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教材解读《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自古人生重离别,自古人生又伤离别,在这浩如烟海的“送别诗”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长而独树一帜。设计理念借助古诗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教学准备: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入诗境(播放李叔同的《送别》)师:“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有人说离别是歌,有人说离别是泪水。是呀!人生自古重离别,人生自古也伤离别。特别是古代社会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而定居难得远行的,因为一旦离别,人的前途和生命安危都很难预料。相间时难别亦难,所以,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行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就曾经学过送别诗,想一想是什么?你知道哪些送别诗?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生:《别董大》生:《赠汪伦》生:《送孟浩然之广陵》生:《芙蓉楼送辛渐》,师:同学们搜集到的送别诗可真多,从这些千古流传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的是古人那浓浓的友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饱含凄凄满别情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二解课题师:读课题,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它是一首送别诗?生:送师:一提起“送别”两字,你有什么样的滋味?生:伤心生:难过
生:悲伤生:……师:元二是谁呢? 生:噢,这个人姓元,叫──师介绍: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师:排行第二的意思就是在元二的的兄弟姐妹,他是排第二个,他上面还有一个──元大。你有兄弟姐妹吗,我们可以称你为……(吴二、冯大)比如“董大”。师:这个“元二”清楚了没有?师:使的意思是?生:——出使。师:安西是什么地方,知道吗?我找了一些图片(课件补充)安西今在新疆库车附近,谁去过新疆?我也没去过,它离我们太远了,我们在中国的东面,而新疆是中国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看了图片,你知道安西是一个怎样的地方?(荒芜人烟,一望无际的沙漠,缺少水的空气是十分闷热的。)师:再来读一读。元二去干什么呀?(当时的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边关延绵数万里,需要大批的士兵和官员去镇守边关,保卫国家。元二正是担负着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出使安西的。所以是─王维送别元二出使安西去保卫国家。)师:带着你自己的理解读题目。三、知诗意,以画解诗。师:是谁送元使二安西?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课件显示)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唐朝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后代学者称其为“诗佛”,赞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师:读王维的这首诗,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你是从诗歌的哪几句中看到的?生:朝雨。生:客舍:客中送客。师:正因为老朋友元二出使安西路途遥远,安危难测,所以作者王维才千里迢迢的不辞辛劳的从长安赶到渭城来,来为朋友践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生:柳:“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师:我们来读一读王维诗中的这幅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四、悟诗情师:同学们很会读书,你们的想象里也很丰富,你们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课件)
师:在画面上我们看到了好友频频祝酒、殷殷话别的情景,不难看出作者王维和元二是挚友。师:读一读古诗,诗中哪些地方,还能找到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的依据?生:元二,这个名字很特别。听起来非常亲呢,可以推断他们是好朋友。生:我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读出了他们是好朋友。师:能具体说说吗?生1:“故人”就是好朋友,知已的意思。生2:“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可见他们的感情很深。生3:“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师:说得真好,你们注意到“酒”了吗?生:这酒一定是美酒。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生1:离别的酒。生2:友谊的酒。生3:也是一杯祝福的酒。生4:也是一杯连心的酒。师:元儿啊,这是一杯离别的酒——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儿啊,这是一杯友谊的酒——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儿啊,这也是一杯连心的酒——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儿啊,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 叹师: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过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这种难分舍的情绪更为强烈。孩子们,再读读整首诗,看看是哪些景物让元二和王维触景生情,离别的愁绪会更浓?生1:雨,老天也为他们的分别而伤心。生2:是老天想让元二多留一会儿。生3:客舍。王维是山西人,他也孤身在外,现在朋友也要离开家乡,他感到更加伤感了。生4:柳,我知道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会给人欣欣向荣之感。师:元儿啊,我今天看到满目的青青杨柳怎不伤感别离——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儿啊,小雨还在下着,是想挽留你的脚步吗?而你终将离我而去,怎不伤感别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儿啊,客中送客,想想我也只身飘泊,而今天你也将远走他乡,怎不伤感别离——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叹师:真的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真的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时间呀,你能走得慢一些吗,安西呀,你能离我近一些吗?这可能吗?安西有多远?猜一猜生:3000多公里。师:3000多公里。是呀,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安西。师:自古人生重离别。课始老师说了特别是在古代离别容易想会难,而此次朋友远去不远千里,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从阳关道安西一路是怎样的路况呢?岑参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的: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在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师: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生:黄沙满天!师: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生:满目荒凉!师: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生: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师:元二呀,你这一去啊,有多远?有多少坎坷与艰辛?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二啊,你这一去啊,万水千山,你要多久才能到达安西?你在安西要多久才能完成使命?更要多久才能回到朋友的身边?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二啊,你这一去啊,有多孤单?语言不通,风俗不同,有谁可以与你喝酒,有谁可以与你聊天?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元二啊,这一路啊,有多少风险,你将一个人去经历;而有多少担心,让在长安的朋友们承担?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五、拓诗蕴
师: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5年后就病逝了,此次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迎送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阳关三叠》音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