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杨振宁:合壁中西科学文化的骄子》教案教学目的:1.感知人物小传的特点。 2.了解杨振宁的生平事迹,体味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3.学习写作人物小传。 一、复习导入 时至今日,我们关于传记作品的学习已经接近了尾声,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几种传记类型: 传记:史料性传记 杜甫 特点:客观、真实 回忆录 鲁迅 特点:作者的主观感情 口述自传 毛泽东 特点:“口述”,真实、亲切 评传 贝多芬 特点:传与评结合,史述——真实 评议——形象 小说化的传记 达尔文 特点:传主——小说人物 生动形象不失真实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传记类型——人物小传。 二、介绍文体 人物小传一半篇幅较短,往往只能从传主一生中选取几个重要的段落,特别是那些最能体现传主人格精神的事迹,通过这些闪光的“点”来勾画出传主的生平事业轮廓。也常常穿插一些能抓住人物性格,心理特征的特写镜头,用简洁的文字作生动的描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和已往我们学习的几部传记相比,人物小传不可能像它们那样细致的记录与表现传主的生平事迹,也不注重对传主心理、性格的细致刻画,更不可能像文学性传记那样,做许多艺术渲染,其任务主要是提供传主的生平事业轮廓。一般只需要将传主的主要精力和他的人生特色提示出来即可。然而,人物小传也可以充分体现不同的写作艺术和风格。 三、整体感知 (一)问题分析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是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的核心。本文便是围绕“合璧中西科学文化”这条线索展开的。 阅读教材142页,第一至三自然段 点拨:这篇杨振宁的小传除了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很重要的特色是强化传主的某种精神指向。杨振宁的成功,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他的事迹也非常丰富。这篇小传则重点突出杨振宁如何合璧中西科学文化,把这一点作为贯穿全篇的主线。 (二)速读课文 思考探究一 文章选择了那些材料来表现“合璧中西科学文化” 讨论、总结 1.家庭的熏陶。这里既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从父亲 那里获得的关于现代数学的启蒙指导。 2.当时最高学府西南联大的优良教育。虽然生活条件很差,但杨振宁在这里接触了当时中国物理学界最顶尖的学者的教诲,这些教授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3.到美国求学。获得了费米教授和泰勒教授的赏识和指导。 思考探究二 这篇传记中说:“杨振宁好比一棵树,在西南联大扎下了根,在芝加哥大学长出了繁茂的枝叶”。从文化融合以及青年人的文化修养程度等角度,思考并结识这一句话的含义。 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总结:杨振宁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受益者。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学习中,他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在诸多知名教授的悉心培养下,他了解了当时世界物理学的最新发展,在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传统的重整合,重演绎的思维方式,使他能够把数学问题和物理问题联系起来。到了芝加哥大学,他学会了试验验证的方法。学会了讨论和辩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展了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可以说西南联合大学夯实了他的知识基础,而芝加哥大学则带给他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更有效的途径。这二者结合起来,最终能够使杨振宁做出突出贡献,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关资料: 1.中学时代的杨振宁聪明而早慧,数学念得非常好。有一天,他认真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了要争取得诺贝尔奖!”从心底里盼望儿子有出息的杨武之,十分清楚诺贝尔奖的份量。他鼓励儿子说:“好好学吧!”没想到,这个玩笑,在西南联大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了开来,人们戏言:“杨武之的儿子数学很好,为什么不子从父业攻读数学而学物理?哦,因为数学没有诺贝尔奖!” 2.杨振宁在高中时只读过化学而没有读过物理,所以他报考联大时考的是化学系。可1938年11月底入学后,他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更有兴趣,又转到了物理学系。联大1938年入校的新生里,16岁的杨振宁,是同学中年龄最小的一个。此时的西南联大,学生宿舍是土墙茅草房或土墙铁皮房,教室是铁皮顶的房子,下雨时会叮叮咚咚响个不停。教室的地面是泥土地,没过多久就变得七坑八洼。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会被吹掉下来。听课坐的是在椅子右边安上一块形似火腿却只能放一本书的木板的“火腿椅”。但师生们苦中作乐,幽默地称吃的掺带谷子、稗子、沙子的糙米饭是“八宝饭”,穿的通了底的鞋是“脚踏实地”,前后都破洞的鞋是“空前绝后”。 3.名师出高徒 杨振宁,这是一个在当代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更是一个让全世界的华人感到骄傲的名字。杨振宁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与他善于寻求并能够获得名师的指点分不开的。俗话说“名师出高徒”。 杨振宁的父亲就是他的第一位“名师”。1922年9月22日,当杨振宁出生在安徽合肥市时,他父亲正在百里之外的安庆市一所中学里教数学。这位名叫杨武之的中学老师学识渊博又不断进取,就在杨振宁未满周岁之际,杨武之考取了公费留洋名额去美国。6年之后,他获得博士学位并回国,先大厦门大学任教,后来又应聘聘到清华大学任教数学系教授。杨振宁的群论知识就是得益于他父亲杨武之。 4.心目中崇拜的三位物理学大师 1944年,杨振宁考取了留学奖学金,1945年,他来到美国。 当时,杨振宁最佩服的物理学家有三位: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的狄拉克和主持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原子核反应堆的费米。这三位物理学大师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在非常复杂的物理现象中一下子抓住问题的实质,然后用简单而美妙的数学方法把它们表示出来。深受三位大师的影响,杨振宁日后的工作也带有这样的特点。 5.走进“象牙之塔” 杨振宁来到美国后就想追随费米,于是,他来到费米任教的芝加哥大学。但是,当时费米正在参加研制原子弹的工作,由于保密的要求,不容他与外界多接触,于是他把杨振宁介绍给泰勒博士(后来成为美国的氢弹之父)。1948年,杨振宁在泰勒的指导下,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一年之后,由费米和泰勒的推荐,杨振宁来到号称“象牙之塔”的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举世闻名的爱因斯坦就在那里工作。那是个研究气氛非常活跃,而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地方。在那里,杨振宁同李政道、米尔斯等人合作,取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项成就:他与李政道合作,推翻了几十年来被物理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的“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
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宇称守恒定律”,提出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两人因此而共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和米尔斯合作提出了规范场理论,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三种场理论中的一种,还有两种是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场理论,和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引力场理论。 6.20世纪的第三位“物理全才” 有人说他是20世纪中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才能的“物理学全才”。不管怎样,昔日的“高徒”杨振宁在众多“名师”的培养下脱颖而出,自已也成为一位“名师”了。 语文备课大师xiexingc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