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RJ·六年级下册1采薇古诗词诵读部编版_采薇(节选)_PPT教学课件1部编版_采薇(节选)_PPT教学课件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了。根据内容不同,《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知识链接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薇:野豌豆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译文整体感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从前,文中指出征时。文中指当初去从军。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古诗解读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雪下得很大的样子。指下雪。“雨”这里读(yù)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昔———今杨柳———雨雪往———来依依———霏霏上下对仗工整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迟缓的样子。则,又。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没有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依依”点明出征的季节,“柳”在古诗中含有“留”的喻意。这两句短短八个字,写出了“我”去前线时的季节和当时亲人们依依不舍的场景。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两句与前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雨雪霏霏”既点明了归乡途中天气的恶劣,又暗含了“我”当时内心的惆怅。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两句写“我”远征归来途中遇到的现实困境。归途漫漫,饥渴交加,进一步加深了“我”的忧伤之感。】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伤悲”“哀”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道出了“我”归途中的孤独无助之情。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拂。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舞。道路泥泞难以行走,又饥又渴非常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愁,我的哀痛谁能体会!
课堂练习,完成练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根据资料,体会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谈你的看法。
古人评价: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今人评价: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
千古名句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依依”,“霏霏”这两组叠词,不但把柳枝的婀娜姿态、大雪的飞舞飘扬描绘得十分得体、生动,而且非常形象地揭示了这一征人的内心世界。“杨柳依依”表现他春天出征时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雨雪霏霏”使我们联想到他在征程中经受的许多磨难,并衬托出他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心情。清人王夫之说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结构梳理
本诗通过写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想,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情感。主题概括
1、创设情境,身心愉快,其乐融融。教学中,设计了正,反两方辩论的形式,突破了理解中的困难,增强协作意识,学生学得轻松,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2、重视知识能力的迁移。如在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并要学生回家把自己对“乌塔”的见解写在日记上。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驰骋,学得愉快,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教师思考:任何事情都要辩论地看,尤其是这篇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它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学习乌塔的做法。这是一篇独立阅读文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行商讨解决,并组织学生起来搞一些辩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