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关于红军长征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吗?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中的一次辉煌的壮举,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在长征途中,红军历尽各种艰难险阻,产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描写在过草地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品质的教育。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
内容解析这篇课文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课文解读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自由读课文,理一理课文的条理。
事情发展顺序接受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任务(牺牲)永远怀念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默读课文并思考:过草地时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
“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上级就是领导,上级怎么会又是保姆和勤务员呢?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老班长既是“上级”,要在遇到困难时安抚小战士的情绪,要不断鼓励病号战胜困难,走出草地,要在重重困难面前想方设法。又要像“保姆”和“勤务员”一样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小战士们。
同学们,要完成这一任务容易吗?再读课文,想想老班长在完成任务时碰到了哪些困难?
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
为了完成他既是“上级”,又是“保姆、勤务员”的任务,老班长是怎么做的?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
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
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
课文中描写老班长的句子你读了后什么地方最受感动?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老班长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他没吃鱼?因为老班长是共产党员,党员要吃苦在前,老班长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别人受委曲。
长时间的辛苦劳累,长时间的饥饿折磨,终于把老班长累跨了,饿跨了。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黑水潭边。同学们,当“我”好不容易钓到了小鱼,做好了救命的鱼汤送到老班长面前时,老班长又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生命垂危的老班长,即使在最后一刻,也没忘记要鼓励三个小战士克服困难走出草地,也没忘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也没忘记一个共产党员忠于职守的职责。多么可敬的老班长啊!
“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着什么?
一个小小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那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也象征着千百万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这也是这篇课文要以“金色的鱼钩”为题的原因。
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巩固练习一、比一比,再组词。禁( ) 衰( ) 森( ) 哀( )饵( ) 搪( )耳( ) 塘( )禁止森林衰弱悲哀鱼饵耳朵搪塞池塘
二、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哪些是打比方的句子。1、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 2、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 3、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2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