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们、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承蒙大家的厚爱,今天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说实话,虽然感到很荣幸,但更多的是惶恐。因为我觉得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接下来的发言,如果有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见谅,多提宝贵意见。说起前不久在三小上的那堂展示课《送元二使安西》,感触颇深。现在,我就来说说这堂课的形成过程。第一稿初期是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学校进行教学能手大赛。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当时我就想选什么课好呢?公开课大家一般都是上一篇篇的课文,不如这次我就上一次古诗吧。正好教四年级,就选择了《送元二使安西》。第二稿成熟期是在去年的劳动美竞赛。可以说这堂课也是经历了多次的打磨。比如说,导入新课这个环节。我一开始的设计是,谈话导入。课一开始,我对同学们说,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自己的好朋友吧。如果有一天,你的好朋友要和你分别了,当你想他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回答,我会打电话,我会写信,我会坐车去看看他等等。此时,我话锋一转,是啊,我们现代人是多么的幸福,可是在古代有电话吗?有车吗?没有。所以,送行饯别就成了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习俗。有的人还会写诗送给朋友,这样的诗我们就叫它送别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这样的导入设计出来以后,我觉得很满意,因为我觉得这样的导入,既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让学生懂得了什么叫送别诗,还导入了新课。后来在学校的教学能手比赛中效果也不错。可是在去年的劳动美竞赛前,学校教导处要我上给一些老师听听,让他们帮我提些意见。结果上完之后,效果很不好。老师们也提了一些不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老师讲得很深情,学生却嬉皮笑脸,不能体会诗中的感情。当天晚上我就在家里想,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同样的课,以前上得好,这次却如此糟糕。后来,我慢慢回忆整个上课的过程,终于发现了问题在哪,主要是导入新课造成的。因为第一次用的是自己教的学生。老师熟悉自己的学生,学生也熟悉自己的老师,再说学生一般比较怕自己的老师,在课堂上不敢乱来。而这次用的是别人的学生,我不熟悉他们,他们也不熟悉我,更不怕我。所以在谈话导入新课,当我问学生们如果有一天,你的好朋友要和你分别了,想他了你会怎么做时,学生的回答是上QQ、发微信、语音聊天、视频聊天、发Email等等,虽然学生们的回答没有错,但是在回答的时候都学生们都眉来眼去,偷偷发笑。特别是男生们笑得更厉害。整个课堂气氛就破坏了,所以后来的课堂无论我怎样深情地讲解也无济于事,不能带着孩子们去体会诗中的感情。所以这个导入新课不行,要换。可是换成什么样的呢?我左思右想,突然有了灵感,既然上的是古诗,何不来个师生对诗。对什么诗,当然是符合课题的送别诗,于是我选了两首四年级学生学过的《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进行师生对诗。对完后问学生,这两首诗都是什么诗?老师在配上音乐深情地说,是啊,人生自古伤离别,当人们在分别的时候总会生出万千愁绪,特别是在古代,好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了,因此送行饯别就成了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习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从而引入课题《送元二使安西》。事实证明这样的互动导入既可以很快和学生熟悉,又可以让学生理解送别诗。还奠定了本堂课的气氛,把学生带到分别的情感中,有助于后面对古诗情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师生对诗的导入和后面的古诗教学也浑然一体,使得整堂课非常的完整。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前提是备课要有效。说起备课这个话题,都会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的那位历史老师。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来听课的人很多,他们本来都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照常规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学生一样。课后有邻校的教师请教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背这节课?”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书中这位老师一辈子的备课与15分钟的备课,的确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众多名师的备课经验也无不证实: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接下来我就粗浅的谈谈怎样备课能使自己的语文课更出彩。一、备课于心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把写教案称为显性备课;把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称为隐性备课。于永正老师认为,隐性备课最重要。他把隐性备课称为“备课于心”。隐性备课最重要的是钻研教材。于老师钻研教材第一步是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遇到新词或拿不准的词语,都要查字典,弄个明白。第二步是朗读课文,每篇课文,于老师都要读五遍以上,读得万无一失,把课文读“活”,读得身临其境、读得如痴如醉。“
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我在备《送元二使安西》时,也是先多次查字典,查资料,弄懂诗中每一个字的意思。然后反复读,大声读、小声读、默读,还到网上听别人朗读、听范读,来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于老师钻研教材的第三步是领会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意图。体会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领悟文章谋篇之法。老师有深刻的领悟,才能引导学生有深刻的领悟。第四步是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并亲自做一做。比如,要求背诵的,老师先背;要求回答的问题,老师先答一答;要求写的字,老师先写一写,看每个字应注意什么,哪儿起笔,哪儿收笔。于老师认为,隐性备课还包括查阅资料。的确,我在备《送元二使安西》时,也查阅了很多资料。如:作者王维的生平、好朋友元二的生平、及他们俩之间的故事,作者的写作背景、及这首诗的作品赏析等等。课中什么时候插入什么音乐也是反复斟酌,选定后也是反复聆听。记得有一首《阳关三叠》我不知听了多少次,听到后来都忍不住流泪。我想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也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广泛的查阅,让教师变得“博大”起来,变得“丰厚”起来。课堂才能得心应手,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二、善抓“课眼”我个人认为,“课眼”就是文章的眼睛,也就是课文中最关键的字词,是文章内容的“重心”。备课时抓住了“课眼”,就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比如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紧紧抓住“毁灭”这个中心词进行建构——“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不应该毁灭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而我在设计《送元二使安西》时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抓住一个“浥”字看到了渭城雨后美丽的景色和一个“更”字体会到好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通过抓住关键字词来理解文本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我们做教师的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学习方法,孩子们终身受益。你们说是不是?三、入情入境文人写文章诗人写诗都是有情而抒,有感而发,作者把无限的情感倾注于文章当中,教师自然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潜心会文。走进作者的心灵,进入文本的境界。例如,孙双金老师在备《二泉映月》时,真正做到了入文之境、入曲之境、入人之境。孙双金
老师通过朗读、通过思考入文之境,反复吟诵课文,读通、读顺、读畅,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口,如出己心。怎样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进入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是这一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1)、离别情从地域上的距离和路途的艰辛感受离别之情。元二从渭城出发,西出阳关,出使安西,那么安西离渭城到底有多远呢?课堂上老师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图,这距离大概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元二远去千里之外,与王维从此天南海北,诗人怎能不留恋呢?这是地域上的距离带来的离别感伤。不仅如此,我还引导学生想象路途的艰辛,一路上元二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来体会诗人王维心中是多么的担心啊。还有两地生活的差异:渭城这儿春雨绵绵,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呢?黄沙满天!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由此,又让学生们体会到诗人王维心中是多么的牵挂啊。有了这些体会在让学生读诗句自然就读出了离别之情。(2)、酒中情“酒逢知己千杯少”是连心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让学生想象诗人王维是如何劝元二的的呢?如果你就是王维你会对元二说些什么呢?这种换位思考,让学生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是诗人王维,通过一杯又一杯的酒,一句又一句的离别话,学生自然就体会到了两位好朋友分别时那依依不舍的感情。所以当我把问题抛出后,学生们很快就答出了。所以那天整堂课显得很顺利。这层进式步步引导,让学生透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这平淡的表层看到了它深层蕴涵的深挚情谊。这一杯酒,不就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感情琼浆吗?于是每读一次,学生的感情也随之澎湃升腾。(3)、景中情在这难舍难分之际,诗人王维透过窗户,看到了窗外的景物,这时问学生:诗人为何重点抓住雨、柳这两种景物来写呢?这一问题的设计也是很巧妙,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景物包含着诗人王维对元二的依依不舍之情啊。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诗人选取这些景物,是因为景中含情。从而让学生明白诗人前面写景是为了后面更好的抒情。而这不是很多古诗一般都具备的特点吗?这不也是学习古诗的方法吗?所以孩子们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四、注重课堂生成。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过于封闭,教师往往根据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按部就班地教学,面对课堂中始料不及的学生的想法、体验等,惟恐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的干脆听而不闻,避而不谈;有的只是蜻蜓点水,一语带过;有的甚至当堂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使原本理应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只有“生成的课堂”才具有生命的气息,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学艺术,表现语文学科自身动态生成的特点,增进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综合效率。记得我在上《送元二使安西》讲到柳色新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说柳色是新的呢?我当时的预设和第一个学生的回答是一样的,那就是早晨的雨水把叶子的灰尘洗掉了,看起来像新的一样。可是当这个学生学生回答后,我看到还有一双小手举着,我知道她有不一样的答案,可我不知道她的答案是什么,是对还是错。但我还是马上叫了她回答。她说是因为春天来了,柳树长出了新的叶子。我一听这答案多好啊,立刻就在课堂上狠狠地表扬了她,表扬她读出了不一样的理解,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时鼓励其他学生,读诗就得这样读。这一段并不是我预设的而是生成的课堂,后来我想,这一段无疑为我的这堂课添上了画龙点睛之笔。生成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真实高效的课堂,是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必然要求。各位老师们啰嗦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希望你们明白,教师钻研教材要“深入”,处理教材要“浅出”,这样才能对学生循循善诱,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各位新教师们,你们是如此的年轻,相信通过努力,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个个都会非常的出色。最后,祝福在座的每一位,祝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