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西小学学校六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执教人高广文课题10.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类优质课主备人高广文审定人恰西小学语文教研组授课时间2017年6月13日主要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时间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唐朝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4︱5展示目标1、自学生字,会读本课课文,能够口述本课的大概内容。2、合作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品味作者融情于景之妙。3、读出该词所表达的情感,送别诗的表达特点以及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体会这首宋词与其它送别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2︱3
导学达标1、教师介绍作者:王观(公元1035年—1100年)宋代词人,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宋仁宗时中进士,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其词构思新颖,用语佻巧,不落俗套。2、解释课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卜算子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才是本课的题目。3、读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结合课文的解释句子,这是本课的感情基调。4、“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中的“欲”是什么意思?5、总结上阙。6、“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中的“千万”是什么意思?7、从下阙的那句词中可以看出送别之意?同时看出朋友之间的情分和祝福。8、引导学生说出本课的大概意思。9、借助配乐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齐读课题。1、了解作者生平及课题的意思。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意思。3、小组交流,借助课文的注释,说说课文的意思。4、读词“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结合课文的解释句子,看到如此美景,体会诗人的心情。5、体会诗中的美景,理解词的意思。6、理解上部分的意思,从中体会到作者的心情。7、总结上阙。作者把江南的山水用美人来比,从中可已看出作者的心情。8、在这里“春”不仅指春天的景物,还可以比喻成自己好友的家啊,如果鲍浩然回到自己的家,家人会怎样呢?引导学生讲解和家人在一起的欢悦。9、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作者的心情。17︱20检测矫正1、完成以下的填空题。水是(),山是()。欲问行人去那边?()才始送春归,(),若到江南赶上春,()。1、完成练习题。2、熟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意思。8
总结提升1、本课的作者是谁?写这首诗是为了送谁?2、从课文中那句词可以看出送别之意。3、体会作者的心情和祝福之意。小组合作解答前面的口答题,确定一个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7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2、完成家庭作业对应的练习题。记得做课外作业。21、自主学习打基础(训练检测题)2、合作交流抓重点(训练检测题)3、小组探究破难点(训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