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堂实录半程中心小学赵燕妮一、导入课题,理解“真理”:师:老师写一个词语,大家说说它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真理)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师:真理,正确的道理,即人们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道理。例如,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失败乃成功之母;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师: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真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这些真理常常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指导我们的言行,为我们的人生导航。师:同样,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十课的课题也是一个真理。一起读读这一真理?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师:说一说读完课题之后你的理解,疑问?学生汇报。师:一百是个虚数。如:百发百中,百战百胜等。你可以举一些例子吗?生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生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初读文本: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句话解释了这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问题?生1: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师:这是本文的论点。生2: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师:这是本文的结论。三、精读文本。1、师:思考:文章用哪几个事例论证了观点?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眼珠转动。2、师:这些事例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生1:我们发现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生2:我发现这三个事例都是在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生3:这三个事例讲的都是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3、师:同学们很快就找出了这么多相同的地方,接下来咱们尝试给每段话划分层次,看看还有没有新的发现,有没有人能把他们的相同点分析得更清楚一些?生:我认为这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者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先偶然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再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生默读课文,划分层次。)生:通过刚才的划分层次,我发现这三段话的写法是相同的,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师:文章就是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来写的。4、
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朝顺时针方向旋转;而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师:这一事例,作者详细描写的是发现问题。5、师:同学们,文章在写法上相同,为什么要写三个事例呢?生:一个叫偶然;两个叫巧合;三个才有说服力。师:对,一个叫偶然。两个叫无独有偶。如:三顾茅庐、事不过三、三思而后行等等。6、师:紧接着,作者进行了总结。总文章的内容上你有什么收获?生:文章用了排比句。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师:发现、发明它们能交换吗?生:不可以,这样在表达上有层次感。师: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四、总结:1、师: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如何把观点说清楚吗?生:通过事例来论证。2、文章语言生动、有趣,读起来才不枯燥。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一点?生1:标点符号的运用,使文章更有意思。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生2:引用名人名言。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生3:俗语的运用。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五、拓展提高:交流类似谢皮罗、波义尔、奥地利医生这样的事例。如:伽利略、爱因斯坦、钱学森等等师:这些科学家成功的事例再次告诉我们一个不变的事实,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六、布置作业:师: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告诉我这样一句话: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千古流传的真理。纵观古今中外,多少名人志士通过自己的成功告诉别人只要勤奋,认真的对待所做的事,就一定有所收获。···无论前进的道理是多么艰难,多么坎坷,只要你肯播撒辛勤的汗水,就一定可以品尝到甘甜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