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发展迁移类推、概括的能力。3.感受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做提前的孕伏与渗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忆旧引新(约5分钟)1.提出问题,复习旧知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帮我解决一道题,请看。先看一下这道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板书列出48×24=)【预设:两位数乘两位数】师:说的真好,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那同学们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吗?【能】请同学上台来列竖式计算一下,下面同学在作业本上做一下。做好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一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算出来的结果是1152,跟你们一样吗?师:那现在老师要问()里的19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192个一】下面呢?这个数我们读作?【960】表示什么意思【表示96个十】,最后的结果怎么得出的?【192加上960】
1.揭示课题师:刚才同学们讲的是笔算乘法中要注意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还是笔算乘法,但是难度增大了一些,同学们有信心吗?一、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约18分钟)1.自主读题,列出算式师:国庆假期,出去旅游的人有很多,李叔叔他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现在老师告诉大家,李叔叔乘火车花去了12小时,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出示: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学情预设: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课件出示)师: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怎样列式?板书:145×12师:这个算式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学情预设:以前学的算式最多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学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师:真会发现,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呀?【齐声:三位数乘两位数】对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笔算乘法里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笔算乘法。2.估一估师:那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估一估145×12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先估算一下这道题。【学生估算】估算好的同学举手。我找个同学来说说是怎么估算的。和他有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没有。【学情预设:学生的估计方法可能有三种:①把145看作150,12看作10,因此145×12≈150×10=1500,;②把145看作150,150×10得1500,150×2得300,145比150小,所以145×12比1800少一些;③把12看作10,145×10得1450,12比10大,所以145×12比1450大一些。】师:估算的最小值是?【1450】最大值是?【1800】那你们觉得这个算式的准确值应该在哪两个数之间?【预设:1450-1800之间】3.引领探究,探索算法师:
那么这道算式的准确值究竟是多少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自己尝试着算算这道题的准确值到底是多少。我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下面的同学自己在本子上计算,算一算结果是不是在我们估计的范围内。算好的同学举手示意老师。【一生板演,其余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教师巡视】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算出的结果是1740,算的对吗?跟他结果一样的举手。师:好,老师想问这里的()290你是怎么算的?【个位上的2去乘145】算出来的积的末尾写在【个位上】。接下去怎么算的?【用十位的1去乘145】请你观察,用十位上的1去乘145,得的积的末尾写在?【十位上】为什么末尾是写在十位上的?【因为“1”代表的是十,乘5得出的5个十】个位上的“0”?【省略不写】那最后的结果怎么算出来?【290加1450相加得1740】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得出结果。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里的290表示什么?【表示290个一】(指着290下面的145)这个数读作?【1450】这里的“0”【省略不写】,那1450表示?【表示145个十】师:看这里,我们再一起来说说它的笔算过程,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来说。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我们算出来的结果是1740,我们刚才估算出来的范围是1450-1800之间,这个结果在这个范围内吗?看来,将算出的结果跟估算的范围比一比是一个验算的好方法。那你还有其他验算的好方法吗?【用计算器计算,与笔算结果进行比较,教师巡视】师:同桌之间相互检查一下,看看写得对不对。1.沟通联系,归纳算法师:比较一下,我们今天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都是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从个位乘起,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将两个积相加得出结果】师:再观察一下,我们算出的积的末尾写在哪里?【预设:第一次乘得的积的末尾写在个位上,第二次乘得的积的末尾写在十位上】师:我们再来看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预设:一个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个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师: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下面这个两位数的因数,每个数位上的数乘几次?【两次】而这里呢?【乘三次】个位也好,十位也好,都要乘【三次】。1.小练习师:刚才李叔叔花了12小时乘火车去北京,在北京游览了3天后,李叔叔又乘动车去另外一个城市旅游,动车每小时行185千米,他花了15个小时达到目的地,那北京到这个城市有多少千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同学们在本子上做一做。出示:李叔叔在北京游览了3天后,乘动车去另外一个城市旅游,动车每小时行185千米,他花了15个小时达到目的地,那北京到这个城市有多少千米?【一生板演,其余生自己做,教师巡视】师:你来说下你是怎么算的?先算……再算……最后算……谁能来说说这里的925、185表示什么意思?【先用个位上的5去乘185,得到925,再用十位上的1去乘185,得到185,925加上1850得出2775;925表示925个一,1850表示185个十】2.小拓展师:现在老师还要考考大家,假如在这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中,老师在两位数的百位上再添一位,你觉得下一步该怎么算呢?【学情预设:再用百位上的数去乘145】那积的末尾写在?【百位上】那如果让你算三位数乘三位数,大家会算吗?【预设:会】会算,非常好。【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这是新课改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本环节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先让学生估一估算式的取值范围,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进而提高学生快速判断自己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能力。再利用迁移类推的学习办法,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类比迁移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达成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目标。而这一段的教学设计,为全篇的精髓所在。“温故而知新”,通过让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迁移类比,建立起从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之间的知识的联系。与此同时,教师通过教学语言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回忆旧知,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一、学以致用,拓展提高(约10分钟)1.阅读课本,完全课本第49页的“做一做”。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下面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49页,先阅读下课本内容,然后完成做一做的4道题。做完的同学可以想一想用什么办法来验算。【学生自己做题,教师巡视】【投影展示竖式计算,请学生说说计算过程】2.判一判、改一改。(练习7第7题)师:医院里来了三个病号,请同学们帮帮他们。【指名生回答】3.解决实际问题。(练习七第11题)师:三位数乘两位数不仅可以解决数学上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课堂总结,畅谈收获(约2分钟)师: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师:这节课,我们利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学会了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在数学上,这是一种常用的学习方法,是我们解决新问题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