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评课稿洪江区中山路小学卢瑞英 听了王敏老师所直执教的《两小儿辩日》,我认为此堂课达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学起来难免会觉得枯燥难懂。如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地设计教学方案便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我们的王老师此课的设计无疑解决了这难题,并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一、导入独具匠心,浑然天成。一开始王老师通过检查预习情况听写“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这四个轴心词,探寻这四个轴心词两两相对的内在联系,作为“引子”开启学生对辩日方法的思考,意在创造一种奇妙迷离、引人入胜的课堂境界。引导学生体悟两小儿各自观察太阳的角度不同,观察结论自然不同。两小儿所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角度之辩、视野之辩。这是对文本本身所蕴含的智慧的开掘。通过寻找这四个词语之间的两类关系,把两小儿的两个观点以及支持不同观点的论据全部从文本中提取出来。在这里,可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已经被整体把握住了。二、巧以“读”为主线,突破重点。4
在5—6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有“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但这一要求是把“诗”和“文”放在一块儿讲的,而且不难看出声调、节奏等特点,更多体现在文言文中。王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法,由读词扩展读短句,再读重点的句子。并且在读文的过程中通过指导读出轻重变化来突出重点,也因此突破文中的难点。通过辨析“辩斗”,小组合作表现两小儿辩斗的生动形象和情景,引领学生深入感受辩斗含义。传统的诵读形式并不多见,虽然其精神仍是一以贯之。王老师一直认为,诵读是感悟文言文的基本策略,因此,他鼓励学生的,是在诵读中找到自己:在这节课中,辩斗正成为了诵读的又一具体形式。学生在辩斗中从不曾脱离文本;而辩斗中先导词语的及时变化,又无不映射出教师对诵读进程的把握和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提升:每次朗读辩斗,都采用回环复沓、紧锣密鼓的语势节奏,以彰显那种你争我斗、互不相让的现场感、情味感。在上一层次把握了文本主体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又是以整体的方式把握了文中主要人物——两小儿的形象,师生们艺术性地重构了“辩斗”的情境,这一以语言而成的境界中,师生作为课堂艺术创作者不仅完成了对文本的解读,更完成了自身与心灵的对话。三、课堂节奏富艺术,张弛有度。观察整节课,我们发现,教师对于课堂的动静、错落、疏密、起伏的把握艺术非常和谐,甚至对于课堂活动的时间分配,也是天然协调——由指导词语朗读到师生“辩斗”过程中的重点朗读的时间4
,正处于课堂时间线的黄金分割点位置!同时,在辩斗之时,师生的语速加快,情绪愈来愈投入,课堂语势层层推进,而此时教师却能自始至终地保持着冷静。四、找准课文生成点,升华文意。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话,一只眼睛看纸的背面。”王老师就是这样的人。《两小儿辩日》文末的一个在他人看来很不起眼的“笑”,却成了他启迪学生智慧、展现学生个性、感受文本思想的教学“生长点”,又经他的巧手点染,成了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浓墨重彩的一笔,再次掀起了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高潮。老师最后用一个“智”下面的“日”字完美的结束了这堂课,既突出了中心,又升华了文意。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而熏陶感染靠的不是灌输,而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读书,与课文人物、与文本作者作零距离的接触。上述这一环节,王老师就是采用角色置换的方式,让学生揣摩孔子对两小儿嘲笑自己时的态度和看法,课堂氛围于宁静处不乏灵动。学生对孔子内心的揣摩妙趣横生,既贴近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不乏故作姿态的稚拙童趣。这一读写结合的课堂小练笔,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得天衣无缝,孔子的智慧、两小儿的智慧、学生的智慧以及教师的智慧交相辉映,奏出一曲动人的智慧之歌。4
都说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堂课也是精彩与遗憾并存。我认为存在的主要遗憾有三个方面:1、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没有进行具体指导,部分后进生还不会学习文言文。2、文中的王老师说“车盖和盘盂是一对反义词,它们一个样子大,一个样子小。沧沧凉凉和探汤也是一对反义词,这个问题值得老师思考一下。3、指导朗读不到位,老师没有一遍有节奏的顾问朗读,对于文言文到底怎么断句学生还不太了解。总之,我们要让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既让教师教得轻松,又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了学习古文的方法,又要落实了背诵积累语言的训练。以上是我听课后的一点感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