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角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说明】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在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前,通过对许多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所以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一折、摸一摸、做活动角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辨认角。这部分内容,教材在编排上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主题图“美丽的校园”和例1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二是强调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如安排了“做角”“画角”等若干活动,都是想让学生在亲自的动手操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联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学有用的数学。
2、运用“标—学—讲—练—测”教学模式,采取“阅读—体验—互动—巩固”的教学方法,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角的概念。3、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们,新的一天开始了,看!校园里多热闹,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校园主题图)师:刚才有小朋友提到了,这里有一群小朋友在做广播体操,做操的小朋友高高举起的两臂形成了这个美丽的图形。(点课件)2.师:在图上还藏有这样的图形,你能找到吗?(它藏在老师拿的三角板中,藏在老爷爷带的剪刀里,还藏在……,又藏在……,哎呀,到处都是它的足迹!)3.师:看来小朋友找到了许多这样的图形,你知道这种图形叫做什么吗?(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初步感知。1.师:其实,不仅在图上有角,在我们周围,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请你睁大眼睛,仔细的观察一下,细心的找一找,有发现吗?2.师:看来我们小朋友都是一些细心的孩子,找到了周围这么多物体上面的角。生活中有许多像角这样美丽的图形,老师就找出几个,你们看,角又藏在哪里?(二)抽象图形,形成表象。(课件出示教学例1)1.师:你们知道角是什么样的吗?让我们给角褪去漂亮的外衣,谁能够说一说角是什么样的?(点课件)2.师:大家看,角尖尖的这个部位叫做角的顶点,这个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点课件)现在你能不能找找这两个角,指出它们的顶点和边呢?3.师:刚才大家已经分别找到了这三个角的顶点和边,那么你看,一个角它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这是角的特点。(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4.师:认识了角,今天角爷爷过生日了,他请来了许多的客人,可是他要求这些客人必须都是角,请你们一起帮角爷爷看一看?(课件出示课本49页第一题)
5.师:这些客人是不是都是角?6.师:刚才我们已经判断了,帮角爷爷找出了他真正的客人,小朋友们的判断能力都非常的强。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呢?请你们同桌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开始吧!7.师:好,现在谁先来说一说?你们有没有谁已经做出了一个角?生上台展示做出的角(用圆形的纸折、用线做出的角、用纸条做出的活动角)(想不想做一个像她一样的活动角?)举起活动角8.师:现在我们一起动动手,让这个角变得大一点点,再大一点点;让它变得小一点点,再小一点点。你有什么发现吗?这个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你可以自己动动手,也可以观察一下我手中的这个角。(重复变大变小的动作)跟什么有关?有发现吗?请学生上来指一指、说一说。学生的语言(往下就大,往中间就小。)9.师:也就是说角的大小和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如果这个边叉开得大,角就大;叉开得小,这个角就小。师:你们说一说,这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边的长短有关系吗?师:那好,夏老师这里也做了两个角,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师:谁愿意来猜一猜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师:要想知道正确的结果,有什么好方法吗?(把它们重叠起来)
是个不错的建议,我们就利用这个方法看一看。怎么样啊?(重叠)结果怎样?(一样大)(指着课件讲解,1号角的边长,2号角的边短,1号角没有大一点,也没有小一点。)师:那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三)实践操作,丰富认识1.师:刚才啊,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个小秘密,真了不起!而且大家自己动手、互相合作创作许多角。现在你想不想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在画角的时候我们要运用到尺,看一看谁的观察能力很棒。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画角,谁的眼睛睁大,看好了。我们在画角的时候,先点一点,这是角的顶点,然后从顶点出发,画一条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它的另一条边。(边画边说)你们会画了吗?拿出纸和笔。2.师:画完了的同学,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方向不一样的角。三、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回顾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解决了哪些问题?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四、拓展延伸:数角1、用信封将图形遮住一部分,让学生猜测有几个角。2、数图形中有多少个角。
板书设计:角的初步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画角【教学反思】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校园引出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学生依据对角的各部分的认识,自由选择材料做角,在互相交流中发现角有大有小,为进一步探究角的大小与其边的长短无关做好铺垫。这样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突破角的大小与其两边长短无关这一难点时,利用动手操作的过程,学生边操作边观察感知,从而让学生自主发现,真正体会,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充分利用电脑教学的优势,通过重合两角以及边的变化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