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诵读
作者:李白你知道李白吗?你知道李白的有名诗句吗?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感情恣肆,他的诗被杜甫称赞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被称作“诗仙”。,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此诗是李白在听到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的消息时写的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在杨花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县我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朗西译句
杨花子规漂泊无定不如归去}写景明月陪伴友人抒情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离愁别绪关怀、思念}
理解你能找到诗中写景,叙事,抒情的句子吗?表达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悲哀与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从诗中景物描写来看是哪个季节?4、在诗中暗示一种悲凉气愤的一句是:—————————————。5、表明王昌龄被贬之地的偏远与路途的艰难的句子是:——————————。6、诗中的千古名句是:———————。7、诗中作者寄托思念并运用想象之笔和拟人手法的一句是:————————。8、作者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深切关心之情的句子是:——。春季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拓展延伸请你写出古诗中表现送别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作者: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唐宋散文八大家: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韩愈、柳宗元、曾巩。苏轼是一位通才,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时代背景:这首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作为地方管的苏轼曾率众到石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石谭路上写成的。
浣溪沙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译文:我的衣巾上沾满了簌簌飘落的枣花,缫车声响遍村南村北的人家,老柳枝密荫浓,有一位庄稼人正叫卖着鲜嫩的黄瓜。酒力发作我感到十分困乏,路途又长,真想找个地方躺下歇息,太阳正当顶,口渴很想喝茶,敲敲农家的门户,请问他是否有茶。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
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词的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三幅画面写尽了农村风物——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反映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的喜悦、兴奋之情。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位太守是一位关心子民、平易近人的人。
词的下片写谢雨路上的艰辛。“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这位太守是一位关心子民、平易近人的人。
苏轼在《浣溪沙》中形象的反映农村生活,情调爽朗,生活气息浓厚的句子是:——————,————————,————————。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