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志贺直哉
志贺直哉(1883-1971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小说之神”。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10年,与有岛武郎等人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白桦”派成为日本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代表作为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
近几年高考---小说2007年:全国课标卷《林冲见差拨》;湖北卷《日月行色》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江苏卷《侯银匠》,全国课标卷《二十年以后》;2009年:全国课标卷《孕妇和牛》,安徽卷《董师傅游湖》,福建卷《阿庆》,辽宁卷《遗璞》,四川卷《想象》,浙江卷《魔盒》2010年:全国课标卷《保护人》,安徽卷《碑》,辽宁卷《洗澡》,山东卷《骆驼祥子》第四章,浙江卷《静流》,广东卷《面包》2011年全国课标卷《血的故事》,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辽宁卷《怪人》,山东卷《审丑》,浙江卷《第9车厢》2012年江西卷《报复》,天津卷《掐辫子》江苏卷《邮差先生》,辽宁卷《最后的黄豆》
小说考点一:情节1.把握故事情节(1)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2)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方法: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1.(09安徽《董师傅游湖》)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2.(09福建卷《阿庆》)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阿庆的音乐天赋?请简要分析。(4分)3.(2010年广东卷《面包》)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4分)4.(2011安徽卷《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小说的脉络。(5分)高考中小说阅读的题型展示
温故知新:小说的情节主要有哪几个部分?开端(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从小说情节叙述的顺序来看,主要有哪些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
1、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2、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3、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清兵卫痴迷葫芦清兵卫发现独特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碎葫芦葫芦辗转卖到高价清兵卫改变爱好(发生)(发展)(高潮)(第二高潮)(结局)1、本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在情节的叙述上有什么特点?
文章开头交代故事的结局,有何好处?明确:这种写法称为倒叙。作者开篇设置了一个悬念:“这件事到底是什么事呢?清兵卫“过去”又是如何“热衷于葫芦”呢?悬念的作用: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增加文章的曲折,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2.鉴赏故事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题型有:(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某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3)小说为什么要详细描述XX情节?《学海导航》P31第六题《学海导航》P30《第一位委托人》
分析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和主题思想表达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具体作用。(可以分成两点作答)刻画人物性格——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点题或突出主题。
②结构上,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3、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4、埋下伏笔。5、照应前文。6、起线索作用。7、推动情节发展。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3)分析小说情节作用时要注意两点:①答题格式: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②内容作用+结构作用,或加分析表达效果即分析读者的感受,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学海导航》P30《第一位委托人》
2、作者用哪几件事来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请分点概括。并说说有什么作用?爱加工葫芦把脑袋错看成葫芦看遍了小镇市街的葫芦放学回家之后玩葫芦丰富、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推动情节发展。【小说细节】
小说中两次写到清兵卫的笑,各有什么作用?第一次笑是因为错看了老头的秃头为葫芦,是一种自我解嘲的笑;写出了清兵卫对葫芦的喜爱已经入迷,这一情节为文章增添了喜剧色彩。第二次笑是对父亲与客人对葫芦评判标准的不以为然,是一种对父亲及客人的嘲笑;表明了清兵卫独具一格的慧眼和与众不同的见地。说明清兵卫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独特眼光,他对葫芦有非凡的鉴赏力。
【小说细节】它是小说情节的最小单位,是小说作品中对于人物的性格、肖像、语言、行动,事件的发生、发展,周围环境和自然风景的具体描写。逼真细腻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小说的生动性和真实感,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
情节摇摆1、对于清兵卫的爱好,他周围的人是怎么看的呢?小说向我们讲述了哪些故事?客人、父亲(清兵卫)谈论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葫芦情节运行的方式之一:摇摆
摇摆:小说在运行时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突奔,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犹豫不决的状态。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
朗读父亲与客人的谈话部分,思考:为什么写到父亲与客人的谈话?8-19段。明确:展示了两大矛盾冲突:清兵卫的爱好和父亲的不支持的矛盾;清兵卫的独到眼光和世俗眼光的矛盾。为下文矛盾的爆发做铺垫。说明清兵卫欣赏葫芦的眼光独到,为下文葫芦卖出高价作铺垫。
教员发现了清兵卫的小动作,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如何处理这件事,转而写教员的爱好?明确:这是运用了“摇摆”的处理方式,将教员的爱好与清兵卫的爱好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为后文教员家访作铺垫,也使得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
阅读课文的高潮部分。还有哪些情节体现了摇摆?(1)教员家访,父亲恰好不在。(2)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担心他会注意到自己的其他葫芦,结果教员沉醉于自己的训斥,并未注意到仅在咫尺的那些葫芦,清兵卫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们也和他一样松了一口气。(3)刚刚松了一口气,可父亲很快回来了,知道了教员的来访,不仅把清兵卫暴打了一顿,并且非常粗暴地将剩下的葫芦“一个一个地砸碎”。
“摇摆“的作用(1)对比、衬托、铺垫;(2)情节的跌宕起伏。
主题分析客人、父亲与教员的爱好不同,但是他们对清兵卫的爱好所持的态度是相同的。——都是反对!面对这样的反对,清兵卫有什么样的反应?这说明了什么?沉默、哭也没哭、脸无人色、发呆、脸色发青、不敢做声……这说明清兵卫长期以来受到压制,这种压制让他感到了反抗的无力,是一种欲哭无泪、痛苦无奈的表现。
为什么不直接交代结局,而是宕开一笔写那个用一毛钱买来的葫芦会卖到600块钱的?明确:体现了情节上的摇摆,照应前文买葫芦,说明清兵卫眼光独特,很识货,和前文父亲不懂葫芦形成对比,说明大人们对清兵卫不理解。增强悲剧色彩,加大讽刺力度
对于清兵卫的新爱好,父亲是何态度?安排这个结局有何用意?明确:“又开始嘀咕了”。暗示读者,清兵卫对绘画的爱好将会在家长粗暴地干涉下又一次放弃,就结构而言,照应开头。就内容而言,暗示作品主题,清兵卫又有了新的爱好,但这新的爱好也仍然是为父亲所不喜欢的。这就蕴含了新的矛盾。小说再次戛然而止,无限的后续故事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也许又是葫芦故事的重演,这就使得悲剧意味加重。试想,如果不断地重演这样的故事,会对清兵卫造成什么影响?清兵卫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总结主题:呼吁人们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主题深化除此主题之外,小说有没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小说中的清兵卫是孤立的。他每天从学校回来,也不和别的孩子玩,不是上街看葫芦,就是自己玩葫芦。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他的世界无法跟别人沟通。这大概是一种天才的苦闷。
白桦派:20世纪初在日本兴盛起来的自然主义文学,已逐渐趋向末流,成为仅仅刻板地描写琐碎丑恶的日常生活的文学。大部分由贵族子弟学校学习院出身的一群年轻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对此表示不满,他们举起理想主义的旗子,创立独自的一派。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发挥人的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派”。
这篇作品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忧思。主题深化
情节运行的三种方式1、基本模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2、摇摆3、陡转——出乎意料与情理之中《学海导航》P30《第一位委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