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金色的鱼钩》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的感人故事。在教这一课的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了阅读教学指导,要求学生找出感受最深的部分读说,谈谈为什么要这样写。当读到“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两鬓都斑白了”时,我说:“猜猜老师有多大,老不老?老班长四十不到,背驼,布满皱纹,两鬓斑白。你有怎样的感受?”这时,教室里格外活跃,只见学生在纷纷议论老师近五十了都不见老,感悟出战争生活的艰苦,环境恶劣。连一个烧饭的都饿死了,何况其他战士!说明老班长肩负的任务重——把三个小病号带出草地,很难。这一点就把文章蕴含的言外之义揭示了出来。学生阅读课文,从以下几方面指导:一、积极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从解题开始,即启发学生对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进行思考,设下悬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一步深入思考,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完全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从“金色的鱼钩”到老班长“金子般的精神”,学生领悟得非常深刻。二、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本文作者抓住老班长的语言、动作尤其是神态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了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课堂进行了如下设计:课文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自学后试说: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从中感悟:这时的炊事班长战争磨练,饱经风霜。第二次: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感悟到: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第三次:(1)眉头拧成了疙瘩.(2)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感悟到:(1)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2)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第四次: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明确: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像保姆一样照顾小孩一样,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我通过上述引导,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展现在学生面前。三、抓中心句,对学生的学法给予有效的指导合作学习理解:“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这句话的含义。这个鱼钩是老班长的遗物,有很大的纪念意义。老班长生前用这个鱼钩给三个小战士钓鱼补养身体,使他们能顺利地走出草地,这个鱼钩挽救的是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从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出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有着舍己救为人的高尚品质,这崇高的品质永放异彩,光芒万丈。结尾点明题旨,解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