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15.《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ID:976304

大小:1.22 MB

页数:24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金色的鱼钩——革命回忆录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8.8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背景资料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就是在过草地时发生的一个故事。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草地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纵横300余千米,面积约15200平方公里,海拔3500米以上。红军过的草地主要是现在的川西北若尔盖地区,就是高原湿地——松潘草地,为泥质沼泽。远望似一片灰绿色海洋,不见山丘树木,鸟兽绝迹,人烟荒芜,没有道路,东西南北,茫茫无限。人和骡马在草地上行走,须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若不慎陷入泥潭,无人相救,会愈陷愈深,乃至被灭顶吞没。草地区域气候恶劣,晴空迷雾,变幻莫测。每年5-9月为草地雨季,使本已滞水泥泞的沼泽,更成漫漫泽国。红军正是在这个季节过草地的。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10斤,一般的带有5-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太多的生命代价。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要求:概括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1935年秋,在红军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 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快速阅览课文,划出文章的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第1、2自然段):第二段(第3~22自然段):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第四段(第34自然段):接受任务。钓鱼做汤,自己不喝。老班长牺牲。“我”保存鱼钩。 一、再读课文,合作交流,感受老班长的形象:1、本文主要刻画了老班长的光辉形象,作者是怎样来描写的呢?请找出文中几处描写老班长外貌的不同的句子,这些外貌描写都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说明了:三十多岁的老班长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第二次: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更厉害呢。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外貌描写 第三次: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说明老班长为了照顾战士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是高度的革命责任感,让他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乐观向上、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按照上面的方法,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老班长动作、语言和神态的句子,进行分析感悟。(抓住三次喝鱼汤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分析)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táng)瓷(cí)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yàn)下去。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从动作和神态描写中可以看出老班长吃鱼时忍受了巨大的痛苦,表现了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神态描写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也露出了一丝笑意。这些情景充分体现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不行,太少啦。”他轻轻地摇摇头,“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ěr),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qiū)蚓(yǐn)……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老班长非常辛苦,寻找食物非常艰难。他是靠革命的意志,对党的忠诚和坚持。语言描写 “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áo)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他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别人为他担半点忧。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不忘自己的责任,不忘党的重托。不忘奉献最后一份光和热。 从对老班长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中可以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老班长?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启发: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二、品读佳句,体会作用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夸张说明“我”知道真相后心情万分沉重、痛苦 三、品味“金色”,升华情感:(1)“我”为什么要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的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鱼钩包起来,是想表达“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以及向老班长学习的决心;也是为了留给子孙后代瞻仰,教育他们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舍己为人,忠于党,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鱼钩虽然极其普通、简单,长满了红锈,但是它记录着老班长英雄事迹,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的象征。他的事迹和精神将随着这个鱼钩,永远地流传,被后人所敬仰。 (2)如何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3)作者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有什么好处?用“金色的鱼钩”做题目含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板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这篇课文运用了()描写、()描写、()描写、()描写等细节描写手法,塑造了()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和()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语言动作神态外貌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总结 模拟一个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场景,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解“金色的鱼钩”的故事,要求能简要地复述课文,复述时条理要清楚,注意把课文中感人的场面表达出来。“我”是小小讲解员 朋友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鱼钩,但是它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因为有了它,一位老班长找到了给伤员补充营养的方法;因为有了它,一位老班长在缺少粮食的情况下,帮助三名病重的伤员走出了茫茫的草地。它记录着一位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昭示着他关心同志、舍已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