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执教者孙育惠教材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6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要部分。第三部分(第7段至第8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略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情分析:学生在低中年级时读过科学故事、科普文学,了解了科学的价值,但学生对科学工作者的工作科学精神缺乏感受,这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可能会对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提出疑问,比如,地球是怎样自转的?什么是石蕊试纸?什么是盐酸?还好,通过多年的语文学习,学生们已经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读懂课文,并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学习中,他们喜欢自主,自由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的具体了哪几件事情。2、研读三个具体事例,着重理解“问号”“真理”,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体会。3、总结写法,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认识到凡事多问个为什么的重要性。学习重点: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学习难点: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学习准备: 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教学过程】一、复习:1、议论文有什么特点?2、有人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还说这个观点也是一个真理。你相信吗?你有疑问吗?(板书课题)二、质疑观点,激趣导入。1、听课文朗诵。2、、学生质疑这个观点。老师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到课文中找答案。3、提出三项“挑战(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挑战目标:1、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2、读懂文中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找到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点。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初悟观点,体会含义。1、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 (出示:学习导航一)明确学习要求。挑战一思考:课文提出了什么观点?是怎样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提示: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关键的词句。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后,指名朗读。3、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的意思,主要采用联系生活和理解喻意的方法来理解。4、对比思考,学习写法:这里的“?”和“!”分别表示什么?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但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5、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观点的含义。四、理解故事,找共同点1、作者怎样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 (出示学习导航二)挑战目标二思考: 1、文中用了哪三个事例来说明观点的? 2、三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怎样把“?”拉直变成“!”的? 3、完善表格,找出三个科学故事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提示:先认真默读思考,做标注。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组长合理分工,有序组织讨论,注意控制音量。时间5分钟。 2、学生默读思考后再讨论,教师发表格,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督促帮助。3、课文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观点?请一生将三个事例的小标题写在黑板上。(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4、小组代表来汇报表格填写情况。人物发现现象不断发问做法找到真理
5、讨论交流: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预设:(1)这三个事例都是从都是从生活中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的。追问:你从哪看出来的,这说明这三个人都是怎样的人?(2)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试验,最后写得出结论。写法是一样的。请提出这个想法的学生把这三点写到黑板上。(3)这三个事例中的人都是生活当中的有心人,善于观察、思考。追问: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呢?(他们都是“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有准备的人”。)(4)这三个事例中的结论都是经过不断探索才得到的。从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分别说说?(他们都是反复试验才得出结论的。)6、深入探讨:每个事例中的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哪一部分要写得具体、详细些?为什么这样写?小结:作者选取这些事例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重点要说明“真理”与“问号”之间的关系,所以“发现问题”“得出结论”写得较具体些。7、朗读作者对这三件事的小结部分。(1)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坚持不懈的人。追根求源的人。锲而不舍的人。)(2)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比较“发现”“发明”“创造”“成就”的不同。感受只有不断探索努力,才能为科学做出更大的贡献。五、品悟结论,总结收获1、质疑:经过三个具体事例的论证,最后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2、指生读第七自然段。
3、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理?(板书: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 不断探索)4、体会“发现真理”难不难?从哪体会到的(板书:不难)5、指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发现真理”容易不容易?从哪里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句“不是凭空产生的”,就是发现真理的能力很难具备的。“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说明发现真理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付出努力的。“只能给”就是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发现真理的,是不容易的。(板书:不易)6、作者最后下了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结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说科学发现并不难,我们听了会——觉得自己也能发现真理。增强我们探索真理的信心!当我们满怀豪情的时候,他又说,科学发现并不易,让我们要做好思想和知识上的充分准备。)(齐读)7、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炼出议论文的三个部分: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8、学生畅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引导从文章的内容、哲理、写法等方面来谈。)六、学习写法,写话交流挑战三:小练笔任务: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提示: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要求:观点鲜明 事例典型 有说服力 1、出示有关小练笔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写法,尝试写一段话。2、学生练习写话,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写完可以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评议:找几个同学读一读自己写的片段,评价是否做到了观点鲜明、事例典型有说服力。渗透理想教育。七、布置作业,拓展阅读。1、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阅读你崇拜的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板书设计】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11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洗澡水的漩涡 见微知著 紫罗兰的变色 善于发问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不断探索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反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有条理:先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再运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做到读写相结合。 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学习: 一、理请课文的层次.。了解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6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引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因此,只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第三部分(第7段至第8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二、了解作者用那些事例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对课文中的三个事例,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发明了酸碱试纸。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我指导学生研读的重点是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么样的?通过读读议议,拨动学生心弦。 三、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敏锐地注意”“敏感地意识到”“百思不得其解”以及“反复的研究和实验”“许多实验”“反复的观察实验”等词句,每学习一个事例就朗读第二自然段,使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和领悟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深刻含义,感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自读、默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悟,让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读了课文中的三个事例有什么感受?透过“!”还能感受到什么?感悟“!”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在此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此时,学生对课题、对课文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学生在阅读分享中真正体会课文的含义。与此同时,训练学生结合课文仿写,练笔表达也成了水到渠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