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送给张籍。呈,送给,恭敬语;诗人张籍(约767-830)在兄弟中排行十八,当时任水部员外郎。
了解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苏轼对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赞誉。有《昌黎先生集》。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准确朗读:读准字音、节奏。rùnsū
读懂文意:用现代汉语说出大意。天街小雨润如酥,皇城下着像奶酪似的细密而滋润的小雨,草色遥看近却无。远看草色一片浅绿,近看显得稀疏零星,好像什么也没有。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它远远胜过了满城烟柳的京城春景。
全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再读感悟,读出诗情实景:天街、小雨、草色;虚景:烟柳诗歌前两句描写早春之景,后两句抒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准确朗读:读出诗情sū
1、请点出首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妙处。方法:运用,以来比,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所描写景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之情。运用比喻,以“润如酥”来比初春小雨,形象生动的写出了初春小雨的细滑润泽和珍贵。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品读赏析
2、请你对“草色遥看近却无”进行描绘。方法:什么景物、景物的大小、颜色、形状、情态、动作、环境、联想、运用手法……绵绵的春雨中,小草芽儿悄悄地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3、请你对诗歌的后两句进行赏析。运用对比的手法,拿暮春的满城烟柳和早春的淡远草色相对比,更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赞美之情。运用对比,拿与对比,更突出了的的特点(或突出了作者对的之情。)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4、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提示:早春可以象征什么,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因为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哲理:距离产生美。
拓展训练:比较阅读【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乙】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①.【甲】、【乙】两诗借草、柳之____,形象地突出了早春的特点。【甲】诗中“”则与【乙】诗中“”描写的画面是一致的。②.说出【甲】诗蕴涵的哲理。色烟柳满皇都上林花似锦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因为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课堂练习背诵默写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清平乐 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ǎo]?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wú)赖,溪头卧剥莲蓬。
走进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21岁参加抗金义军,他力主抗金,屡受打击,隐居上饶达20年。曾短期被起用,但不受重视,抱恨而终。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有《稼轩长短句》。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简介背景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准确朗读:xiàn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别枝:斜出的树枝。深夜时分,皎洁的月光,惊动了栖息在枝头上的山鹊,清风吹拂,送来了欢快的蝉鸣声。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听取:“取”在此处无意,“听取”意即听到稻花的香气迎面扑来,青蛙不断的鸣叫,它们仿佛在谈论着今年的好年成。读懂文意: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天外:远处天边。乌云四起,远处天边还闪烁着七八点稀疏的星光,骤雨初来,两三滴雨滴已经洒向山前。见:同“现”,显现、出现。过了小溪的石桥,再转个弯,那旧时相识的土地庙旁树林边的茅店突然出现在眼前。读懂文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丰收怀有的喜悦之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读出诗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1、前两句,由六个名词组成,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清新乡村夏日夜景?用了何种手法?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乌鹊;夜半时分,清风徐徐吹来,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写静”,使夏夜显得更加清幽静谧。品读赏析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写法妙处?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把农村夏夜里的热闹气氛和欢乐心情写活了,让人产生的印象最为鲜明而深刻。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1)鹊啼、蝉鸣、蛙叫、人声。(2)描写这些声音的作用: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以动衬静,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4、侧耳倾听,稻田边是谁在说丰年?他们是怎样说丰年的?1:青蛙呱呱叫成一片,似乎在说:2:清风会说:3:明月会说:4:农民伯伯会说:5:辛弃疾会说:稻子长得多好啊!这里有我们的功劳!我们以后要多学本领,多捉害虫,为人们做贡献。我要让稻花的香气香飘十里。我要让月光更皎洁,洒遍这里的每一个角落。老天爷睁眼了,一年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这回可以盖新房子了。这里的生活多好呀!要是北方没有战争,那里人们能安乐业,无忧无虑的生活该多好啊!
5、请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描绘“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为我们展示的画面。小雨将至,远处天边几颗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乌云却悄然而致。突然间,几个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也来凑热闹了。听:嘀嗒嘀嗒叮咚叮咚好像山雨的余韵。
6、“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中“忽见”很传神,请你分析其妙处。陆游有一句诗,写的也是这种意境,这一句是什么?(1)“忽见”二字很传神,它把夜行人急寻不着而突然见到的惊喜神态全部表现出来。表达出词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事丰收的喜悦。(2)陆游的诗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进了茅草店,又可以和农民兄弟喝酒聊天,话说丰年了,心情又怎样了?用一个字说:用一个成语说:用一句话说:美、爽、好流连忘返、心旷神怡沉醉不知归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xiàn
背诵记忆:《西江月》就是一幅绚丽多姿的画、一曲婉转动听的歌,是一段质朴真挚的情。让我们把《西江月》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1.词中从侧面烘托丰收之景的句子是:2.词中写急忙避雨迷路,焦急之后欣喜的句子是:3.词中运用对偶的诗句是:4.词的上片写夏夜特有的声音有何作用?5.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6.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馈训练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一方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听到这一切,以动衬静,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描绘了一幅夏夜阵雨来临前词人急忙赶路的图画。对丰收怀有的喜悦之情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课外练笔以《夜行黄沙道中》为题,将词的意境以及你的想象写成一篇短文。深夜时分,月儿从云缝里钻了出来,山林顿时变得明亮起来,惊动了在枝头上栖息的山鹊,引起树枝摇曳;清风吹拂,蝉也叫的格外欢快。此时,词人正行进在黄沙道中,一路上闻到了稻花的香气,田间的青蛙也不断的鸣叫,它们仿佛在高兴地谈论着今年定是一个丰收的好年头。乌云四起,遥远的天边星辰稀疏,骤雨初来,雨滴已经洒向山前。熟悉的茅店就在社庙树林边,过了小溪的石桥,再转个弯,那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真是喜出望外呀!
秋词刘禹锡
读准字音、节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Jìliáozhāoxiāo秋词刘禹锡
知人论世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白”。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卷。
知人论世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刘禹锡贬到朗州时(今天湖南常德市)三十四岁。正感到春风得意,一觉醒来却被赶出了朝廷,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他这个人求异心理很强,干什么都想与众不同,不肯人云亦云。
【注释】⑴自古:从古以来,泛指从前。逢:遇到。寂寥:空旷无声,萧条空寂,这里指景象凄凉。⑵春朝:初春。这里可译作春天⑶排:推开。排云:推开白云⑷碧霄:碧蓝的天空。⑸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6)引:引发(7)诗情:诗兴。也指豪情,也是壮志。【译文】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景象凄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仙鹤飞在白云上,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读懂诗意
1、说说诗歌前两句用了什么手法及效果。一二句用对比的手法,即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品读赏析
2、诗歌用什么意象来表明自己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诗人借“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而上,矫健凌厉,来表达积极乐观、高远豪迈的人生态度。
3,请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的壮观画面(60字左右)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碧蓝蓝的,一只雪白的仙鹤穿云直上,振翅高飞,翱翔于白云之间,色彩多么明丽,动作多么矫健,充满了勃勃生机,仿佛有满腔的豪情壮志。
拓展训练:诗句积累与本文意境一致的古诗句如:杜牧《山行》中的:与本文意境相反的古诗句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描绘了清新明净的初秋之景的如: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拓展训练:比较阅读(一)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C《秋词》表达了乐观豪迈之情。《秋思》表达了游子悲秋思乡之情。
拓展训练 比较阅读(二)秋词(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注释:嗾(sǒu):教唆,指使。试比较刘禹锡的两首《秋词》在立意、写法上的异同点同:二者立意相似,都是把秋天和春天相比,表现秋天独特的美,颂秋异: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
背诵默写让我们把这首充满昂扬豪迈之情的诗篇留在记忆之中吧!
悲秋的诗句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唐·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钱起《题苏公林亭》:“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写作背景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云:"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朱彝尊《批韩诗》曰:"景绝妙,写得亦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