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2、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写法以及这种写法的好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教学重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的1、默看导读,明确要求2、导入课题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5/5
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3、简介背景1927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兵进关,占领河北、山东等地,以武力威胁正在胜利北阀的国民革命军,还下令通缉在北京坚持革命斗争的李大钊同志,但李大钊同志毫不畏惧,在极端危险的情况下仍然留在北京从事革命工作。1927年4月9日被张作霖逮捕,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在狱中继续领导党的工作,4月28日被敌人绞死。二、初读课文,思考:1、自读课文,让作者永远忘不了的是哪一天?为什么永远忘不了?2、本文介绍了谁的什么事?(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斗争的事迹)三、学习本课生字词自学生字词,有不会的地方查字典。1、读准字音。2、记清字形3、理解字意军阀:指旧中国拥有武装部队,霸占一方,自成一派的人。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僻静:偏僻安静。恐怖:惊慌、害怕。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四、巩固练习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5/5
2、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听写生词2.讲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3.学习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预设:1.被捕前:不顾局势严重,坚决留着北京。那年春天,父亲每天每夜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2.被捕时:父亲的行为态度与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3.法庭上:父亲的沉着冷静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有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说说你眼中的李大钊是怎样一个人----------说说李星华眼中父亲是一个自由的人-----------四、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应写法的好处。5/5
1.体会李大钊家人的悲痛,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2.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五、课外拓展:1.了解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李大钊的墓碑上刻着中央对他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2.推荐书籍六、布置作业课后第四题摘抄词语积累第三课时一、学习第四部分(1)轻声读(2)语言练习(3)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4)“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昨天是四月二十八“这两句表达了母子俩什么样的感情?(未在悲痛中倒下,不会忘记敌人欠下的血债,要问反动派讨还血债,继承先烈的遗忘革命到底)(2)最后三段与开头有和关系?(前后照应,首尾连贯)二、总结课文1、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到被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2、通过李大钊的表现,反映了李大钊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a)对亲人充满慈爱。b)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c)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4、读完课文,你受到哪些教育?(1)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2)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做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巩固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5/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