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嘴新版本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两小儿辩日嘴新版本

ID:977093

大小:1.8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两小儿辩日. 这篇传说故事选自《列子·汤问》。《列子》一书相传是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的作品。列子属于道家学派,孔子属于儒家学派,而两家是对立的学派,常常互相讥讽。列子写这故事,是想讥笑孔子无知。其实两小儿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问题,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列子》中多记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等。形象鲜明,含义深刻,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背景介绍. 辩1、音:biàn2、辩是形声字,结构是内形外声。形旁:言部。3、意义:说话,言语;申辩和辩论的意思。. 1、自由读课文,将读不准的字划出来。2、尽量读准句读,不读破句。自读提示:. 辩斗沧沧凉凉dòu孰为汝shúyúcāngwéirǔzhì知盘盂.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小组学习:1、借助文中注释及古汉语词典读懂课文,用现代汉语说说每句话的意思。2、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辩斗:辩论,争论。故:原因,缘故。东:名词作状语,向东。.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以:认为。去:离。日中:正午。.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及:到。则:就。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为:是。.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苍苍:寒冷的意思。探汤:把手伸进热水里。意思是天气很热。汤:热水。.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决:判断。孰:谁。汝:你。知:通“智”,智慧。. 联系课文,说说句子的意思。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及其日中如探汤。3.孰为汝多知乎?.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顶盖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的道理吗?”孔子不能判断谁对谁错.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分角色朗读全文用不同的符号划出两小儿的观点。并说说两小儿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孩在争辩( )问题。A、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B、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大小问题。C、太阳在不同时候的冷热问题。A. 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日中时远——以日初出远——日中时近——(大)如车盖(小)如盘盂沧沧凉凉(冷)如探汤(热)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辩日初出1如车盖(大—近)2沧沧凉凉(凉—远)日中如盘盂(小—远)如探汤(热—近)孔子不能决.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其根据是什么?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思考:1、这场争辩结果如何?有无胜负?2、两个孩子的观点虽是错误的,但他们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么?3、孔子对两个孩子争论的态度是什么?作为裁判者的孔子为何不随便下个结论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得出的启示。“不能决也”. 说明道理两小儿:孔子: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实事求是、诚实谦虚的态度. 辩日启示1.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2.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要诚实谦虚。. 让我来给大家讲讲科学道理. . 盲人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注释:[1]眇(miǎo):原指一目失明,这里指双目失明。[2]扪:摸。[3]揣:摸。[4]龠(yuè):古代竹制的管乐器,像笛,比笛短。. [译文]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询问有眼睛视力的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盲人敲了一下铜盘,听到了铜盘的响声。有一天他听见钟声,以为那就是太阳。又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光亮像蜡烛。”盲人摸了摸蜡烛,感知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为那就是太阳。太阳与钟、短笛相差太远了,而盲人不知道它们的不同,因为他未曾见过而只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事物的道比太阳还要难以发现,而人没有洞晓,那么与瞎子没有什么两样。通达道的人告诉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从盘到钟,从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道理: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作业:编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