,突出李大钊处变不惊、坚贞不屈、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雄形象。学生丁:作者拿父亲烧文件对“我”提出问题的严肃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的耐心、和蔼进行纵向比较,有力地突出了父亲疼爱亲人,更忠于革命。学生戊:在面对敌人抓捕时,作者拿自己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通过人物的神态来反映人物的内心,烘托人物的形象,突出体现了父亲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学生己:父亲的态度与敌人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敌人“粗暴的吼声”“冷笑”反衬出父亲沉着冷静、从容自若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老师小结: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回忆了父亲李大钊被害的全过程。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的,首尾呼应,结构严谨。通过对场景的细节描写及对人物形象的对比描写,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深切怀念的沉痛心情。全文语言朴素、平实却极具感染力,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2.有感情地朗读,以读激情。同学们,李大钊是被军阀张作霖用绞刑处死的,为了延长李大钊的痛苦,他们对李大钊实行“三绞处决”,绞杀整整进行了四十分钟!同学们,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痛斥那些魔鬼,那些刽子手……此刻,我相信你们的心情和我一样激动。下面让我们一起完整地读一读课文,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深深怀念吧。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