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大乐》2017解析课件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东海之大乐》2017解析课件

ID:988003

大小:1.65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2-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第一则选文秋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看不起孔子的知识而轻视伯夷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瀚无边难以穷尽,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被那些懂得大道理的人的耻笑。” 北海若曰:“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海神说:“井里的鱼,不可能跟它们谈论大海,是因为它们被居住的地方所局限;对只生存在夏天的昆虫不可与它们谈论冰雪的事情,是因为它被生存的时令所局限;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大道理,是由于他的眼界被所受教育所束缚。如今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方才知道自己的浅陋,你将可以参与谈论大道(正道)了。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天下的水面,没有什么比海更广大的,千万条河川流归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歇,而大海却从不会满溢;海水从尾闾泄流排放出去,虽然永无停止的时候,但海水却不见减少;海水不因季节变换而有所增减,也不因水灾旱灾而受影响。这说明大海远远超过了江河的水流,不能够用数量来计算。可是我从不曾因此而自满,自认为形体被天地包容,并且从阴和阳那里禀承到元气,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tí]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凭什么能自满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土堆在大泽当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小的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五帝所连续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患的,贤才所操劳的,全在于这毫毛般的天下呢!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处在像河伯这样“不如人”的境地,这时该怎么办?课文给出了答案,也就是治了病,请问:这则寓言到底治了哪些病? 人贵自知之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知耻近乎勇;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庄子对“喜”和“叹”各持什么态度?喜:否定,不赞成,河伯有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叹:肯定,赞成。你觉得河伯到底该不该喜该不该叹呢? ①观点:俗话说“百川灌海”,河伯“百川灌河”而且“不辩牛马”。有了喜的资本,可以喜,值得肯定。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优势,你月考……你的文章被发表了……这时喜一下不可以吗?但是不能喜得无天下无敌了,对自己的优点一点都不在乎的人,只能是妄自菲薄,自轻自卑。 ②观点:咱们再来说这个叹。该叹,但不能一味地叹,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要在巨人面前变成沙子了,当你把别人看得过高时,往往你是跪在地上的,甚至是趴在地上的。 “在别人之下,把自己当人;在别人之上,把别人当人。”尊重自已,尊重他人。所以,我认为河伯在感叹大海的宽广时,千万别忽视了自己的价值,黄河必定也是宽广的伟大的。大海、黄河,甚至还有小溪沟,他们所处的角度,都有可能是我们每个人所站的位置。河伯不如大海,但小溪沟也不如河伯。 “肯定自己,每一个人都是一片风景”。 为什么是“秋水”,而不是“春水”?秋水,指人成年之后的后天道物,水比道,秋比年长成人之后。因年长后视听言动大增,又加酒色财气欲念思虑,巨细皆来烦扰,后天道物需求甚多,故用浩浩秋水比之。秋水阴寒,为肃杀之水,利少害多,非比春夏之水,如在童幼青少,道物外耗有限,且身内道物之化尚未成水,无非氤氲(yīnyūn)之气而已,故言秋水而不言春水。 当我们处在大海的位置时,当我们处在河伯的位置时,当我们处在小溪沟的位置时,都一定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大海也会枯竭,黄河也会断流,小溪却可以变成大河。一个人不要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点,有的人一味高傲,有的人则一味地自卑,这些都是迷失了自己。世间没有最大,也没有最小,北海相对于黄河很大,“而计四海之在天地间也”。现在有一个很流行也很沉重的词叫“精神守望”,我们学习了哲学,对人生对社会可能看得更清楚更透彻,就能把握好心灵的航船,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庄子是一盏灯,在这盏灯的照耀下,我们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庄子的思想像燃烧千年的精神圣火,照亮了许多作家的人生之路,庄子的人格像一堆精神篝火,烘烤着现代人潮湿的心灵。” 1《秋水》杂思百川归海,终知其大;人处茂市,方知其深.闻《秋水》,思无邪,述于此处,以录思考之轨迹。《秋水》云:“泾流之大,两涘诸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于此,于斯,有两种矛盾心态揉之。本人对于河伯所显现的那种“欣然自喜”的狭隘心态表示不满。怎么可以因为自己所辖之地处于极妍状态而忘乎所以呢?此种反应,实属不该,至少对于一个有着“河神”之名的神来说不该。 2、但转念想想,河伯,我又怎么能够单一的去责备呢?河伯,神也!不过一小神而已。局于其地之有限,厮坐狭隘之空间,犹如井底之蛙,难观天空无限浩瀚之大。身囿于客观之局限,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强势,表达心中之满足之意。此为常情通理,属自信之美。想到此处,更能身为宋代名家苏轼的智慧。一首《题西林壁》,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见解独到而深邃。 3,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件事是怎么样的,不能单看一面,单批一方。客观之局限,主观之臆断,轻然,惘然。河伯顺流而下,一路望道,比于自己所辖之地数甚,河伯实为大开眼界。见北海,不见水端;望汪洋,只余兴叹。 4,伯云:“······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此处观之,河伯善于自省。看到他者的广袤,没有给自己找借口,直指自己的狭隘。难得的可贵!“是非亲临,子非目见”,然,必遭局限。在不知道天下情况下,“见笑于大方之家”,视为自我解嘲。但晓知后仍不能自持,还振振有词,次真可谓“见笑于大方之家”,留下千古难泯的讽刺之音倒是活该! 5,《秋水》多看见他人论为狭隘之言,自我却觉不乏推进之音。看河伯的处事,正能启示自己行事。当处于长久的局域环境下,莫忘记发觉自己的优点,多多以自己的长处来鼓励自己。这样,人可以做到自信而达观。一旦自己走出了自己的狭小空间,切记保持谦恭的态度,熟晓自己的不足,熟喑他人的深刻教诲。由自省到自强,最后自我发展。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安然的状态早已经被无情地打破,不合于时代。“秋水时至,百川灌海”,我们像水归大海一样被推向了竞技的舞台。 6,这是个看不见硝烟和明火,听不见炮火轰鸣的竞技场。在这里有蹙眉紧锁的画面,也有泣涕涟涟的场景,这个世界完全属于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之下,生存生活显得何等的艰难。唯有自信不够了,唯有自省也不够了,就算你讲自新也不足以简单生活下去。我想最主要落脚实践。我们需要让我们的眼睛长于天,高瞻远瞩;让自己的脚掌实立于地,踏实步履;让自己的手真触于物,谒诚做事。唯此,才足以真立于环境,实在于残酷之中。 7,《秋水》,杂陈思之,良处益多。时代的开放给予我们够大的舞台,会在这舞台上怎么样,就看自己搏得如何了。无论境界修为是否会达到自己认为的状态,总算是了无遗憾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永葆一颗积极、进步、谦卑的心是必要必须的。秋水未至,自信处之;秋水时至,游于河川后归北海。置于社会,莫忘顺水而下,历时而归。时刻引句为诫:山外自有青山在,楼外自有高楼耸,海之无限,人世之无穷。 苏东坡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黄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又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第二则选文 公孙龙问于魏牟曰:“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矣。今吾闻庄子之言,汒[máng]然焉异之;不知论之不及与?知之弗若与?今吾无所开吾喙[huì],敢问其方。”公孙龙问魏牟说:“我少年时就学习先王大道,年长后通晓仁义的行为,能把相同相异的事物论证为无差别的同一,能把坚白等属性论证为与物体相分离;能在辩论中把别人认为不对的论说成对,把别人认为不可以的沦说成可以;能困窘百家之见解,使众多善辩者理屈辞穷;我自以为已经是极力通达事理了。现在我听了庄子的言论;深感迷惆不解;不知是我的辩才不及他高呢?还是知识不如他博呢?现在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口了,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呢?” 公子牟隐机太息,仰天而笑曰:“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幹(gàn)之上,入休乎缺甃[zhòu]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jué)泥则没足灭附(fū)。魏牟凭靠小几深深叹息,又仰天而笑说:“唯独你没有听说浅井之蛙的故事吗?井蛙对东海之鳖说:‘我多么快乐呀!我跳到井栏上,又蹦回到井中,在井壁缺口水边休息,游水则井水托庄腋窝和两腮之下,践踏淤泥则没过脚背; 还视虷(hán)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zhì]坎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人观乎?’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zhí]矣。环视周围的小红虫、小螃蟹、小蝌蚪,没有能象我这样自如的!况且独占一井之水,在其中跳跃蹲踞的乐趣,这也就算达到极点了,你先生何不时常进来观光呢?’东海之鳖左足还没有踏到井底,右膝就被绊住了。 ,于是逡[qūn]巡而却,告之海曰:‘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于是坎井之蛙闻之,適適(dí)然惊,规规然自失也。于是,迟疑一会就退出来了,并告诉井蛙关于大海的样子说:‘用千里的遥远,不足以形容海之大;用八千尺的高度,不足以穷尽海之深。大禹的时代,十年有九年发生水灾,而海水并不因此而增加;商汤时代,八年有七年闹旱灾,海水边沿也不因此而向后退缩。它不为时间的短暂和长久而有所改变,不因雨水多少而有所进退,这也就是东海之最大乐趣啊!’浅井之蛙听了这些,惊怖不己,现出茫然自失的样子。 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炬(jù)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且彼方毗(cǐ)黄泉而登大皇,无南无北,再说,你的智慧还未能通晓是非之究竟,就要观察领会庄子的言论,这就如同让蚊子背大山,让商蛆在河中游一样,必定不能胜任。况且你的智慧不足以理解和论述极微妙之言论,而自满自足于一时口舌相争之胜利,这不是和浅井蛙一样吗?再说庄子之言玄妙莫测,就象刚刚站在地下极深处,又忽而上升天之极高处,不分南北, 爽(shì)然四解,沦于不测;无东无西,始于玄冥,反于大通。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乎!四面畅通无滞碍,深入于不可知之境;不分东西,从幽远暗昧之境开始,再返回于无不通达之大道。你就只知琐细分辨,想用明察和辩论去求索其理,这简直是从管子里看天,用锥子尖指地一样,不是所见大小了吗?你去吧,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公孙龙口呿[qū]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惟独你没有听过寿陵少年去邯郸学习走步的故事吗?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技艺,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现在你要不离开,将会忘记原来的本事,失掉固有的事业。”公孙龙听了这套高论,惊异得合不拢嘴,说不出话,就匆忙逃离了。 欣赏“井底之蛙”的故事这则故事,魏牟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魏牟想告诉公孙龙什么?井底之蛙管窥蠡测邯郸学步指出公孙龙不是智商不行,而是他原来的只是阻碍了他领悟大道理。 文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百川灌河东面而视始旋其面目古义,特指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古义:脸朝东。今义:方位词,东面。古义,脸,面部。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古今异义:至于北海见笑于大方之家子之难穷也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穷:古义,尽;今义,贫穷。 古今异义:拘于虚也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且夫擅一壑只水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多:赞许,称赞,推崇擅:占有,据有 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2顺流而东行3东面而视4我常闻少仲尼之闻5而轻伯夷之义者(名词用作状语,“按季节”)(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方位名词用作状语。“面向东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少”—“小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之为轻”—把…看轻—“轻视”) 特殊句式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又奚以自多莫吾能若也宾语前置宾语前置被动句宾语前置宾语前置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大方之家: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微小,今多比喻想做一件事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被有学问或内行的人所耻笑。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 井底之蛙:管窥蠡测:邯郸学步:比喻见识短浅的人。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连自己原来会的东西也忘掉了。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