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18、《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ID:975650

大小:54.5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五年级下册语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南麻中心小学张照芳课题班级姓名书写自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深深地怀念中国中产党人的创始人之一、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让我们与李星华一起走进18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我会读书1.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标注出自然段。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长句子要注意适当停顿,读人物对话要注意读出适当的语气。3.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内容和感悟,用波浪线画出印象深刻的词句,用“?”标出不懂的地方。我会思考1.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四件事,回忆了李大钊同志生前的一些事迹,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的精神。2.从人物的外在表现可以体会人物的品质。画出几个描写“父亲”语言、动作、神情的句子,再抄写一个我们交流交流吧,看看能体会到当时父亲怎样的品质。3.文中两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用横线画出来,试着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写有何好处吧。我会积累1.我用自己的方法学会了生字。选几个难写的写下来,看谁写的美观。2.我积累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让我们用心读一读,试着写一对开头与结尾吧!我会查找资料。我查到有关李大钊的资料,我们来交流吧。 我会课外阅读。网上阅读:1.继续收集李大钊的事迹资料。2.阅读小说《红岩》(百度搜索题目)做好一项研究,获得一颗星。你得到几颗星?请涂一涂。《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回忆录,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秀文章。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二、学情分析对于李大钊,部分学生有所了解。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课文,并适当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入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三、教学目标1.会读写课文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让学生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体会光荣的革命传统。3.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重点1.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2.深入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五、教学难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六、教学课时两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中用对比的手法,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理解文章所使用的倒叙的表达方法。教学要点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再读课文,初知全文内容。3.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了解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有那么两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虽死犹生的革命前辈。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一说题目为什么叫“十六年前的回忆”?2.简介李大钊。可让学生结合手里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然后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出示练习: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课文除第一自然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主要讲了四件事: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被难后。3.师小结: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的沉痛心情,表达作者对父亲的怀念。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法称作倒叙。你还想起,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文章,也采取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呢?出示练习:《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_________的表达方法,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_________也采用了这样的表达方法。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1)学生自读生字词。(2)小组检查互相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对未掌握字词的学生及时加以辅导。 (3)指导易错字“籍、残”等字的书写。(4)学生按结构归类抄写部分生字。刑 籍 屉 窝 匪 哼三、理清课文思路,自主探究自主探究课文内容第一、第二部分1.再次默读课文并思考:按照时间的顺序,我们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呢?2.指名汇报交流。3.自主再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思考:从这两部分描写,你认识了一个怎么样的李大钊?4.学生自主学文之后在小组合作交流。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做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5.品析人物语言,学习“被捕前”。从语言训练入手,着重引导学生体味李大钊说的两句话:(1)“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就“知道什么”,正确的理解是( )。A.小孩你什么都不知道B.小孩子你知道的不多C.小孩子你不应该知道可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词语所包含的意思。 (2)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应抓住词语“坚决”“常”“轻易”“什么时候”让学生在品词中体会李大钊坚持留在北京,忠于革命的伟大精神。最后通过反复阅读品析反问句的表达效果。出示练习:我哪能离开呢?请换种说法。6.体味人物神态,学习“被捕时”。学习这部分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两句描写人物神态的话,从中领悟人物的思想感情。(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把“不慌不忙”换成“匆匆忙忙”行不行?为什么?(2)面对凶恶的敌人,“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惯有”“严峻”两个词去掉行不行?教师扣住“惯有”一词,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父亲平时对待革命工作的态度。最后使学生弄清父亲平时的态度和面对敌人的态度保持一致说明什么?体会父亲处变不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伟大精神。7.体会对比描写手法的反衬作用。(1)文章“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怎么样的描写手法呢?(对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①前后态度的对比。把父亲烧文件“我”提出问题时的态度,与父亲平时对“我”耐心的态度做比较,使学生了解到父亲前后态度的不同,有力地突出了父亲忠于革命的精神。出示练习: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认识了一个_________的李大钊。 ②面对敌人,“我”与父亲的态度对比。“我”是瞪着眼、恐怖……父亲是“不慌不忙”“严峻的态度”。出示练习:通过这样的对比描写,我还认识了一个_________的李大钊。8.教师小结。四、内化情感,升华品质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李大钊同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学生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五、布置作业1.预习课文第三、第四部分的内容,找出能突出李大钊同志精神品质的句子写体会。2.收集描写李大钊或者其他革命前辈的书籍。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通过李大钊的外貌、神态等描写,对突出人物品质的作用。2.体会课文中前后照应的写法和作用。教学要点1.学习课文第三、四部分。2.深入领会描写李大钊同志革命精神的重点词句。3.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 一、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采用倒叙的方式,那么运用倒叙描写了哪些内容呢?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更深入地了解李大钊同志。二、体会忠贞,学习品质1.默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思考问题:李大钊同志是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个句子哪些词语能看出来?请画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写写你的体会。2.自主读书并思考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随机品读。“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引导学生体会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出示练习:“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这句话抓住了人物_________的外貌_________描写,说明了_________。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出示练习:(1)从“瞅了瞅”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李大钊同志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 (2)“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是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__描写,这可以看出_________。李大钊同志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坦然自若,对革命的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4.小结:学习了这一部分的内容,李大钊同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三、体会沉痛,触动心弦1.过渡:鲁迅先生有这么一句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也是李大钊先生的写照。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四部分,并思考一下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2.学生自主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画出相关句子。3.汇报交流,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最后三段与开头的关系。出示练习:我知道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4.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请大家找出和下列句子相照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1)弄清什么叫“前后照应”。(2)试找出与下面句子相照应的句子,说说有什么好处。①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②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③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④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⑤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⑥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5.小结:这些句子前后照应,使人读了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印象和感受也会更深。6.知识小擂台。①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慈爱( )镇定( )占领( )②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是( ),这样写的好处是( )。③“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中的“伟大的力量”是指_________。④学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认识了一个_________的李大钊。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除了李大钊,你还了解哪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呢?2.教师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对亲人充满慈爱,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敌人顽强斗争、坚贞不屈的李大钊。让我们继往开来,把和平之花呵护得更好吧。五、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李大钊的故事或者他写的文章。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六、板书设计十六年前的回忆  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前后照应      被捕前:局势严重      忠于革命被捕时:不慌不忙首尾连贯      被捕后:平静慈祥      坚贞不屈 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