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
品读第一则
本文通过河伯东行前后所见所感,揭示了一个怎样的哲理?一个人的见识总是有限的,在比较中就会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自满、狂妄自大,只会使自己无所长进并贻笑大方。思考一
应如何认识河伯这一人物形象?河伯是一个不拘泥于自己的境界,能随境界而不断提升自我认识的人,他既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认清世界。进入大海意味着其视野的原有格局被打破了,他对自己、对世界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他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表明他对大海心悦诚服。意识到自己如果不是到了海神若这里就危险了,就会永远摆脱不了夜郎自大的心态,成为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的笑柄,这种知错能改的谦虚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你从海神若身上得到了怎样的启示?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体现了一种蕴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世间所有人,如果被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束缚,境界、气象、格局便始终不大。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于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不自我赞许、不自以为贤,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思考二
第1则选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思考三(1)两次所见情景之比。(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和神态之比。(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品读第二则
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理清内容。公孙龙因庄子的言论而困惑(自愧弗如)→魏牟用寓言讲道理(井蛙与海鳖论):井中之蛙自得其乐,海中大鳖言传身教,井蛙便自惭形秽→由物及人谈境界:自快口舌之利如井蛙,四面畅达之说类海鳖,公孙龙汗颜→又补一妙笔:邯郸学步→公孙龙逸而走
课堂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人贵有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
这两则选文各是从什么方面来阐明“学无止境,境界无限”的?第1则选文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第2则选文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说他们就好比是井底之蛙,说他们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一样。
庄子告诉了我们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人要不断突破自我局限追求更高更博大的境界齐物论相对主义思想(人们认识的有限性、无限性)顺应自然“逍遥游”虚心自处完善自我不囿于己见不自以为是
在提升自我方面,作者渗透了怎样的思想?(1)制约因素:地域,时间,受教育程度。努力摆脱这些蒙蔽,才能使境界不断得到提升。寓言启示我们必须时时省察是否遭受了类似的蒙蔽,激励我们超越这些蒙蔽,向理想的境界靠近。(2)注意问题方面:①消除河伯以及坎井之蛙那种画地为牢、故步自封、安于小我的心态。这种心态让人既没有清醒地认识自我,又没有清醒地认识世界。②即便我们已经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也不能够自满,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主旨归纳同: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异: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要讲方法的道理。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
写作特点:(1)展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河伯、海神若、坎井之蛙、东海之鳖作为寓言的主体形象,映衬着井鱼、夏虫、蝌蚪等小生物,传达着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给读者一种鉴赏童话世界般的愉悦。(2)对比。河伯与海神若;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3)运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比喻。(4)常常用很少的文字写出事物的情态。坎井之蛙听说了东海大乐“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写活了其情貌。(5)想象丰富气象壮阔。
“机”通“几”,几案,小桌子“辩”通“辨”,分辨,辨别“虚”通“墟”,处所,“卒”通“萃”,聚集“豪”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汒”通“茫”,模糊不清
名词,俗语动词,谈论动词,知道名词,智慧名词,知识动词,了解、懂得
名词,道理副词,正名词,方圆名词,地方名词,儒家伦理道德和学问名词,方法副词,开始,起初副词,才
中原地区大道理
懂得大道理到达黄河
看不起,轻视;以……为然;以……为可为……感到惊异
使……穷尽硬度;颜色按时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__②莫大于海________________③闻道百________________④以为莫己若者________________被动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5.文言句式
本文中的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井底之蛙:管窥蠡测:邯郸学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