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素芭》教学设计和《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语文《素芭》教学设计和《孟子见梁襄王》教案

ID:979756

大小:27.57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2-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三语文《素芭》教学设计和《孟子见梁襄王》教案高三语文《素芭》教学设计  一、印度、甘地与泰戈尔  20世纪初的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政治上和经济上受着双重的压迫。为了唤醒这个沉睡的巨人,两个伟人应运而生。  一个是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圣雄”甘地。他提倡与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另一个就是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他是以伟大的“歌手与哲人”的双重身份出现的。1913年,他成为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家的亚洲作家。颁奖词这样写到:“由于他那之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篇;这些诗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并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便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成为西方的一部分。”悲哀的是,泰戈尔是以“成为西方思想的一部分”而获奖,而并不是以一个完全的“印度人”的身份而获奖的。  二、泰戈尔的作品  主要诗集:  《吉檀迦利》  《新月集》  《飞鸟集》  主要小说:   《摩诃摩耶》  《沉船》  《戈拉》  三、素芭——一个永恒沉默的主人公(小说倒数第二节语)  1、出生、命名、父母心田上的大石  当素芭出生的时候,她已经被规定了一个名字。而她永远没有机会向人们说明自己是谁。她是一个被父母“规定”的角色。她被“规定”必须像姐姐和常人们一样生活。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成为“担忧”、被“诅咒”的人、“残疾”、“奇耻大辱”、“胚胎的污点”。  她是父母心田上的大石,一个沉默的物体。   2、素芭的眼睛  素芭不能说话,她所有的言语都只能通过眼神来表达。就像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通过素芭的眼睛,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立体(立体形象或圆形人物,在他们的身上,由我们不能直接看见的一面,那就是含蓄和深藏的东西,人物形象的魅力也由此而来)而丰富的的内心世界,同样我们也可以想象盲人的听觉也可以感受到常人不能具有的立体感。  3、素芭与自然  第二部分:素芭与自然的对比与类比  白天,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凸显了素芭的沉默;而夜晚的自然界“停止了一切的活动,蓦然间变成一座可怖且孤寂的塑像。”“一个无言的大自然和一个无言的女孩子”相互类比。张力,造成美感。   自然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而素芭的沉默是——永恒的。  第三部分:牛栏里的两头牛“比人更能理解那些话语的含义”(联系契诃夫的《苦恼》),而在第五部分中被素芭彻底和这些无言的动物等同起来“她像是一头无言的畜生”。  第五部分:月亮的圆缺和素芭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联系起来。她开始有了“自我”(儿童在镜子中找到自己,而素芭在月亮——象征了镜子中看见了自己,看见了自己的女性特质)与“女性”的意识。  然而就在这个自己我意识最高潮的时候,她的命运再次被安排。  4、素芭与唯一的朋友   素芭的朋友是一位“沉默”的朋友。同时他也是因为素芭的沉默才愿意和她接近(有一位不会说话的朋友,那是再也好不过的)。  素芭希望通过他而感受到别人的承认,然而她没有成功。  4、素芭的结局  自然美的丧失殆尽(从小村子琼迪普尔到大城市加尔各答,象征着素芭离开唯一理解她的“自然”,去到一个无限压抑她的地方。城市代表着文明,而文明的基础是语言)。  祭祀牲品——考官,素芭成为一个任人摆布捉弄的物品。而她的父母则“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四、人物形象描写的艺术   1、眼睛是人物心灵的窗户  2、直接心里描写为沉默加上语言  3、一个无声和朦胧的形象为人们带来无穷的联想  4、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链接材料:  一、泰戈尔与徐志摩   泰戈尔在上海入境,经南京、济南到北京,一路上会见各界著名人士,发表演讲,由诗人徐志摩翻译。泰戈尔在上海、北京等地用英语发表演讲,以其独特的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表达他深奥的政治、哲学观点。要把他的讲话精确地译成中文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对英语有很深的造诣、文学功力深厚的徐志摩,翻译起来却显得游刃有余。他以华丽的辞藻,抑扬顿挫的声调,从容不迫、声情并茂地把泰戈尔的思想传递给众多听众。  对诗歌艺术同样的热爱,对心灵自由同样执着的追求,敞开了泰戈尔和徐志摩的心扉,使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泰戈尔为他的中国知音起了一个印度名字———苏萨玛。在孟加拉语中,“苏萨玛”意谓雅士,对风流倜傥的徐志摩来说,这是个贴切的名字。  泰戈尔访华结束,徐志摩又陪他访问日本,一直把他送到香港,才依依惜别。泰戈尔回到印度,将他在中国的演讲汇编成《在中国的讲话》,此书的扉页上写道:献给我的朋友苏萨玛,由于他的周到照料,我得以结识伟大的中国人民。泰戈尔把疏通蔓生着忘却的荒草的印中两国文化交往的古道,当作他访华的使命,此题词是对完成这一使命的过程中徐志摩热诚相助的充分肯定。   频繁的越洋鸿书,不断加深着泰戈尔和徐志摩的友情。1929年,泰戈尔结束在国外的讲学,回国途经上海,在徐志摩家小住。徐志摩夫妇早为他布置了一间富于印度情趣的房间,可泰戈尔偏偏喜欢摆着古色古香家具的徐志摩的卧室,徐志摩当即作了调整,让泰戈尔度过几天愉快的时光。  临别前,泰戈尔用孟加拉语写了一首赠诗:  亲爱的,我羁留旅途,  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  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  显现你慰藉的笑容。   原来,泰戈尔在加拿大访问不慎丢失护照;应邀去美国访问,在移民局办公室受到非礼,竟有人问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否识字,诗人为此异常气愤。回国途中访问日本,他因提醒日本人民警惕不要被帝国野心的歇斯底里所毒化,受到冷遇,心情郁闷。可一到上海,徐志摩夫妇嘘寒问暖,极为热情。在徐志摩家中,泰戈尔仿佛置身于盛开的映山红花丛之中。这首小诗中营构的反差强烈的意象,真切地表露了泰戈尔不同的心境。  二、吉檀迦利两则  在那儿,心灵是无畏的,头是昂的高高的;  在那儿,知识是自由自在的;  在那儿,世界是不曾被狭小家宅的墙垣分割成一块快的;  在那儿,语言文字来自真理深处;  在那儿,不倦的努力让手臂伸向完美;  在那儿,理智的清流不曾迷失在积习的荒凉沙漠里;   在那儿,心灵受你指引,走向日益开阔的思想和行动;  我的主啊,让我的国家觉醒,进入那自由的天堂吧!  灯火,啊,灯火在哪儿?用熊熊的欲望之火把灯点亮吧!  这儿有灯,却从来没有火焰摇曳,难道这就是你的命运,我的心!  悲痛在扣你的门,她传来的消息是你的主失眠了,她叫你穿过夜的黑暗奔赴爱的幽会.  天空布满云霾,雨无休无止地下着,我不知道在我心里激荡的究竟是什麽,但我无须懂得它的意义.   刹那的闪电,在我的视域里投下一道更深的幽暗,我的心摸索着道路,向黑夜的音乐呼唤我的地方走去.  灯火,啊,灯火在哪儿?用熊熊的欲望之火把灯点亮吧!雷声隆隆,大风呼啸着冲过虚空,夜,黑得象黑色岩石,别让时间在黑暗中流逝.用你的生命,把爱的灯火点亮吧!高三语文《孟子见梁襄王》教案【教学目标】1、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和文言句式等知识。2、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3、理解《孟子》善用比喻说理及本文生动个性的语言。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就”“卒”“然”“之”等词语及句式。2、理解孟子用设喻阐述“仁政”思想的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比喻说理的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体味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角色语气神情,体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及思想内容。2、自学、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1、导入语:战国七雄争霸的时代,社会矛盾更趋激烈,兼并战争日益频繁。“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战争和“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阶级对立,正如孟子所说:“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盛于此时者也。”孟子到处宣扬“保民而王”、“仁义为本”的思想感情,在当时符合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孟子道德以梁谒见梁惠王,并在此时见到了梁惠王的儿子,也就是梁襄王,于是,便有了他与梁襄王有过的仅此一次接触的记载,虽然时间短暂,言谈简要,可是,由此一斑,也可见孟子的思想核心和高超的讲话艺术。当时,孟子已经七十岁左右,先前游历过许多国家,与梁惠王也有过多次接触,因此,这时,孟子人思想是很成熟的,经验也是很丰富的。《孟子见梁襄王》以孟子见过梁襄王后,向他人转述他与梁襄王对答的情况,表现了主张“仁政”“王道”的一贯思想。统天下?(正义的力量,人道的力量;霸权主义只能走向末路。)2、整体初读:正音、齐读、梳理词语。 明确:a、卒然(cu)恶定(wu) 嗜人(shi) 枯槁(gao)b、通假字:卒-猝   由-犹     -勃          c、词语:教师解答。3、分析讨论:孟子向梁襄王阐述了什么道理?这个道理能达到怎样的效果?——“不嗜杀人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民引领望之”孟子是如何阐述统一天下的道理的?反映了孟子怎样的思想?——运用比喻。“禾苗雨露”、“水之就下”两个比喻。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通俗而生动。4、再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的生动性。5、拓展延伸解释下列词语:出,语人曰语:告诉天下恶乎定恶:何,怎么今夫天下之人牧牧:统治如有不嗜杀人者如:如果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引:伸长6、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士兵C、初,鲁肃闻刘表卒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整个,全一A、谁能一之统一         B、用心一也专一     C、一鼓作气第一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一经就A、由水之就下也往                     B、金就砺则利靠近C、指物作诗立就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登上7、分析简答:(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8、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板书:                     不嗜杀人着能一之       民引领望之天下恶定               旱苗    雨兴          水之就下 师: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孟子曾坚持不懈的向各个诸侯国宣扬着自己的“仁政”思想,并且给国君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家回忆一下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提出了怎样的方案? 生:齐声答道“保民而王……”师:在《庄暴见孟子》一文中他设计出怎样的方案呢?生:齐声道“与民同乐……”师:很好,这些都是“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短文《孟子见梁襄王》一起看看他又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大家把书翻开做好准备,咱们先把文章齐读一边。“孟子见梁襄王”一……二生:齐读文章师:黑板上写出需要注意的字音,并加以强调。现在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各人用自己的方式来读这篇文章。师:文章比较简短,想必大家对内容已有大致了解了。咱们先来看标题中的这个“梁襄王”他是何许人也?部分学生读下面注释师:史料上有一句话对这个人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说他是“一生无所作为的平庸之君”。可以说他为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没做出多少贡献。那大家知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学生在下面注释中看到他是梁惠王的儿子。师:梁惠王这个人大家熟悉吗?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个别学生在下面喊道“不认识”、“没见过”)师:我们在高一时学过孟子的一篇文章叫《寡人之于国也》大家有没有印象? 生:各种反应,表示学过这篇文章。师:在这篇文章中孟子说服的对象是谁?生:部分学生说道“梁惠王”师:对,梁惠王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国君他治理国家尽心尽责。希望自己的国家强于别国,曾向当时的理论专家孟子虚心请教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国家更加强大,宏伟蓝图的伟大设计师孟子以他天才般的想像构造出了一个和谐的小康社会。今天他的儿子子承父业乐此不疲的又来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这一问题。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所记叙的两人之间的对话是不是现场直播?生:笑着说不是直播是转播。师:何以见得?生:“出,语人曰”说的是孟子从梁襄王那儿出来以后向别人说起这件事。师:孟子首先谈了一下自己对这个大王的印象,印象如何?生:不好,说他根本不象一个国君,没有国君的威严。师:大家讨论一下,当时孟子见到的梁襄王应该是怎样一副打扮,或是有怎样的举动?学生乱七八糟的议论着……师:在我们的心目中一国之君应该是怎样的?学生1:严肃、令人生畏学生2:衣着讲究学生3:举止、言行得体 师:那根据大家心目中国君形象,推测一下梁襄王的形象,孟子说他不似人君。生:远远看见孟子就张嘴大笑、衣冠不整、说话颠三倒四的……师:这梁襄王智力有问题要不一生无所作为。请在书上画出他向孟子提出的几个问题。师:梁襄王向孟子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生:问孟子天下如何才能平定。师:我们分析这个问题,平定天下容易吗?生:很难。师:它是一个综合因素在起作用,不可能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所以说这个问题问的很大,让人难以回答。就好像咱们同学经常会向我提问说“老师,语文怎样才能考高分数?”再看书在第一个问题前面还有一个修饰语是怎么说的?生:猝然而问曰师:一见孟子也来不及行君臣之礼,先向孟子发镖:老孟,我先给你出道题,答的好呢我盛宴款待你。孟子心想你这小毛孩,和我玩还嫩了点,相当年你爹还不是被我说的心悦诚服,你就尽管放马过来吧。襄王一发镖,果然是病猫,孟子针对他提出的问题做了怎样的回答?生:统一才能平定 师:统一国家责任重大,这是需要智谋与手段的。孟子并没有给他说具体的做法,只是笼统的说要统一天下才能平定,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可是具体操作起来是相当复杂的。孟子心想你襄王给我出一个大的难以回答的问题,我就给你提供一个难以具体操作的答案。这也就是我刚才举的例子,学生问我语文如何才能考高分,我就回答学好了就能考高分。生:下面议论怎样才能学好?师:凭梁襄王的智商能否领悟孟子这句话所蕴涵的禅机?生:不能。因为他有疑惑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谁能统一天下呢?师:统一天下,在我们看来这一重任非一国之君莫属,这是不可争议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每一个国君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为了生存这也是必须的。而这个梁襄王却可笑的问孟子谁能统一天下,看来这个人很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所以想早早知道自己会死在谁的手上。我们想孟子假如说统一天下的人就是您梁襄王的话,这个大王会有怎样的反应?生:他会不相信,因为他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才向孟子问谁能统一天下。师:假如孟子对他说大王统一天下与你无缘,你根本就不是这块料,我们的天下会由谁谁来统一。那梁襄王会不会因为孟子说了实话而兴奋?生:我想梁襄王肯定会生气的,谁愿意让别人当着自己面说自己不行。生:孟子可能会因此招致杀身之祸。师:同学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可咱们的孟老先生是经过无数次的论辩的,他的应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怎样的回答? 生:不喜欢杀人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师:不把杀人作为自己的唯一嗜好的人就能统一天下,在那个战乱纷纭的年代,各个国君就是靠非常残酷的暴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的统一以及自己的欲望,所以很少有哪位国君视民如子。孟子看来君王只有爱惜老百姓国家才能强盛。他说“民为贵,君为轻”不杀民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具体体现。不能随便杀人这个要求很简单,大家能不能做到?生:(笑)能做到,可是我们也统一不了天下。师:由此看来,要统一天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随便杀人只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条件。但在那些已经习惯杀人的国君们看来,不随便杀人而让别人听自己的那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不理解于是又向孟子提出了自己怎样的疑虑?生:谁还会来归顺他呢。师:孟子是如何回答的?生:说天下人都会归顺他的。师:这个回答我想梁襄王就更不能理解了,孟子也深知这个实际情况,就没等他再问就主动进一步解释,并且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给梁襄王打了个比方使他更加容易理解。同学们读一下这个比喻,思考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或用这个比喻想说明怎样一个问题?生:大多学生沉默不语,个别有参考书的照上面的解释小声读着 师:孟子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喻为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喻“百姓”,“雨”喻“君恩”,“旱”喻“寡恩”,苗的“槁”与“兴”喻人心向背。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君恩对于百姓的重要性及施行“仁政”的好处。禾苗一旦遇到及时的雨水,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遏止它的生长。根据这个比喻进一步联系到当时的社会实际,揭示了当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预见说什么?生:只要有哪位国君不喜好杀人,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来盼望他,归顺他。师:这里对老百姓的归顺有做了一个比喻,是什么?生:好比水往低处流。师:人们长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现象,当然后面有支配它的规律,古人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所以说它不可阻挡。但在今天人们利用科技手段就可实现这种水往高处流的这种场面,不是有句广告说“水往高处流有泵不用愁”吗?师:大家看书中“沛然”一词为何意?生:汹涌澎湃师:这就是说君王如果爱惜老百姓,那么老百姓归附他就象“不尽长江滚滚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涌到君王的身边,大家说国君会怎样?生:(笑)会被淹死师:一说到水大家很自然的就想到“淹死”原因是大家不会游泳所以替人家担心。有句古语说“君是舟,百姓是水,水……生:(学生以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夺去了我的话语权,齐声说道)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师:大家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一个爱惜百姓的国君会不会被淹死?生:不会师:好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这些,大家一定要明确孟子在这篇文章中的论述其实就是他民贵思想的体现。再就是同学们对文言文基础知识落实一定要到位,这篇文章中要求大家能够记住的有三个通假字,以及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翻译浅显的文言文,为了加强大家这方面的能力,布置一道作业题,用自己的语言翻译文章最后一段。写在作业本上,按时完成。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