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五年级语文下册金色的鱼钩
学习生字bìntángàigēyǎnxiù鬓角搪瓷疙瘩奄奄一息生锈颧鬓稞搪熬唉敛疙瘩奄噎锈quánkēáoliǎndayē颧骨青稞煎熬收敛噎着
思考: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注意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总结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老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这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呀?请同学们找出对这位可敬的老班长的外貌描写。
炊事班长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感受深的地方做批注。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这天夜里,我们就吃到了新鲜的鱼汤。尽管没加作料,可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端起碗来吃了个精光。悉心照顾、关心同志
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关心同志、尽心尽力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先人后己从“皱紧”、“硬咽”可以看出骨刺难以下咽。可是老班长却自己吃鱼骨头充饥,表现了老班长让战友吃鱼的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表现老班长硬咽鱼骨的痛苦,也表明“我”看到这种场景是内心的难受程度。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关心同志、忠于革命
我们的精神特别好,四处去找野菜,拾干草,好像过节似的。但是过了好久,还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四面寻找,最后在一个水塘旁边找到了他,他已经昏迷不醒了。舍己为人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yǎn)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舍己为人
总结老班长的精神品质:关心同志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这个长满了红锈(xiù)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再读最后一段,质疑探究: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
思考:1.“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小梁为什么要这样做?2.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目?3.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篇课文运用了()描写,()描写,()描写,()描写等手法,塑造了()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和()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我把鱼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然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同志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他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课文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