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

ID:987484

大小:3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一、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1.对上面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古代圣贤之君正因为具有同情心,所以才会行仁政。而一旦施行仁政,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治理好。B.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恻隐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C.这一章是孟子“性善论”的精髓。孟子认为,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由此可见人都具有恻隐之心,人性本是善良的。D.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2.在孟子看来,“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那么治国施行“仁政”也是天经地义的。在文中最能体现这一主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即“性本善”,但又要求“知皆扩而充之”,你认为是否矛盾?为什么?答:4.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要注重后天学习,才能逐渐趋于善;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那么还要不要后天的学习呢?请结合本章具体内容谈谈这个问题。答: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6 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欤?”孟子曰:“乃若其情①,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②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信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上》)[注]①情,、②才:质性、人的本性。1.下列句子全都反映孟子“性本善”思想的一组是()①性无善无不善也②陛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③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④恻隐之心,人皆有之⑤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A..②③⑤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③④2.有人表现的不是人性善良的一面,而是人性丑恶的一面,对于这一现象,孟子是怎样来解释的?答:三、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孟子曰:“万物皆有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在我者”的“求”指的是思想的修养,人生境界的追求。B.“求在外者”即所谓的向外之物,并不是一厢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C.孟子认为万物都为自己而存在,犹如自己的囊中之物,所以说“万物皆备于我”。D.孟子由“万物皆备于我矣”引出儒家在认识和实践方面“诚”和“恕”的追求。2.联系孔子的主张,说说如何做到“强恕而行”。答:6 四、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孟子曰:“自暴①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②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离娄上》)  【注解】①暴:损害,糟蹋。②非:诋毁。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真实德性,这种德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总要经常保有它,顺着它,心太会安稳踏实,这就叫做“安宅”。B.义也是一个人内在真实的德性,是待人处事的准则。人必须遵此而行,才能在这世上与人和乐相处,共成一体,这就叫做“正路”。C.“安宅”与“正路”是人们不断修行的结果。只要不断修行,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成为真实有意义的存在。D.不能居于“安宅”,行于“正路”的人,乃是自放良心,不能存养善性的缘故。2.请根据上面选段,用自己的话分别简要概括“自暴者”和“自弃者”的行为表现。(2分)答:3.文中的“自暴自弃“与人们今天使用的成语“自暴自弃”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之处?孟子以为怎样才能避免自暴自弃?答:4.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孔子和孟子对“仁”的各自看法。(4分)答:6 五、阅读全文,完成1——5题。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贼其君者也贼:偷窃B.反身而诚反:反过来C.方命虐民,饮食若流方:违背D.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暴:突然出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功成名就②金就砺则利B.①天下恶乎定②非恶其声而然也C.①仁之端也②仁,人之安宅也D.①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②强恕而行3.下列对原文比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泉之始达”比喻仁义礼智的扩大充实。B.“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稊稗”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的可贵。C.“人之有是四端也”比喻人有四肢。D.“非由外铄我也”的“铄”是用金属自外至内而熔化比喻从外部给予。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人与禽兽不同的地方虽然很少,但也有几点,除去一般人,只有君子有。B.把仁、义、礼、智四端发扬光大一点都不难。C.仁义是君子努力推行的结果。D.“强恕而行”中“恕”的意思是宽恕,而非推己及人。11.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10分)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5分)答: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5分)答:6 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参考答案一、阅读《孟子》选段,回答问题1.C解析“人不会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把他推下井去”有误,而是“出手相救”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3.不矛盾。因为在孟子看来,即使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存在私欲膨胀会导致善的本性逐渐泯灭,所以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指导人们自觉地扩大充实自己的“善心”。因此,“仁政”的主张具有实践意义。4.人要有“四心”,也就是有“四端”。“端”是“开始”的意思,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萌芽,需要后天不断的培养呵护,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一个仁者。就像火苗,像泉流,必须不断扩充,才能保有四海,事奉父母。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C(有①②的排除,①说的是人性无所谓善良,②是说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不善良的一面)2.盂子认为从天生的资质看,每个人都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它们都属于仁义礼智,之所以会有人表现是丑恶的一面,不是这些人的本性丑恶,而是他们没有去探求仁义礼智,而是放弃了仁义礼智。三、1.C(孟子认为自己能对万物进行思考和认识,所以说万物自己都具备了。)2.“强恕而行”就是尽力近恕道来实行仁道,恕道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四1.C2.(2分)自暴者:诋毁礼义.自弃者:自认为不能守仁行义.解析:考査对观点的概括,多数考生可以找到原文的对应信息,佰由于没有按题干“用自己的话”答题,因此被扣1分.另外,对原文中的“扣”的含义,有相当多的考生理解不够准确,将“非”误解为“不”,其实,文中的“非”应是动词“非议、诋毁”的意思。3.文中的自暴自弃指自己不愿意居仁心,行正义,而且还出言说诋毁礼教的行为。现在的自暴自弃指自己不愿意学好人做好事而自卑自贱,自甘落后,甚至自甘堕落,孟子认为仁、义,都是人性天生所具有,按照这些准则行事才能避免自暴自弃。(意对即可)4.(4分)示例:孔子认为仁是根本,离开了仁这个根本,就无法很好地实施礼和乐,礼和乐的意义也会丧失.孟子认为仁是人最安适的住所,是人的归依,人要拥有仁,否则是可悲的。解析: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概括分析。答题时,首先要概括出孔孟的主要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对其观点的论述过程或理由进行解说。第一段是,孔子对于“仁”并没有直接的观点,考生要懂得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从而得出孔子对“仁”的态度是“仁是实现礼乐的前提”;第二段中孟子对于“仁”有明确的表达,即“仁,人之安宅也”和“旷安宅而弗居”“哀哉!”,将其中的比喻剔除,即可得出“仁是每个人的归依,不仁是可悲的”。五、1.贼:残害。反:反省。暴:残害。2.就:成就/靠近。恶:疑问代词/讨厌。之:的。而:转折连词/修饰连词。3.A.“泉之始达”比喻仁义礼智的的发端。B.“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稊稗”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它,也没有太大价值。C.用“其有四体也”比喻“人之有是四端也”。D.正确。4.A:“但也有几点”改为“只有一点点”,“除去一般人”改为“一般人丢弃了它”。B:与“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一致,正确。C:与“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矛盾。D:“恕”的意思是推己及人,解说在67页相关链接。5.根据原文内容,翻译下列句子。(10分,每小题5分)①(如果)现在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面,(那么)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②6 不是为了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了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6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