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育华中学付娆老师《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钟山,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过程与方法目标】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品读品情,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杰出的诗人多如繁星,不胜枚举。而北宋的王安石就是其中耀眼的一颗。谁来介绍一下王安石?资料库: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北宋人,字介甫,晚号半山,逝世后追谥号“文”,王安石世人称其为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宋徽宗时追封为舒王。故世人又称王荆公、舒王。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2.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泊船瓜洲》。3.板书:泊船瓜洲4.齐读课题。二、读诗歌,解诗题1.听录音,圈出本课生字词。2.师范读古诗,指导学生朗读古诗。3.学生动情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展古诗朗诵“夺星”活动。4.读古诗,了解到作者从江西出发,乘船经长江前往京城为官,途经哪里?(瓜洲)简介瓜洲:瓜洲,在长江的北岸,离南京不远。5.诗题中的“泊”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在本诗题中何意?三、抓字眼,明诗意1.词句释意。
泊船:指船只停靠。瓜州:地名,在今江苏省邗江县南,运河由此汇入长江,唐朝时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京口:地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和长江北岸的瓜洲隔水相望。钟山即紫金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面。绿:吹绿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回:返回。2.诗句释意。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和瓜洲只有一水相隔,回首钟山也仅仅相距几重青峦。(写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一次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你什么时候照着我回到家乡呢?(生情)四、多诵读,悟诗情1.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反复诵读诗歌,说一说诗中描写了哪些地点?学生可能回答出三个:瓜洲、京口、钟山。老师补充:还有京城开封,江西临川(王安石的故乡)。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指南京,王安石的第二故乡。开封:今天的河南开封市。2.师: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当时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用诗中的字词来回答。示例:“一水,数重山,江南岸,明月”。师:站在瓜洲——望京口——想钟山——触景生情。产生了:(1)愉快、喜悦之情。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一水”、“数重山”都不算远。(2)思念。
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可是又要离开故乡,所以不免又思念家乡。现在故乡近在咫尺,可是会越来越远的。(3)忧虑、无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是“又”字。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春回江南,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4.诗中的“绿”字用得怎么样?为什么?“绿”字是吹绿的意思。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师:“绿”字用得好的原因:首先,反映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其次,表现了春风使大地复苏的神奇。最后,表现了绿的层次美、动态美。五、课堂总结: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无论春夏秋冬,不管身在何地,遥远的家乡总是心中最温情的牵挂。齐背这首古诗。六、布置作业:背诵古诗◆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