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4、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常见题型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丹柯
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马克西姆·高尔基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
森林环绕着艰险在困难面前族人畏缩丹柯挺身而出引导鼓舞族人,在遇到密林时族人却开始抱怨他年轻没有经验。丹柯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路丹柯带领大家终于走出了黑森林,自己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波三折的情节
分析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学生跳读课文,画出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品析其作用。明确: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与一般的对环境的描写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就越鲜明。
分析小说主人公丹柯这一形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族人对丹柯的态度有无变化?明确:相信抱怨审问…无足轻重…有害…该死…警戒…包围…想弄死他
面对这样的一波三折,丹柯有没有动摇?从文中挑选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分析丹柯的性格。“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果敢、坚定、乐观、勇于实践
“人们开始抱怨起丹柯来……可是他还是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幸福而安详。”——自信,执著,坚毅,勇敢。“他不能够期望从他们那儿得到宽恕。于是怒火在他的心中燃起来,不过又因为怜悯人们的缘故灭了。他爱那些人,而且他以为,他们没有他也许就会灭亡。所以他的心又发出了愿望的火:他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无私博大的爱,一心为公、勇于奉献的精神。
“忽然他用手抓开了自己的胸膛,从那儿拿出他自己的心来,把它高高地举在头上……骄傲的勇士丹柯望着横在自己面前的广大的草原——他快乐地望着这自由的土地,骄傲地笑起来。随后他倒下来——死了。“——勇敢,一心为公,敢于牺牲的高尚品格。
歌颂丹柯那种为理想献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度。在“自己”与“人们”、“生命”与“前进的道路”的对比中,可以体会到个人与集体,个人生命与众人福祉之间的冲突,从而比照出丹柯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高贵品格。主题
作品的主题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小说的主题模糊多义,所以小说的主题概括出来了,但是我们的阅读欣赏其实还远没有完成,我们应当再进一步深入,从多元的角度和个性化感悟的角度来欣赏领悟。引导:从丹柯角度分析;从族人角度分析小说主题的多元解读和个性化感悟:
歌颂了丹柯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有人说,丹柯在处理自己和族人的关系上也有问题,他没有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和光明,从而理解自己,齐心协力把大家带出森林。你同意这一想法吗?从丹柯的角度看主题——从丹柯和族人的关系上我们又看到了小说的另一个主题就是领导者对群众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先驱者的孤立和不被理解,批判了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的自私、麻木。从族人的角度看主题——对英雄应当理解、尊重、感恩、爱护。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论鲁迅
小说的主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1、一抑一扬,对比映衬。
前有巨树后有强敌死亡威胁族人:丹柯: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族人:抱怨丹柯丹柯:快乐而安详胆小、害怕、准备当奴隶大雷雨、黑暗、闪电、树木威胁族人:愿意搭救他们,掏出自己燃烧的心,给人们照亮道路,自己领头向前奔去。勇气全失、抱怨、审问、指责、生气,想弄死丹柯丹柯:走出树林来到草原族人:忘了丹柯,一个人拿脚踏在丹柯的心上丹柯:快乐骄傲地笑倒下死了挺身而出,当大家的领路人
2.一波三折的情节与主题的悲剧意味悲剧的力量震撼心灵遇到密林—丹柯遭抱怨、诋毁、责难丹柯掏出自己燃烧的心人们走出黑森林欢呼丹柯被遗忘了,丹柯悄然死去丹柯----悲剧英雄群众----怯懦自私、麻木
3.浪漫主义手法对险恶环境夸张、铺饰的描写:对困难作的寓言式描写为表现丹柯的坚定执着智慧勇敢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神秘离奇的情节: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等情节既暗合了草原民间传说的神秘,又有助于小说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内传达主题意识。
4.丹柯的英雄形象凸显了小说的主题意义。形象大于思想,寓思想于故事,一方面增加了阅读趣味,另一方面更大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使得小说模糊多义,充满各种解释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