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导学案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的名言。2.读: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科学家,人们比较关注他头上的光环,通过阅读思考杨振宁成功的原因。3.写:以“跟随自己”为题写一段文字,注意选材。4.练:夹叙夹议的写作特色。课前·阅读识记一、诵记名言警句传主名言1.如果你走进了自己喜欢的、自己有能力的、刚刚开始发展以后会有很大发展的领域,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2.成功的真正秘诀在于兴趣。3.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二、了解文学常识1.传主简介杨振宁(1922- ),美籍华人,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物理学会以及巴西科学院、委内瑞拉科学院和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分别受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名誉教授,并担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他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重要建议,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2.文体知识——人物小传传是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记述较全面、篇幅较长的叫“传”或“传略”。记述较简或只是有选择地写出几件有代表性的事情,篇幅较小的,叫“小传”或“事略”。小传也应写出一个人经历的全貌,只是笔墨着重放在几件典型事情上,但不能是人物小故事,或是传记体小说。小传要求写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经历的概貌等。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
字音识记①负笈( ) ②跻身( ) ③一语中的( )④散射( )⑤纨袴( )⑥剔除( )⑦矢志不渝( )⑧湮没( )答案 ①jí ②jī ③dì ④sǎn ⑤wánkù ⑥tī ⑦yú⑧yān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①莫衷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点提醒:莫,不能;衷,折衷,断定;是,对。)②捉襟见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点提醒:襟,衣襟;肘,胳膊肘。)③按部就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点提醒: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④克勤克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点提醒:克,能够。)答案 ①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②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③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④既能勤劳,又能节俭。(2)近义词辨析①不止 不只辨析:两者是同音词。“不止”:a。继续不停,如“他的一句笑话引得伙伴们大笑不止”;b。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他恐怕不止60岁了”。“不只”有“不但”之意。例句:a。我沉重地体会到一个事实,就是我在______一种意义上,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的共同产物。我一方面为我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自豪,一方面将工作奉献给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b.河水________可以用来灌溉,还可以用来发电。②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辨析:两者都有“看到、听到”之意。“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强调受到影响;“耳闻目睹”指亲耳听见,亲眼看见。例句:a。至于一代宗师费米,杨振宁通过________,也深受其影响。b.四川汶川地震过去几年了,但灾难发生后________的记忆,依旧时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令人难以忘怀。答案 ①a。不止 b.不只 ②a。耳濡目染 b.耳闻目睹四、速读感知课文
1.文章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现“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家庭的熏陶。这里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从父亲那里获得的关于现代数学的启蒙指导。(2)当时最高学府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杨振宁在这里接触了当时中国物理学界最顶尖的学者的教诲,这些教授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3)到美国求学。获得了费米教授和泰勒教授的赏识和指导。2.引言部分能揭示文章中心的话是哪一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就是杨振宁的话:“今天,站在这里告诉你们这些事实,我沉重地体会到一个事实,就是我在不止一种意义上,是中国和西方的文化的共同产物。我一方面为我的中国血统和背景自豪,一方面将工作奉献给起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它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课堂·读写探究一、重点突破1.作者为什么从杨振宁获诺贝尔奖及其在颁奖仪式上的演讲写起?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一是一上来就紧紧抓住读者要急于了解杨振宁何以会获此大奖的心理;二是通过演讲的内容透露出杨振宁的自豪,点出了杨振宁获奖的根本原因;三是紧紧扣住题目“杨振宁:合璧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2.小时候的杨振宁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政治黑暗,军阀混战,国破民贫,百姓颠沛流离。但幸运的是,杨振宁出身于一个以读书立业为价值取向的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杨克纯是留美博士、大学教授,学养深厚,为人光明磊落,有深厚的民族感情;他的母亲意志坚强、贤惠、克勤克俭,且颇有见识,反复嘱咐儿女奋斗万万不可以升官发财为目的。良好的家庭学养、父母的精心养育,使杨振宁从小就成为聪颖好学、品行端正、奋发向上、兴趣广泛的孩子。3.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的条件怎样?是什么支撑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的?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求学期间,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非常差:教室简陋,书籍奇缺,经常饿肚子。在如此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杨振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这主要得力于几个支撑。第一,远大的志向。第二,艰苦的条件鞭策着他。第三,师生员工那不惧困难的勇气和上下一致的爱国精神,感染着他。
第四,学识渊博、专业精深、思想活跃、治学严谨的西南联大教授们的教导、栽培,直接给予他无穷的力量和智慧。这一切,无不成为支撑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1)参天的大树,离不开根本。杨振宁物理学的茁壮根系,在西南联大这片沃土往深里钻,往广处长,为大树的繁茂,汲取着丰富的营养。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句话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西南联大这座高手云集、名师荟萃的中华第一高等学府为杨振宁日后在物理学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具有的深远意义。其中,“往深里钻”“往广处长”“汲取着丰富的营养”等语句,更是令人切身感受到杨振宁这棵参天大树蓬勃生长的盛况。(2)杨振宁好比一棵树,在西南联大扎下了根,在芝加哥大学长出了繁茂的枝叶。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句话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恰当地揭示了中西文化的滋养对于杨振宁辉煌成就的取得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二、疑点探究5.作为一个世界瞩目的科学家,人们往往比较关注杨振宁头上的光环而忽略他成功的原因。你能谈谈他成功的原因吗?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杨振宁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杨振宁能够“抓住机遇,追随名师”。(2)杨振宁能够扬长避短。(3)杨振宁能够做到中西合璧。三、随堂写练6.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同样,佳作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表面上看,这篇文章选材时间跨度大,联系少,但所选材料始终围绕着“中西合璧”这个中心,中国的经历是根,有了根方才有在美国的枝繁叶茂。请以“跟随自己”为题写一段文字,注意选材,200字左右。妙笔生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示例)人静时分,独自侧倚栏杆,回看历史长河,人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无需受世俗左右。在短暂的一生中,让自己的灵魂做主,即使在风烛残年之时也不会悔恨一生的虚度。
如公元4世纪时的荷马,他处在一个迷茫的时代,当时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社会,人们纵酒欢歌;而荷马却在那喧闹中,跟随自己的灵魂,独倚寒窗,青灯走笔,为自己奔跑,用灵魂铸造了《荷马史诗》,同时也铸就了自己不朽的名声。跟随自己,为自己舞蹈,抵制物欲的袭击,使心不为形役。即使自己不能成为圣人,只要心中有了成为圣人的目标,在别人眼里,你也将成为一位圣者。语文大视野父亲与我(节选)杨振宁1922年我在安徽合肥出生的时候,父亲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安庆当时也叫怀宁。父亲给我取名“振宁”,其中的“振”字是杨家的辈名,“宁”字就是怀宁的意思。我不满周岁的时候父亲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出国前我们一家三口在合肥老宅院子的一角照了一张相片。父亲穿着长袍马褂,站得笔挺。我想那以前他恐怕还从来没有穿过西服。两年以后他自美国寄给母亲的一张照片是在芝加哥大学照的,衣着、神情都已进入了20世纪。父亲相貌十分英俊,年轻时意气风发的神态,在这张相片中清楚地显示出来。父亲1923年秋入斯坦福大学,1924年取得学士学位后转入芝加哥大学读研究院。1928年夏父亲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后乘船回国,母亲和我到上海去接他。我这次看见他,事实上等于看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几天以后我们三人和一位自合肥来的佣人王姐乘船去厦门,因为父亲将就任为厦门大学数学系教授。厦门那一年的生活我记得是很幸福的。也是我自父亲那里学到很多东西的一年。那一年以前,在合肥,母亲曾教我认识了大约三千个汉字,我又曾在私塾里学过《龙文鞭影》,可是没有机会接触新式教育。在厦门,父亲用大球、小球讲解太阳、地球与月球的运行情形;教了我英文字母;当然也教了我一些算术文化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不过他并没有忽略中国文化知识,也教我读了不少首唐诗,恐怕有三四十首;教我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干支顺序、八卦等等。父亲的围棋下得很好。那一年他教我下围棋。记得开始时他让我16子,多年以后渐渐退为9子,可是我始终没有从父亲那里得到“真传”。一直到1962年在日内瓦我们重聚时下围棋,他还是要让我7子。在厦大任教了一年以后,父亲改任北平清华大学教授。我们一家三口于1929年秋搬入清华园西院19号,那是西院东北角上的一所四合院。西院于30年代向南方扩建后,我们家的门牌改为11号。我们在清华园里一共住了八年,从1929年到抗战开始那一年。清华园的八年在我回忆中是非常美丽、非常幸福的。那时中国社会十分动荡,内忧外患,困难很多。但我们生活在清华园的围墙里头,不大与外界接触。我在这样一个被保护起来的环境里度过了童年。在我的记忆里头,清华园是很漂亮的。我跟我的小学同学们在园里到处游玩。几乎每一棵树我们都曾经爬过,每一棵草我们都曾经研究过。这是我在1985年出版的一本小书《读书教学四十年》中写的我童年的情况。里面所提到的“在园里到处游玩”,主要是指今天的近春园附近。父亲常常和我自家门口东行,沿着小路去古月堂或去科学馆。
这条小路特别幽静,穿过树丛以后,有一大段路,左边是农田与荷塘,右边是小土山。路上很少遇见行人,春夏秋冬的景色虽不同,幽静的气氛却一样。童年的我当时未能体会到,在小径上父亲和我一起走路的时刻是我们单独相处最亲近的时刻。我九至十岁的时候,父亲已经知道我学数学的能力很强。到了11岁入初中的时候,我在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显示出来。回想起来,他当时如果教我解析几何和微积分,我一定学得很快,可是他没有这样做。在我初中一、二年级之间的暑假,父亲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绍他的得意学生丁则良来。丁先生学识丰富,不只教我《孟子》,还给我讲了许多上古历史知识,是我在学校的教科书上从来没有学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的《孟子》,所以在中学的年代我可以背诵《孟子》全文。父亲书架上有许多英文和德文的数学书籍,我常常翻看。1937年抗战开始,我们一家先搬回合肥老家,后来在日军进入南京以后,我们经汉口、香港、海防、河内,于1938年3月到达昆明。我在昆明昆华中学读了半年高中二年级,没有念高三,于1938年秋以“同等学力”的资格考入了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这一年,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他借了G。H。Hardy的PureMathematics与E。T。Bell的MenofMathematics给我看。他和我讨论不同的无限大等观念。这些都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四十年以后在一本书中我这样写道: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学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虑。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父亲虽然给我介绍了数学的精神,却不赞成我念数学。他认为数学不够实用。1938年我报名考大学时很喜欢化学,就报了化学系。后来为准备入学考试,自修了高三物理,发现物理更合我的口味,这样我就进了西南联大物理系。抗战八年是艰苦困难的日子,也是我一生学习新知识最快的一段日子。我还记得1945年8月28日那天我离家即将飞往印度转去美国留学的细节:清早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记得她没有流泪。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很镇定。话别后我坐进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我招手,几分钟后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车中同去美国的同学很多,谈起话来,我的注意力即转移到飞行路线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去。等了一个多钟头,车始终没有发动。突然我旁边的一位美国人向我做手势,要我向窗外看;骤然间发现父亲原来还在那里等!他瘦削的身材,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显斑白。看见他满面焦虑的样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热泪,一时崩发,不能自已。1928年到1945年这十七年时间,是父亲和我常在一起的年代,是我童年到成人的阶段。古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不讲这些了,但其哲理我认为是有永存的价值的。(原载《文汇报》,有删节)
学后反思1.学习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学习本文,你能学到其他同学的哪些可借鉴之处? 3.学习本文,你能发现自己还有哪些需要改进或有待提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