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浅谈《泊船瓜洲》中“间”的读音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学随笔-浅谈《泊船瓜洲》中“间”的读音

ID:979167

大小:20.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17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随笔浅谈《泊船瓜洲》中“间”的读音  前几天,在教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因“间”字的读音起了意见分歧,我主张读平声,而其他几位老师却主张因意取音,读去声。后来,我翻看了许多有关古诗的相关专业资料,摘取了一些古体诗和近体诗的一些基本常识:  1、古诗——①泛指古人所作的诗歌。②特指与唐代才形成的格律诗不同的(也就是不讲究格律的)古人所作的诗歌。它包括唐以前人的诗作及唐以后人们仿古的诗作。一般来说,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又叫做古风,它用韵而比较自由,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又可平、仄互押,可以转韵、通韵;有平仄的区别,但不很讲究,不讲声病;有骈偶而不讲求严格的对仗,可骈可散,对仗的位置也不固定,不求工整,不避用同字;字数可以五言、七言、四言、三言、五七杂言、三五七杂言等,但以五言最常用。总之,古体诗不像近体诗有规矩极严的格律,只是用韵时一般要求双句押韵。古体的名称出现在近体诗流行之后。文人们在使用古体形式写诗时,往往摹仿汉魏六朝时期的古诗,在字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方面都尽量避免律化,故意多用拗句、多犯孤平、多用非平声字押韵,这样也就形成古体诗的一些自身特点,如句末多用三平式、三仄式或仄平仄、平仄平等形式。  2、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指唐代形成的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的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歌。唐代人就将这种新产生的诗叫今体诗或者近体诗,而将不讲究格律的诗歌称为“古诗(唐人又称之“古风、往体”)”。格律诗又可细分为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律诗又分为七律、五律和长律(排律),绝句又分为七绝和五绝。所谓“七”、“五”都是就每句字数而言。——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6/6   3、首联——一首律诗共由四联组成,第一联叫首联。  4、颔联——律诗的三、四两句叫做颔联。  5、颈联——律诗的五、六两句叫做颈联。注意:律诗的颔联和颈联一般要求由对仗句构成。  6、尾联——构成律诗的最后两句。流水对往往出现在尾联。但尾联未必都对仗。  7、出句、对句——每一联的上一句叫出句,下一句叫对句。也就是每首律诗的一、三、五、七句叫出句,二、四、六、八句叫对句。  8、押韵——每一首格律诗的偶数句句末位置的字都应属于《诗韵》中同一韵的字,读起来就感觉韵律和谐,这就叫做押韵。  9、韵脚——绝句的二、四句句末,律诗的二、四、六、八句句末,必须用《诗韵》中同一韵的字来互相押韵,这些字叫做韵脚字,简称韵脚。注意,观察韵脚是否和谐押韵,不是凭现代的读音和感觉,而是看这些字是否在中古规定的《诗韵》一书中属于同一韵的字。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各一首为例,介绍其结构:  山居秋暝王维夜泊水村陆游  对句出句对句出句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韵脚字↖韵脚字↖韵脚字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6/6   ↖韵脚字↖韵脚字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颈联→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韵脚字↖韵脚字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韵脚字↖韵脚字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因为是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所以只有四个韵脚字,即诗中的“秋、流、舟、留”四字;而宋朝陆游的《夜泊水村》是首句入韵式,因此就有五个韵脚字,即诗中的“零、铭、亭、青、汀”五字。  9、首句入韵——如果采用“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或“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式做为格律诗的第一句,就要求这句末尾的字也要与后面的二、四、六、八句句末的韵脚字同韵。这种多了一个韵脚字的做法就叫做首句入韵。例如上面的《夜泊水村》即是。但由于首句本来是可入韵可不入韵的,所以即使首句入韵,在选字时也相对比较宽松,它可以是用同一平声韵的字押韵,也允许选用与其它四个韵脚字相邻韵的字来作韵脚。例如韦庄《金陵图》诗:“江水霏霏江草齐,六朝为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首句“齐”与“啼、堤”同为“齐”韵字押韵。但也可邻韵通押,如规定用一东韵但首句末却允许用二冬韵的字来押韵。——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6/6   10、诗韵——又叫“平水韵”。它是唐宋以来形成的专门为科举考试时写格律诗而编写的一本官修韵书,它具体规定了哪些字属于同一韵,共分106韵。每首格律诗都必须在同一平声韵中选用韵脚字。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所以《诗韵》又叫“平水韵”。“平水韵”中平声韵共有30个。  11、平声韵——《诗韵》中的平声一共有30个韵,创作格律诗一般都要求押平声韵,即只能在30个平声韵中选取某一个韵的字来构成一首格律诗的韵脚。如果同一首诗的韵脚字不在同一韵中,就叫“出韵”,这是诗家之大忌,是绝对不允许的。不但在古代,即使是现代人,出现这种错误也要被人嘲笑的。详见《羊城晚报》2000年6月《联名得意》栏的一场争议:一作者写了首“七绝”诗批评编辑,不料因为两个韵脚字不属同一韵,反被编辑嘲笑。  12、仄声韵——即用仄声字来作韵脚。由于格律诗要求用平声押韵,因而用仄声押韵的,一般都不属于格律诗,而属于古诗。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灭、雪都是仄声字(而且都是入声字)。这是一首“古绝”而非律绝。  13、对仗——律诗的三、四句之间、五、六句之间,要求平仄相反、词性相同、句式也大致相同。这样构成的两句叫做对仗句。绝句由于可视为截取律诗的一部分,因此有的有一联对仗,有的有两联对仗,有的无对仗。    而王安石所处的年代是宋,晚于唐,所以其《泊船瓜洲》属近体诗无疑,且又是七言绝句,从音韵和平仄格式的角度来分析,显然是一首比较工整的律绝,格律上属于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式。首句入韵,其韵脚不能是仄声。另外,依据《平水韵》,这首诗的韵脚“间”“山”“还”同属“删”韵(《诗韵合璧》第十五部)。因此从音韵的角度来看,“间”字必须读阴平;从平仄关系来看,“间”字只有读作阴平才符合平仄规律。其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6/6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括弧中的是可以平可以仄的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因为是首句,所以只能吟成:平仄平平仄仄平。就是说,这个“间”只能念成时间的间(第一声),不能念成间隔的间(第四声)。如果这里的“间”读第四声,就出律了,而且也犯了格律诗“三仄尾”的毛病,王是诗作大家,绝不会出现《羊城晚报》上的低级错误。因为古人写格律诗遇到多音字时处理的原则就是,字的读音要服从句子平仄的硬性要求。  另外,“间”字的字义也绝非《教参》所解释的“间隔”,其实应当为“之间”之意。《说文》:“间,隙也。”(读平声时)徐锴注:“大门当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间隙也。”可见,“间”字的本义,是包含“狭窄”之意的。引申为“中间”、“之间”时,读平声,而引申为“间隔”、“隔绝”时,读去声,一般就不再包含“狭窄”之意了。另外,这首诗第三句“钟山只隔数重山”的“隔”的意思正是“间隔”的意思,如果将“间”字也解释为“间隔”,那就犯了诗家所谓“合掌”之忌,而被梁启超评为“逋峭谨严,予学者以模范之迹”的王安石,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吗?——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6/6   像“间”字这种因意取音的例子在现实教学中还有很多。另外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诗词中,还有一种读法是按照格律规定需要异读的字音,这些字音在中古的《平水韵》里不算异读,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只能叫做异读了,但是这类字音虽然和多音字相似而又有别于多音字。如人教版六年级曾选入的毛泽东词《菩萨蛮大柏地》最后一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中“看”字,就读作一声,因为这首词下片全押平声韵,读四声则大错!还有王昌龄《出塞》“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教”,依照格律也读作一声。陆游《示儿》一诗中“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忘”要读阳平(二声),八年级人教版语文教参所选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发应读四声,“峡”也应读四声。其次,还有一种字音要按照古音读法,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需要读xiá,这不在本文所论述的范畴,故从略。当然,这些字的位置大都在句子中间,读错也无伤大雅。而像“京口瓜洲一水间”这样在句末的字音,一定要读正确,因为我们学习古诗不仅只是为了了解诗意,体会诗的韵律美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美好享受,我们不能为了现代的白话取意而妄解之。  老祖宗的好东西是需要我们去深入研习的,学习古诗文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古人的规制,切不可依己之识而曲解之。    参考文献:  王力《诗词格律》  汤文璐(清)《诗韵合璧》  梁启超《王安石转》  许慎(汉)《说文解字》    ——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6/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