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小村镇仁康小学谷新娟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老班长的外貌、神态变化、动作等描写,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3.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意思。教学重点:品读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意思。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复习《长征》诗,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2.课文重点语段的课件。教学过程:一.音乐渲染,情景导入。1.指名背毛泽东的《长征》诗。2.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你还了解到哪些有关长征的知识?
1.课件出示: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涉在茫茫草地上,到处只见野草和污浊的水洼。没有吃的,同志们就挖野菜,把枪套、皮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在草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人的皮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2.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一.初读感知1.初读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入眼看的快,入脑想得快。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把和题目有关的句子找出来。2.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3.学生交流,师板书。(老班长鱼钩三病号)导语:为什么“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会有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呢?这节课请同学们通过品词评句,更深入的理解其因吧!二.品词评句1.猜年龄课件出示:“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2.这就是文中的主人公—老班长,老班长三十多岁,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人的外貌特征呢?结合你了解的有关长征的资料谈一谈。3.生齐读。
过渡:老班长接受任务后又是怎样照顾三病好的?4.“合不拢眼”“喜出望外”“收敛笑容”“露出笑意”是描写老班长什么的?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同桌讨论。指名汇报。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读后谈谈体会。(老班长尽职尽责,心中只有战士,唯独没有他自己。)一.朗读体会导语:为了给三病号弄点吃的日夜操劳,多好的炊事班长!同学们请大家再次速度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1.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叫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话。读着读着你身体有什么感觉?(喉管难受,想哭,鼻子酸)从哪些词感受到的。(皱紧眉头硬咽)追问:你吃什么东西时会硬咽?(苦瓜……)如果老班长有苦瓜……吃那该多好啊!请同学们饱含深情的读一读这段。2.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提问:为什么小梁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为什么送不到嘴边?
观察插图想象小梁会想些什么?老班长会想些什么?过渡:老班长心中装着战士们,战士们怎能不关心老班长呢?当同志们挨近草地边时,老班长倒下了,同志们端来了鱼汤,可敬可爱的老班长永远起不来了。3.“当我俯下身子……他的眼睛慢慢的闭上了。生轻声读。你从中品出了什么?请同学们深情的读一读这段。教师小结: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战士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的生命,用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嘱托。他永远留在了那茫无边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一.提高认识1.小组合作讨论你是怎样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小组讨论学生汇报教师总结:这长满红锈的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的崇高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老班长正是用这长满红锈的鱼钩救了三个战士,当战士们再次看到这长满红锈的鱼钩就想起了老班长。(板书:救怀念)2.老班长是长征途中的一员,向老班长一样具有舍己为人、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人还有很多,你都知道谁?1.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缅怀老班长。六、作业搜集长征途中的故事。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