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2 (2)
加入VIP免费下载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2 (2)

ID:976478

大小:47 KB

页数:2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语文第十册《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三乡镇雍陌小学刘秀勤这段时间听了汪涛老师在五年级几个班上了一篇自读课文《金色的鱼钩》,感受较多。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十册语文课本上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老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将几位年青的战士带出草地,最后自己牺牲在草地上的故事。课文篇幅较长,内容颇多,学生理解起来存在很大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品读,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通过细读描写老班长的词句,体会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的含义。听完课后,我觉得老师的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针对性较强。围绕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老师引导学生在粗读文章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觉得印象深刻的段落细读体会,谈谈对段落的理解。这样,就给了学生思考、表达的最大空间,在“引”的同时有“扶与能直接抓住最感人的句子引导学生细读体会领悟,一步一步地让老班长的品质和精神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围绕描写老班长外貌、神态、心理活动的重点句子及老班长和一位战士的感人对话,老师在课堂上有目的有主题地引导学生自主地投入阅读实践,学生的阅读效果一遍比一遍好,感悟一次比一次深。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存在有个别环节似乎没有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待调动,老师在备课中预设的与实际教学中存在差异的结果,让整个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个人认为有如下几点意见值得商椎:一、教师对■点段落、重点句子的范读少了一点教师的范读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文中表达老班长的人物特征的句子通过朗读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可收到以声示范、以情激情的功效。文章中有许多处重点描写了了老师班长的句子“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脸上布满皱纹,两鬓斑白,显得十分苍老。”、“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 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这些句子,都从不同的方面详细的说明老班长对战友的满腔热爱,对党的高度忠诚。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老班长的高尚精神,教师的课堂范读是必不可少的,也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教学环节的时间可以安排的更合理、适当一些在课堂教学中,一开始让学生介绍自己对长征故事的了解利用的时间比较多,在让学生汇报时可说主要的几处重点,不必详细介绍。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也可不必象讲读课文那样专门拿出来读,可以放在文中,在让学生汇报句子时检查纠正。对重点句子的研读是教学的重点,可以在教师的范读示范的情况下让更多的同学来体会老班长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精神。在品读课文理解人物特点中,学生的自主尝试体会是最重要的,教师可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相互品读,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阅读的美妙之处。三、学生在复述时没有用上自己的语言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全文都是围绕老班长、鱼钩来写的,在教学中,复述这个环节特别重要。汗.老师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创设的情境是“作者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现在我们来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假如你是“革命烈士纪念馆”的解说员,你怎样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金色鱼钩的故事呢?”请的两位学生基本上都能复述出来,但用的大多是书本中的语言,显的有点生硬。可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课文,这样,既有学,也有用,学生能将课文中学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体会概括出来。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象“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在教学的路上追求的是完美的设计和过程,但我们面对的学生却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所以,自学课文不能一味的放手,老师还要在一旁加以一定的引导,学生才不会处于一知半解之中,老师只有把握好了放与收的度,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