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认识》一、《8和9的认识》 1、注重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对于8、9的认识,在幼儿园的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8和9,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8和9认识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已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基于此点认识,我在教学主题图后,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数量是8或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使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同时让学生说一说,强化学生的感知,也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构建自然数和被数物体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用数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 “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是,在这一教学环节上,我没有处理好板书。我完全是按照学生的回答来板书的,没有系统性。如果当学生自己选择了两个数,并且运用〈或〉说出了一个式子。这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还是这两个数,你还能用另外一个符号来连结吗?这样,可能学生就会比较有序地说出,也可以从对比中发现两个数的关系。 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4.几点不足和一些困惑 对于8和9,学生都已经认识,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写。在教学完8、9的基数与序数意义后,我又独立放了单独一块内容教学8和9的写法。到底这还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还值得探讨。 二、《8和9的认识》
“8和9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本节课在教学环节上分为三大部分:复习、新授和巩固练习。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经历认识8、9的过程,初步建立8、9的联想,会正确地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8、9,掌握8、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掌握8、9的组成和分解,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以下几点是我对于这节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本节课把生活中的数作为切入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学生能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时,充分利用了主题图、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正确的数出数量是8和9的物体个数。例如:8棵树、8朵花、9只蝴蝶、9个人,并从“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这8个字上引导学生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并且在指导学生看图时,有意的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有序的看图,有序的数数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起点数数。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只要不重复、不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