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几分之一》教案教学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具体生活情境,借助直观模型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构建分数的概念,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1.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本节课充分利用主题图,为学生创设了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会到平均分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时,激发认知冲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2.通过动手操作,丰富表象支撑。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促进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以丰富的表象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同时也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实现了自主提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月饼4块学生准备 圆形卡纸、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彩笔教学过程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材89页主题图。 (1)让学生描述主题图的内容。(2)提出问题:同学们把自己带的食物拿出来一起吃,发现一共有8个人,只有4块月饼,这该怎么办呢?请大家帮忙想个好办法。2.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分月饼,并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尝试分月饼。(1)全班交流分月饼的方法,通过比较确定要把这4块月饼平均分成8份,也就是要把每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2)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要平均分?(平均分更公平;平均分才能使每个同学分到的月饼同样多)(3)学生利用圆形卡纸模拟月饼,把每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3.揭示课题: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时,每个人得到半块月饼,那么半块月饼也可以用数来表示,你能表示出来吗?(学生讨论,用学过的数无法表示半块月饼)这就需要我们用一个新的数——分数来表示。(板书课题)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创设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悟、理解分数的含义,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认识几分之一。(1)课件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的过程,同时出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写作。(2)引导学生思考:这里所说的“它的二分之一”,“它”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被分的这块月饼)(3)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把其中一份涂色,让学生根据图意填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并想一想,这里的“它”指的又是什么? (指的是被分的圆)(4)揭示分数的含义: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5)引导学生思考:上面、中的1、2、3的含义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汇报:2和3表示的是把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1表示的是其中的1份。2.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1)介绍各部分名称、含义及读写法。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酸甜苦辣样样都有。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边示范边解读:在写时,先写横线,“—”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2)组织学生读写几分之一。 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我班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