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默写。 2.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品味欣赏“绿”字在本诗中的作用。【课时安排】两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初步感知诗人思乡之情。(出示古诗)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板书)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 2、谁能把你收集到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同学们先自读两遍,读准字音。全班齐读全诗。 3、你们知道诗人是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吗? 4、瓜洲处于扬州的一个小镇,位于长江的北岸。(板画)
二、紧扣“还”字,披文入情,深入体会诗人思乡之情。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可以四人小组、同桌讨论、单独学习……)2、汇报自学(师根据汇报相机引导学习)。⑴学习一二两句诗。⑵学习第三句诗。⑶学习第四句诗⑷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3、现在请全班同学起立,把自己当成那位站在江畔遥望明月,深深思念家乡的诗人一起吟诵《泊船瓜洲》。(配乐朗诵) 三、品味“绿”字,咬文嚼字,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中有两句诗因某个字用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个字吗?(“绿”) 四、选字练习,学习运用,体会“推敲”的妙处。五、总结全文。板书: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靠家近很想还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早想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第二课时(《秋思》《长相思》)↘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读入情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自由选择其中一首齐读,再交换朗读一次。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提起笔来才发现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
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议深情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正音。注意读准“畔”声母是p”帐”的翘舌音zh。3.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4.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
5.学生练写。 8、拓展练习长相思——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李白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感情基调与纳兰词有何不同?板书: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梅花魂[教学目的]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念之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3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教具准备]1课文插图。2配乐磁带。课时安排:一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梅花,历来是我国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这是因为它经霜傲雪,不惧严寒。在它身上,寄寓了人们对美好品格的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梅花魂》,这是一篇阅读课文。齐读课文,想知道什么?“魂”在本课指什么?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目?这是本节课要了解的内容。还要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二、放音乐,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词语障碍。
(自己能联系上下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好。不行,可请工具书或同桌帮忙。还不行,请做上记号。)检查、汇报。(重点理解“颇负盛名”、“大抵”、“秉性”、“眷念”的意思)三、自由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珍爱梅花图;送绣梅花的手绢。)四、再自由读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讨论、汇报。1、读唐诗宋词,表达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2、外祖父有不少古玩,但最珍爱梅花图。为什么?(1) 找出课文有关内容再细读。(2) 结合插图说说为什么珍爱?A梅花本身的特点。梅花不是春暖才开花,愈……愈……愈……愈……。她是最有……有……有……!B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精神。不管历尽……受到……从来……不肯……。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二。C把梅花作为祖国的象征。这梅花寄寓了他对祖国的思念、眷恋、热爱。这是珍爱的原因之三。(板书)师:这正是梅花魂的内涵。魂指的是有……有……有……,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3) 配乐朗读这段。
3、外孙女回国时,外公竟像小孙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为什么?想念祖国却不能回,伤心、难过)4、外祖父送墨梅图,送绣梅花的手绢。(为什么?一是希望外孙女保持梅花这种秉性,这种气节。二是借此表达这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之情。)这也是梅花魂为题的原因。五、再读课文第一和最后一段,发现什么?1了解“前后照应,首尾连贯”。2按“眼前——回忆——再回到眼前”的顺序分段。六、放音乐,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七、总结,谈收获。1“魂”指什么?2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统领全文的内容;紧扣读者的心灵;透示文章的情思。)3了解了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八、课外作业:画一幅梅花或写一首关于梅花的诗。 板书设计6.梅花魂外公——墨梅图眷恋祖国梅花手绢
7桂花雨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教学时间:一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课前准备: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教学目标1.认识“潺、婀、粼、涸、缀、螃、蟹”八个生字。正确认读“词语盘点”中有关本课的词语。2.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词,理解课文内容。3.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教学时间一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我”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下面这篇课文的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互相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3.指名朗读课文,然后交流: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小桥流水”,哪几个自然段着重写“人家”?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反复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2.互相交流:作者故乡的这些景致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从这些景致描写中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3.请你通过朗读表达出你的感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体会表达方法交流:作者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他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通过对故乡的具体的人、事、景、物的描写来表达的。)再读一读有关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空洞,更真实,更感人。)教师点拨:希望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板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那么美,那么自然“我”热爱,“我”思念
口语交际·习作二学习目标: 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 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 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 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 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课时安排:3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组交流讨论 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展示活动方案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第二、三课时 习作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 1.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 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2.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4.小组评议,互改 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5.
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 赏评.
回顾·拓展二学习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2.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故乡情诗文。2.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自己家乡的变化,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记下自己的所见。课时安排:一课时年月日星期第周↘谈话导入明内容①”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②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悟乡情①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会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②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读到了什么?(A诗人触景生情。B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思乡之情。C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交流平台抒己见①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批注。②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从这些描写中读到了什么?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③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④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能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⑤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指名说一说)。↘诗文链接内化积累①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交流平台,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②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③你还读到过哪些这样的诗文?也能把它们记下来吗?(指名读背)↘作品展示家乡美①爱家乡,是每个公民应有的一种感情。读着美文,看看我们的家乡,热爱之情定会油然而生。我们的家乡美不美,拿出我们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尽情展示。②欣赏作品之时,不要忘了献上你的评价花。
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教学目标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结合生活小事所受到的启发,交流对自己有影响的座右铭。2.写下漫画上的内容,透过漫画想想带来的启示,揭示漫画的含义。继续练习修改习作文。3.能通过学习课文,结合生活中发生的事,理解作者感受,,通过生活小事获得启发,交流观察感受,让学会思考人生。4.积累关于意志品质的名言警句,并作适当拓展,让学生扩展积累更多的关于意志品质方面的名言警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5.积累成语,运用成语。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时间安排5课时年月日星期口语交际一、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中时常有许多的事情发生,有些事会带给每个人很深的教育和启发,甚至影响终身。最近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栏目是《体验感情》,这期主要讲一位小学生长大以后寻找他启蒙老师-一位长虎牙的下乡女教师,这位女教师带给了她的学生终生的影响,她的有些富有哲理的话时常萦绕在这个学生身上。今天,我们就针对生活小事带来的启发这个角度来进行口语交际。二、明确任务1.仔细回忆自己身边发生的对自己很有启发的事情,想想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2.通过这件事,给自己带来什么启发?三、在小组交流1.交流发生的对自己影响很深的往事。要求: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得到的启示说清楚。2.通过这件事得到的启示,试着写一写座右铭或者搜集一些名言警句,小组交流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为什么对自己启发大?3.态度自然,语言流畅,围绕中心有条理的交流。4.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四、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五、总结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总结: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事,给人以激励或提醒自己或告诫自己,这些名言警句和座右铭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启发。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留心生活,细心体验,经常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这样我们的知识储备才会越来越多。六、延伸拓展1.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把自己的体会感受和父母同享。2.动手写一写,把给你启发最大的事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3.试着制作一本名言警句记录本,随时将对自己启发很大的名言警句收集整理,也可以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座右铭。跟同学交流。第二课时习作一、激发习作兴趣1.同学们,我们从一年级就开始看图些话了,对看图些话的作文并不陌生,可今天的看图作文却有所不同──看的是漫画。2.你看过漫画吗?说说你对漫画的理解。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批评性的画面。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二、指导观察漫画1.(出示漫画)这是漫画家吴孝三的一幅漫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结合漫画主题,看你是否明白画家的用意。
2.小组讨论画家用意,明确作者对这件事的批评、讽刺态度。三、全班交流1.说说你对这副漫画的看法和想法。(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去谈。如:可以批评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的不道德行为,还可以说这两位学生保护环境的美德,也可以说他们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后来人自觉的讲文明。)2.如果你有更喜欢的漫画,也试着仔细观察后说一说四、拟定题目,构思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五、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注意:1.内容符合图意2.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表达清楚3.语句通顺4.题目新颖六、习作评讲1.小组推荐佳作2.全班交流3.阅读下水作文《文明—只差一步》第三课时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四幅图的内容写完整了,是否有自己的想法,漫画中的讽刺意义是否表达出来?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三、展示台师:同学们,在这组单元学习过程中,每篇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课文都通过一些重点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感受,讲出了作者的启发。如《钓鱼的启示》中,作者写道在:“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第四课时日积月累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1.导入。师: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学习后,大家一定收集整理出许多名言警句吧?谁来交流交流他喜欢的对自己启发很大的名言警句或者座右铭?指名学生交流。师:同学们收集得真不错,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名言警句,想听吗?2.老师背名言警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 “虚心万事能成,自满十事九空。”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师:大家喜欢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3.学日积月累。学生初读这些名言警句。注意读准字音。(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2)了解这些名言警句的含义。师: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了解了什么?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重点交流发现:这些名言警句都隐含着克服困难需要顽强的意志力这一中心。4.练读学生有熟练的朗读名言警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5.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名言警句。二、“成语故事”教学(一)引入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1.指名学生说一说。(二)学习“水滴石穿”这个成语。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3.了解寓意。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老师相机加以说明:“水滴石穿”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中县令张乖崖的故事,是说他看见仓库管理小吏私自把一枚铜钱放入自己的口袋而严加询问,写出了“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批语。意思缺点错误虽小,但积累起来也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后来也比喻做事要有恒心,坚持不懈,就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4.作业:背诵名言警句;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第五课时趣味语文一、词语盘点(一)完成读读写写1.复习导入(1)读一读四单元课文中你喜欢的词语。(2)导言:今天,我们再来读读一组很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它们一定能丰富每个同学的知识袋,让我们的行囊越来越饱满。2.自读词语,注意有些字的写法。(1)把成语读正确。(2)在课堂作业本上写一写这些词语。(3)说说你还喜欢哪些类似于这样的词语。总结:优美的词汇让人的大脑睿智,让人的知识更丰富,有兴趣的话,按课分类收集,你会体会到很有乐趣的。(二)读读记记 师:有些词语,我们不仅需要读正确流利,还需要积累在脑海里,随时用在生活中。那么,请你们打开大脑里的记忆仓库,让这些词语都一一装入仓库里永存吧!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熟。2.边读边想每个词语的意思。
3.同桌对读。4.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5.全班交流你理解了那些词语,最喜欢的词语是什么?6.练习背诵这些词语。7.听写词语。8.教师小结:今天我们进行了词语盘点,对本单元的词语再一次整理复习,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恶学习中经常注意积累词语,这样自主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9.布置作业:1.抄写读读写写,背诵并听写读读记记。2.试着收集整理课外阅读文章里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