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何必曰利
原文1: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人家,不辞长途辛苦(您不以千里为远)而来,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吧?”这是当时梁惠王对孟子的期待,也是当时诸侯对孟子的期待。面对梁惠王的期待,孟子将如何应对呢?
原文: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曰‘何以利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_________________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为什么一定说利呢?只要讲仁义就行了。假如大王说:‘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大夫说:‘用什么使我的封地获利呢?’士和百姓说:‘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上层下层互相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国家就危险了!
原文: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译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国家有一万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百,这不能说不多了。但如果以义为后,以利为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没有一个有仁心却会遗弃父母的人,没有一个讲道义却会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大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
找出文段中孟子表达的中心论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在文中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面对梁惠王关于利的问题,首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2、通过反面分析“利”的坏处国危矣举例论证:不夺不餍3、通过正面阐述“义”的好处: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4、再次强调论点,首尾呼应,突出自己鲜明的立场:义先于利。举例论证仁不遗其亲义不后其君正反对比论证王何必曰利
宋牼将之楚
原文2:宋牼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先生将何之?”曰:“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楚王不说,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二王我将有所遇焉。”曰:“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说之将何如?”曰:“我将言其不利也。”译文:宋牼将要到楚国去,孟子在石丘这个地方遇到了他,问道:“先生将要去什么地方?”宋牼说:“我听说秦、楚两国交战,我将去谒见楚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如果楚王不高兴,我将去见谒见秦王,劝说他使他停止战争。楚王、秦王两人人当中,我将有投合的。”孟子说:“我不敢问详细的情况,希望听听您做这件事的大致意向,先生将怎样去游说他们?”宋牼说:“我将向他们说明两国交兵是不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曰: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译文:孟子说:“先生的动机是很好的,可是先生的提法却不行。先生用利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为有利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利害关系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间、兄弟之间都完全背离仁义,心怀利害关系来互相对待,这样不使国家灭亡的,是没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若是先生以仁义的道理去劝说秦王楚王,秦王楚王因仁义而高兴,于是停止军事行动;军队的官兵也因仁义而高兴,于是乐于罢兵。做臣下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君主,做儿子的心怀仁义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心怀仁义来侍奉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问,兄弟之间都完全去掉利害关系,心怀仁义来互相对待,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的,是没有的。何必要去谈听‘利’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面:人与人之间沦为利益关系,破坏社会和谐,丧失对仁义价值的关怀。正面:用仁义来打动人正反对比论证结论:何必曰利
鸡鸣而起
原文3: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译文:孟子说:“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行善者,是舜一类的人;晨鸡报晓连忙起来,孜孜不倦地谋利者,是跖一类的人。要想了解舜和跖地区别,没有别的,只是利和善的差别。”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第3则内容中,强调了什么?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为利”与“为善”的差别,强调我们应该多多行善。
一、为下列加红词语注音。1、宋牼将之楚______________2、然而不王者______________3、孳孳为善者______________4、蹠之徒也______________5、利与善之间也kēngwàngzīzhíjiàn
1、上下交征利2、苟为后义而先利3、吾闻秦、楚构兵4、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5、愿闻其指6、然而不亡者7、孳孳为善者8、舜之徒也9、利与善之间也10、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含义。相互如果交战停止意向这样而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类差别背离,舍弃
三、指明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特殊用法。1、苟为后义而先利______________2、未有义而后其君者______________(提示:1、2均为意动用法)(提示:1、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四、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1、先生将何之?2、未之有也。
孟子的义利观
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是否要人们完全不考虑“利”,放弃“利”呢?
《孟子》一书中“义”字共出现108次,有两种基本意思。“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梁惠王上》)“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滕文公上》)
《孟子》一书中“利”字共出现38次,主要有三种意思。其一是指利益,作名词。其二是有利于、利用、以……为利的意思,作动词。其三是锐利或利害的意思,作形容词。“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上》)“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尽心上》)“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公孙丑下》)“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首先,孟子积极肯定了人皆有物利需求,认为这种物利需求从根本上说是必然的,合理的。对于生存着人来说,有些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他认识到人活着就有需求,人的需求是开放的,而且一些需求必须不断地得到满足。因而当政者要顺着民众的需求,使他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公孙丑》)“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梁惠王上》)
其次,孟子认为,物利和道德是相关相联的、相生相长的。孟子指出,在尽量使物质享受达到一定水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的同时,务必加强教育,加强人伦道德观念的培养。“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锄草);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梁惠王上》)
义利并重、以义为先的政治观合乎礼义、以义待利的生活观崇义尚道、舍生取义的人生观纵观《孟子》全书,我们可以看到它洋溢着孟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渝的救世情怀:以民为本,以利为本,崇古尚贤,崇义尚道,自承先圣,身任天下。正因为那个变革性、过渡性时代的礼乐崩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孟子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高举仁义的思想大旗四处游说,奔走呼号。表达了渴望丰衣足食,渴望安居乐业,渴望和平、统一、稳定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