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庄子·秋水》着重阐述认识相对性的理论,是《逍遥游》、《齐物论》宗旨的充实和展开。庄子在本文当中又有怎样的见解呢?将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启迪?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东海之大乐》《庄子·秋水》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1.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①,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②。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③,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④,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⑤,望洋向若而叹曰⑥:“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⑦’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⑧,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⑨。”①泾流:指黄河主流之宽度。泾:通“径”,指河之宽度。②涘(sì):岸边。渚(zhǔ):水中间小洲。由于河水上涨,河面宽阔,两岸之间,小洲之上,相互望去,见物不真,连牛马都不能分辨。③河伯:黄河水神。④北海:渤海。⑤旋其面目:改变态度。⑥洋:水多的样子。若:海。⑦百:泛指数量很大、很博。莫己若:没有人及得上自己。听了很多道理,自以为广博,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⑧仲尼:为孔子之字,孔于是以博学著称的。伯夷以重义清高著称。尽管如此,有人却敢于小看仲尼之博学,轻视伯夷之高义。⑨大方之家,深明大道之人。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译文】秋雨不停地下,河水上涨,千百条河流都灌注到黄河,使黄河干流大大加宽,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上,相互望去,连牛马都辨认不清。于是乎河神欢欣鼓舞自满自足起来,以为天下之壮美尽在于此了。顺河流东行,到达渤海,往东面望去,看不到水的边际,于是乎,河神开始改变自满自得的神态,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对海神感叹说:“俗语说,‘闻知许多道理后,自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的人,我就是这样的人啊。我曾听说有人以仲尼之闻见为少,以伯夷之义为轻的人,起初我不相信,现在我看到你这等浩瀚无边,难于穷尽,我若不到你这里来,就糟了,我将长久为深明大道的人所笑话。”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1.2】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①;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②;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③,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④,尔将可与语大理矣⑤。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⑥;尾闾泄之⑦,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⑧。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⑨。【注释】①拘:拘束,限制。虚:同“墟”,所居之地。②笃:困,亦为限制之意。时:为四时,四季。夏天的昆虫至秋而死,受时令所限,不能和它说冬天结冰之事。③曲士:乡曲之上,曲见之士。指识见偏狭,孤陋寡闻的人。④丑:鄙陋无知。⑤大理:大道。⑥盈:盈满。⑦尾闾:传说为排泄海水之处。⑧这句的意思是:大海水不会因春雨流入少秋雨流入多而发生变化。陆上天旱天涝,海也没有感觉。⑨不可为量数:没有办法能估量、计算。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1.2】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①,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②,又奚以自多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④?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⑤,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⑥。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⑦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禅,三王之所争⑧,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⑨,尽此矣。……”【注释】①比形于大地:由天地具足了形体。受气于阴阳,从阴阳秉受生气。②方存乎见少:正存在着自以为小的想法。③奚以自多:哪里会自足自多呢。④礨空:石块上的小孔。皆以其小与大泽相对照。⑤这句的意思为:宇宙之物不止万种,称万物,概而言之也。⑥人处一焉:个人只是这千千万万人中之一。⑦豪未:兽类绒毛末梢。⑧禅:指五帝间以禅让方式相传承。所争:以武力所争夺的。⑨任士:以治世为己任的贤能之士。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译文】而我未曾以之为多,因为我从天地那里具足了形体,从阴阳那里秉受了生气,我在天地之间,如同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之中,正有自以为少的想法,又哪里会自以为多呢?约计四海在天地之间,不也就象蚁塚在大泽当中一样吗?约计中国在四海之内,不也就象一粒稗米在大谷仓中一样吗?称谓物类数量叫作万,人只居其中之一;人住满九州之地,凡谷物可以生长、舟车可以通行之处,皆有人居,个人只是众人中之一;人与万物相比,不也就象一根绒毛末梢在马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以禅让相传承的,三王以武力相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贤能之士所操劳的,完全都在这里了……”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探究一】文中为什么要写到“大海之水”和“江河之水”?一是比喻,用两者分别比喻“大的见识”与“小的见识”。二是对比,突出大海之水的多:超过江河之水,不能够以数量来算计。这样写的目的是要说明,人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要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探究二】从海神若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发?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体现了一种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超脱于空间、时间及所受的教育的束缚,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贤,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2.1】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①;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②;吾自以为至达已③。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然异之④;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⑤?今吾无所开吾喙⑥,敢问其方⑦。”[注释]①然不然,可不可:以不然为然,以不可为可。就是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论说成可以。②知:知识、见解。辩:口才。③至达:极为通达事理。④汒然:茫然。汒通“茫”。⑤论:指口才、辩才。知:指知识、智力。⑥喙(huì):鸟兽的嘴,此指人之口。因庄子之言奇异虚玄,公孙龙无从理解,虽善辩亦不知从何开口。⑦方,道理。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译文】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相同相异的事物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坚白等属性论证为与物体相分离;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论说成可以;能困窘百家之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已经是极力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惆不解。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博?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2.2】公子牟隐机太息①,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②?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吾跳梁乎井干之上③,入休乎缺甃之崖④;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足付⑤,还视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⑥。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足寺坎井之乐⑦,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⑧?’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zhí)矣⑨。【注释】①隐机,背靠小几。机,同“几”。②坎井:浅井。独:惟独。③跳梁:跳跃。井于,井上之围栏。缺甃(zhòu)之崖:井壁缺口靠水之处,井。甃井壁。崖,水边。⑤蹶(jué):践踏。足付(fū):脚背。没灭:埋没。⑥还:环视。虷(hán,):蚊子幼虫。蟹:小螃蟹。科斗,蝌蚪。莫吾能若:“莫能若吾”,没有能象我这样的。⑦擅:独占。壑:深沟,此指土井。跨:形容蛙在井中跳跃、蹲踞的神态,跱(Zhì),蹲着。⑧夫子:井蛙对东海之鳖的尊称。奚,何。时来:经常前来,⑨絷:绊住。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译文】魏牟凭靠小几深深叹息,又仰天而笑说:“唯独你没有听说浅井之蛙的故事吗?井蛙对东海之鳖说:‘我多么快乐呀!我跳到井栏上,又蹦回到井中,在井壁缺口水边休息,游水则井水托着腋窝和两腮之下,践踏淤泥则没过脚背;环视周围的小红虫、小螃蟹、小蝌蚪,没有能像我这样自如的!况且独占一井之水,在其中跳跃蹲踞的乐趣,这也就算达到极点了,先生何不时常进来观光呢?’东海之鳖左脚还没有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探究】文中为什么要写到井鱼、夏虫和蝌蚪等小生物?以井鱼、夏虫和蝌蚪等小生物来映衬河伯、坎井之蛙和东海之鳖等主体形象。传达着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突出主题,带给读者一种阅读童话世界般的愉悦。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2.2】于是逡巡而却①,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②;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③,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④。夫不为顷久推移⑤、不以多少进退者⑥,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適適然惊⑦,规规然自失也⑧。[注释]①逡巡:犹豫徘徊,迟疑不决。②举:称说,形容。③潦:同“涝”,雨水过多,发生水灾。④崖,同“涯”,水边,此指海水边缘。这句意为虽多年干旱水少,海水也不会因而减少,使海水边界向内缩小。⑤顷:短暂。久:长久。推移:改变、变化。⑥不以多少进退者:不会因雨水之多少而使海水有所进退。⑦適適然:惊骇恐怖的样子。⑧规规然:惊视自失的样子。形容井蛙听到关于大海的议论,惊怖不已,茫然自失的神态。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译文】于是,迟疑一会就退出来了,并告诉井蛙关于大海的样子说:‘用千里的遥远,不足以形容海之大;用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穷尽海之深。大禹的时代,十年有九年发生水灾,而海水并不因此而增加;商汤时代,八年有七年闹旱灾,海水边沿也不因此而向后退缩。它不为时间的短暂和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雨水多少而有所进退,这也就是东海之最大乐趣啊!’浅井之蛙听了这些,惊怖不己,现出茫然自失的样子。【探究】为什么要写青蛙“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讽刺小境界的固步自封、安于小我、盲目自得,形象阐释了小气象和大境界的天壤之别。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2.3】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①,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②,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③,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④,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跐黄泉而登大皇⑤,无南无北,奭然四解⑥,沦于不测⑦;无东无西,始于玄冥⑧,反于大通⑨。[注释]①知不知:智慧不能通晓。前一知,通“智”,智慧,后一知,当通晓讲。竟:同境。②观:观察领会。③商蚷(jù):又名马蚿、马陆,一种暗褐色小虫。④极妙之言:指庄子讲论大道极其玄虚微妙的言论。适:快意、满足。此句意为:况且智慧不足以理解和论述极微妙玄虚之言,而自满自足于一时口舌相争之胜利。⑤彼:指庄子。跐(cǐ):踏地、履也。黄泉:地底深处之泉水,此泛指地下极深处,大皇:指天之极高处,大,同“太”。此句意为,庄子之言,神妙无方,变幻莫测,就象刚刚踏在地之极深处,忽而又升至天的极高处。 ⑥奭(shì)然:释然,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四解:四面八方无不通达理解。⑦沦于不测:深入于不可测知的境界。⑧玄冥:幽远暗昧不可测知的玄妙境界。⑨大通:于万事万物之道无不通达。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译文】再说,你的智慧还未能通晓是非之究竟,就要观察领会庄子的言论,这就如同让蚊子背大山,让商蚷在河中游一样,必定不能胜任。况且你的智慧不足以理解和论述极微妙之言论,而自满自足于一时口舌相争之胜利,这不是和浅井蛙一样吗?再说庄子之言玄妙莫测,就象刚刚站在地下极深处,又忽而上升天之极高处,不分南北,四面畅通无滞碍,深入于不可知之境;不分东西,从幽远暗昧之境开始,再返回于无不通达之大道。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原文2.3】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①,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乎!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②?未得国能③,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④!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原文2.4】公孙龙口呿而不合⑤,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⑥。[注释]①规规然:琐细分辨的样子。用管窥天:从管子里去看天,比喻听见极小。②寿陵:燕国邑名。余子:少年。③国能:赵国人行路的本领。④直:竟然。匍匐:爬行。⑤呿(qū):张开口。⑥逸:逃走。走:奔跑。言公孙龙听了魏牟一番高论,惊异得合不拢嘴,说不出话,匆忙逃离了。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译文】你就只知琐细分辨,想用明察和辩论去求索其理,这简直是从管子里看天,用锥子尖指地一样,不是所见太小了吗?你去吧,惟独你没有听过寿陵少年去邯郸学习走步的故事吗?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技艺,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现在你要不离开,将会忘记原来的本事,失掉固有的事业。”公孙龙听了这套高论,惊异得合不拢嘴,说不出话,就匆忙逃离了。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探究一]这两则选文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学无止境,境界无限”的?第1则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第2则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物,说他们就好比是井底之蛙,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一样。[探究二]如何认识海神若在文中的寓意?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体现了一种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超脱于空间、时间及所受的教育的束缚,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贤,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结构小结】秋水时至龙牟之辩河伯(小)↓北海若(大)↓(大)相对主义:学无止境、境界无止不自满、求上进坎井之蛙(窄)↓东海之鳖(阔)↓(阔)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
【拓展思考】全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地域、时间和所受的教育,都能够对人的见识和精神造成蒙蔽。寓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蔽,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毫无疑问,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首先,要消除河伯及坎井之蛙那种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安于小我的心态。要清醒地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其次,即便我们已经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也不能自满。要认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www.jxjyzy.comwww.jxdj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