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荀子作品选读
〖教学目标〗一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涉及词汇、写作以及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二是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选文,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三是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作家作品乱世哲人——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0)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故又称荀卿,汉代避宣帝讳而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是先秦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现存32篇。文学家和教育家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天论》作为荀子思想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长文。在文章中,荀子提出了“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鲜明观点,大胆反对当时流行的迷信天命、拜倒在自然面前的看法。本文节选是属于文章的后半部,主要阐述“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充分体现他的人定胜天的思想。
1、天道观: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2、认识论:荀子指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3、人性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5、教育观: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这实际是他“天人相分”天道观及“化性起伪”人性论的逻辑延伸。
传世名言(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荀子·哀公》)(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不苟》)
理解荀子在文中提到的思想观点。文中荀子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治乱与自然界的变化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大自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人应该“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荀子还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物畜而制之”“骋能而化之”人应该在了解、掌握天的变化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才能智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使自然万物都能更好地生长并能为人类服务。
第1段:荀子用三个问句,表达了国家的治乱与天道无关的观点。治乱天邪禹以治,桀以乱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大王荒之文王康之此之谓也(耶)(使动,使天下安定;使天下混乱)(状语后置)(太)(形容词使动,使……安乐)(宾语前置)小结:治乱(天邪,时邪,地邪)→非→诗曰由人(君)
第2段:写出了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不变的规律。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地有常数矣君子道其常礼义之不愆兮(汹,形容喧扰)(古今异义,经久不变的必然性)(名作动,遵循)(愆,名作动,犯过错、违背;宾语前置)小结: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君子有常体→万物有常
第3段:君子应慎重地对待取决于自己的事,而不思慕取决于上天的事。非知也/知虑明小人错其在己者是以日进也/是以日退也一也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智)(措)(名作状,一天天地)(数作动,一样)(悬)小结:君子敬其在己,不慕其在天日进;小人错其在己,而慕其在天日退→君子尽人力,小人听天命
第4段:自然界的惊异现象经常发生,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值得害怕。星队物之罕至者也怪之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坠)(定语后置)(形容词意动)(古今异义)(傥现)(尝)小结: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天也(非人)→天不可畏
第5段:由“人事”导致的反常现象才可怕。物之已至者人祅则可畏也枯耘失岁田稼恶夫是之谓人祅本事不理勉力不时其说甚尔则日切瑳而不舍也定语后置)、(妖)(楛)(秽)(宾语前置)(古今异义,农事)(古今异义,力役,人民所服的劳役)(迩)(磋)小结:人袄有三,甚于天灾
第6段: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第六段:雩而雨(名作动,下雨)小结:天由天,非由人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
第7段: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怎样对待礼制。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于礼义则光晖不赫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小结:国之命在礼(义)→隆礼尊贤王;重法爱民霸;好利多诈危(状语后置)(辉)(名作动,称王)
第8段:人类在自然面前,应顺应万物的本性与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定胜天。大天而思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形容词意动,认为…伟大)(形容词使动,使…增多)(动词使动,使…变化)(名词使动,使…成为有用之物)小结:顺应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艺术特色:说理清晰,论辩透辟,逻辑周密。运用大量排比手法
思考:①荀子所说的“天”的内涵是什么?②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
1.荀子所说的“天”的内涵是什么?1.荀子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而生存发展。
2.荀子认为人应当在哪些主要的方面发挥自己的努力?在荀子看来,我们应该慎重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不放弃自己的努力;对于君臣之间的道义,父子间的亲情,夫妻间的区别,那么就要天天切磋讲究而不能舍弃了;在天面前不“错人而思天”。
【课堂小结】概括文章内容: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地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让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课后练习三(1)县,同“悬”,指有较大悬殊或差距。(2)本事,指农事。(3)白,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