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中语文 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1高中语文 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

ID:984329

大小:4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2-03-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2、4则选文,理解孔子勇担社会重责的精神。2、学习和掌握家电的重点字汇;(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孔子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两类人物,鉴赏“子路问津”“子路从而后”两段文字。2、思考孔子勇担社会重责的现代价值;(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问津辟人之士遇丈人……难点:第三则“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三、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型:选修课专题四、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2、启发探究式五、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羿上射九日、下除猛兽以拯救百姓,大禹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治理洪水,这些都凸显了那勇于担当民族重任的悲壮。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故事导入:远古时代,天柱断折,九州崩裂,天不能完全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完全承载万物,大火延烧而不灭,大水浩大而不止,猛兽攫噬善良的人民,恶鸟抓取老弱的百姓。这个时候,有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并砍下大龟的脚作为天柱,还积聚芦灰来治理洪水。女娲补好了苍天,立好了天柱,诛灭了兴风作浪的水怪,使天下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女娲把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当成自己必须担当的命运。孔子不是女娲之神,但是他也有担当社会重责的精神。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二、语段解读:(1)第一则:文中仪封人对孔子的看法如何?(2)第二则:1、孔子和长沮、桀溺一类人有什么不同?2、长沮、桀溺的回答有什么技巧?3、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长沮、桀溺对孔子选择的嘲讽?(3)第三则:1、楚狂人的唱词“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等有什么深意?2、你认为楚狂人与孔子有什么区别?楚狂归隐,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知时务而等待时机的远见卓识者。与孔子所不同者,在于楚狂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生不逢时的时候,便潇洒清高地度过一生;孔子不仅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更要救万世之政治、千秋之天下,孔子不为一时不得志而舍弃当世的救济之心,更不会因为自我不得志而舍弃行道于万世之志。(4)第四则:文中子路的观点是什么?(5)第五则:文中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三、体悟探究:1、你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潇洒自足;楚狂接舆,看清时务,等待时机,潇洒清高;孔子之徒,断食绝粮,讥讽嘲笑,处境困厄;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羿上射九日、下除猛兽以拯救百姓,大禹八年在外,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治理洪水,这些都凸显了那勇于担当民族重任的悲壮;但似乎那些勇担时代重责的人们总是悲剧性的人物。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2、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则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你如何评价这两种处世方式?四、课堂小结:天下无道就是他投身于社会改造的巨大推动力,他有一种异常可贵的勇于担当的精神;他总是坚定地面对困难,不言放弃;他那么淡然地面对不解与嘲讽;困厄之时,他总有坚定的追随者;他显现我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本质,他那悲剧性的执著,千百年之下,是那么的令人肃然起敬。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五、布置作业:1找出下列通假字。(1)仪封人请见:(2)桀溺:(3)是鲁孔丘与:(4)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6)植其杖而芸:(7)使子路反见之:2、写出下列各项“而”的意义(1)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拱而立(2)而谁与易之(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4)已而、已而(5)趋而避之(6)杀鸡为黍而食之(7)欲洁其身,而乱大伦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1)遇丈人:古:今:(2)明日:古:今:(3)不仕无义:古:今:4、标明下列词的活用现象:(1)孔子下(2)植其杖而芸(3)止子路宿(4)不仕无义(5)欲洁其身六、板书设计补充:楚狂归隐,不是不思进取,而是知时务而等待时机的远见卓识者。与孔子所不同者,在于楚狂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生不逢时的时候,便潇洒清高地度过一生;孔子不仅欲救一代之政治、一时之天下,更要救万世之政治、千秋之天下,孔子不为一时不得志而舍弃当世的救济之心,更不会因为自我不得志而舍弃行道于万世之志。 本资料为共享资料来自网络如有相似概不负责「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自此至以下「殆而」句是歌辞。接舆问凤鸟说,你的德为何如此衰微。孔安国注:「比孔子於凤鸟。」凤是神瑞之鸟,唯在圣君时代出现。而今孔子游说诸侯,无圣君可遇,犹如凤鸟非时而出,所以说:「何德之衰。」孟子说孔子是“圣之时者”,其关键所在就在于,孔子以“圣”为先,顺“时”而不待“时”;楚狂知道孔子之“圣”,但认为只能待“时”而后“圣”。在圣人来说,不得“时”,便需要“雪中送炭”;既得“时”,则需要“锦上添花”。“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其中的“藏”,绝非“藏身”式的归隐,而是存道德于府库之中,就好比通过编订“六经”而载明大道一样。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於凤。但凤鸟待圣君乃见,今孔子周行求合诸国,而每不合,是凤德之衰也。谏,止也。言已往所行者,不可复谏止也。自今已来,犹可追而自止。欲劝孔子辟乱隐居也。“已而,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殆,危也。言今之从政者皆无德,自将危亡无日,故曰殆而。而皆语辞也。“【教学反思】在讨论【体悟探究】里面第一题时,“……但似乎那些勇担时代重责的人们总是悲剧性的人物。同学们,你是如何看待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有学生谈到自己的观点——观点一:孔子是自己折磨自己,他何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呢?他这样变成一生都没有好好的享受自己的生命;观点二:孔子大可以在鲁国好好的为官,壮大自己的名声。观点三:孔子大可不必“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因为在乱世必须用暴力、战争来解决;观点四:国外有些伟人是放弃自己优越的地位而到贫民窟里的,这正是他们的伟大;观点五:如果孔子因为自己一时的困厄而放弃,而不是想说救一时之政治,万世之政治,那么就没有后代的君王对他思想的推广,他的仁政思想也不会在太平时期那么的深入人心。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