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当仁,不让于师意思是:遇到行仁的时候,对老师不必谦让。学习本课主要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以及孔子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原文1】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注释]毁:诽谤。逾:超越。伤:损伤。无以:没有用来……多:只,仅仅。见:表明。
【译文】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原文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注释2】知:通“智”,聪明,智慧。阶:名作动,踩着台阶。斯:就。道:通“导”,引导。绥(随):安抚。和:团结协力。如之何其可及:宾语前置句-可及其
【译文2】陈子禽对谓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踩着阶梯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
1、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2、写子贡面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高不可攀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原文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注释】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循循:有次序。坚:坚实深奥。诱:引导。博:使……广博。末:没有。卓尔:卓越的样子。由:途径。
【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法约束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已经竭尽了我的才能,仍然像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评析: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复礼”,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而是采取“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评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孔子谦虚的品格。注释:抑:不过。厌:满足。
【原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孔子说:“当遇到行‘仁’的事,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评析: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
【原文】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注释】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2、隐:隐瞒。3、吾无隐乎尔: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4、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
评析:表明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原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注释:1、之:到……去。2、弦歌:弹琴唱歌。3、焉:怎么。4、诸:之于。5、使:使唤。6、戏:开玩笑。
【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原文】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注释:1、“说”通“悦”,高兴。2、“矢”通“誓”,发誓。3、所……者:假如……的话。【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也可见孔子为推行政见学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及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
【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愁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评析】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
【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注释]疾:重病。牖:窗户。斯:这样。也:句中语气词,表舒缓语气。【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原文]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
[原文]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哭得很悲痛。跟着他的人说:“您太悲痛了!”孔子说:“真的很悲痛吗?不为这样的人极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呢?”
[评析]以上三章体现了孔子对弟子深沉的关爱以及师生情谊的深重。
评析:曾参形象地描绘了一派悠哉游哉、老少同乐的春游图,他所描绘的正是孔子理想中的礼乐之治下的景象,体现了“仁”和“礼”的治国原则,体现了孔子实现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和境界。
一位青年去拜访画家门采儿:“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要一天功夫,可卖掉它却化了整整一年?”“请你倒过来试试,要是你花一年功夫做一幅画,兴许一天就能卖掉。”门采儿说。后来事实果然如此。请以此材料意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1.成功需要积累。2.成功要有坚实的基础。3.为明天做好准备4.厚积薄发5.精益求精6.认真的态度(用心创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紫罗兰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罗兰,成就了一道道风景。对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作文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