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学习目标】4.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6.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解破课题1.齐读课题。2.借已学过的古诗词引出对“日”字的理解。〖教师〗根据“温故而知新”的古训,引导学生背诵含有“日”字的诗句。〖学生〗背诵诗词,并简释诗句中“日”字的意思。〖教师〗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理解课题,并导出“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这个
问题,便于下一步展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设计意图]构成文言文主体的汉字与现代文的字意有近似之处。就从课文的标题来看,古今含义就大致相同。因此,假以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启发学生“温故知新”,就可以悟出题旨,并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学好课文充满信心。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畅谈感受,明确方向。〖教师〗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学习疑难的方法。〖学生〗根据各自已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5.合作学习,疏通文章。〖教师〗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学生〗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6.检查学习效果。〖教师〗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学生〗复述故事。〖教师〗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教师〗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师生同步〗借助画面为竹简样式的媒体展示全文,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设计意图]“千里之行”是喻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而“始于足下”是指以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的起点。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教师〗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3.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教师〗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学生〗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促使学生对两小儿之“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从而明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4.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机动环节)四、知识无穷,学无止境1.解开“辩日”之谜。〖教师〗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学生〗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教师〗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学生〗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设计意图]教学中为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精心组织“如何看待孔子不能决”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热烈的讨论之中使学生悟出“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五、回味“辩日”,师生漫谈3.回味“学习历程”,书写心得。〖教师〗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历程”,启发学生写出各自的收获和体会。〖学生〗通过“写题板”的形式,简明小结自己“个性化”的情感体验。4.漫谈体会。〖师生同步〗进行高效的思维互动与交流,拓展各自“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味本节课的“学习历程”,为的是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体验,并用最简洁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自主和个性化的;它始于“辩日”,但期盼孩子们能超越“辩日”水平。六、布置作业,课后延伸3.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4.向亲朋复述故事,并聆听他们的体会。[设计意图]“背诵、”“复述”和“聆,听融”语文课程中“积累”和“实践”等多种目标于一体,将有形的课堂在不觉中加以拓展,而学生也必将在拓展中再次受益。【板书设计】两小儿辩日大则近,小则远故(晨)(午)不能决凉则远,热则近[设计说明]该板书(共18个字)力求通过重点词语的有机组合,一方面体现文言文简洁、明了的特点;另一方面则高度概括地再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突破了学习难点(“辩斗”的观点和理由)。板书的整体架构与作者行文思路相呼应,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而板书中选用了“故”“则”“决”等文言词,也体现了课文语言特色。课堂实录广东刘晓伟两小儿辩日解题:
引用古诗: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日,太阳。题目的意思。读这篇课文遇到什么困难?1、很难读2、有些词语很难理解你用什么方法解决?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分两步解决问题:结合注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教师下去指导,非常认真。反馈:生分段说古文的意思。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
其他生:A远近、大小都有。生:C都围绕远近来议论。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再指名读。表扬:读得比老师还好。请教怎么读得这么好。一儿曰、一儿曰给两小儿取名,理解辩斗的内容,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理由。晨近午远晨远午近读课文。合作读。板书:大则近小则远故晨午不能决凉则远热则近孔子不能决,你们知道奥秘吗?教师: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距离。知道古文和现代文的区别。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你知道什么?写你最深的体会?孔子的学问为什么这么丰富。
学无止境,所以我划了句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评课(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柯孔标)亮点: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讨论:古文教学类似于古诗,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这节课除了读书外,大量时间在梳理课文内容,因此第一、三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文中“问其故”“不能决”“孰为汝多知乎”这些词句所有学生都明白了?本文的人文内涵大概有两种理解: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没有错,但不全面,不确切,教师没有及时进行评价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