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习题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拜谒 烟霭 和蔼可亲 喝西北风B.诗歌 持久 侍奉老人 两峰对峙C.苍翠 踉跄 沧海桑田 油烟呛人D.蔷薇 稼穑 帆樯如林 吝啬钱财解析:A项,yè,ǎi,ǎi,hē;B项,shī,chí,shì,zhì;C项,cānɡ,qiànɡ,cānɡ,qiànɡ;D项,qiánɡ,sè,qiánɡ,sè。答案:B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漆黑 芳草萋萋 蹊跷 栖身之所B.枭雄 甚嚣尘上 艄公 骁勇善战C.昵称 匿影藏行 睥睨 过分溺爱D.澄澈 响彻云霄 掣肘 天寒地坼解析:A项,均读“qī”;B项,“艄”读“shāo”,其余读“xiāo”;C项,均读“nì”;D项,均读“chè”。答案:B3.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桑梓/渣滓 绮丽/颀长 雇佣/用舍行藏B.萎靡/逶迤 涅槃/萌蘖 标识/拾级而上C.阜盛/馥郁 渐染/间断 旋风/钩玄提要D.羁绊/稽首 媲美/麻痹 磊落/硕果累累解析:A项,zǐ,qǐ/qí,yōnɡ/yònɡ;B项,wěi/wēi,niè,shí/shè;C项,fù,jiān/jiàn,xuàn/xuán;D项,jī/qǐ,pì/bì,lěi/léi。答案:D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有两种读音的一组是( )A.宁愿 宁缺毋滥 宁死不屈 宁折不弯 宁为玉碎B.间谍 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黑白相间 间接经验C.匀称 称心如意 称孤道寡 啧啧称奇 拍手称快D.面相 相机行事 相貌堂堂 吉人天相 相时而动解析:C项,“匀称”“称心如意”中的“称”读“chèn”,其他读“chēnɡ”。A项,均读“nìnɡ”;B项,均读“jiàn”;D项,均读“xiànɡ”。
答案:C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偏僻/譬如 捭阖/柏油路 皈依/岿然不动B.缉私/稽查 褒义/电饭煲 陷阱/杀一儆百C.案牍/渎职 骁勇/肖像权 污秽/百喙莫辩D.滂沱/磅礴 米粥/文绉绉 祛除/曲尽其妙解析:A项,pì,bǎi,guī/kuī;B项,jī,bāo,jǐng;C项,dú,xiāo/xiào,huì;D项,pāng/páng,zhōu,qū。答案:B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吮吸(shǔn) 胸脯(pú)一服药(fù)同仇敌忾(kài)B.嗔怒(chēn)湍急(tuān)刽子手(kuài)怙恶不悛(quān)C.炽热(chì)胴体(tónɡ)压轴戏(zhòu)良莠不齐(yǒu)D.毗邻(pí)砧板(zhān)涮羊肉(shuàn)横刀立马(hénɡ)解析:B项,“刽”应读“ɡuì”;C项,“胴”应读“dònɡ”;D项,“砧”应读“zhēn”。答案:A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依偎(wēi) 拘束(shù)怪癖(pǐ)应运而生(yīng)B.摭拾(zhí)干瘪(biě)梧桐(wú)四肢百骸(hái)C.蕞尔(zuì)思忖(cǔn)烘焙(péi)曝背谈天(pù)D.仓颉(jié)佣金(yōng)诳语(kuáng)泥古成痴(nì)解析:A项,“应”应读“yìng”;C项,“焙”应读“bèi”;D项,“佣”应读“yòng”。答案:B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浸渍(zì)朱拓(tà)激湍(tuān)少不更事(ɡēnɡ)B.琴弦(xián)弥望(ní)漫溯(sù)初露头角(lù)C.霓裳(shɑnɡ)摒弃(bìnɡ)蜜饯(jiàn)为虎作伥(wèi)D.撮合(cuō)怂恿(sǒnɡ)兑换(dèi)蒙头盖脑(ménɡ)解析:B项,“弥”应读“mí”;C项,“裳”应读“chánɡ”;D项,“兑”应读“duì”。答案:A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榫头(sǔn) 敛裾(jū)溃脓(kuì)畏葸不前(xǐ)B.熟稔(rěn)岑寂(cén)蟊贼(máo)浅尝辄止(zhé)C.赍发(jī)酒馔(zhuàn)糍粑(zī)揆情度理(duó)D.猗郁(yī)訾詈(zǐ)相勖(xù)椎心泣血(zhuī)解析:A项,“溃”应读“huì”;C项,“糍”应读“cí”;D项,“椎”应读“chuí”。答案:B10.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圭臬(ɡuī)龟裂(jūn)鳜鱼(jué)引吭高歌(hánɡ)B.打夯(hānɡ)皈依(ɡuī)巷道(xiànɡ)和衷共济(hé)C.麾下(huī)春晖(huī)忌讳(huì)不容置喙(huì)D.谰言(lán)滥调(làn)稂莠(liánɡ)朗朗上口(lǎnɡ)解析:A项,“鳜”应读“ɡuì”;B项,“巷”应读“hànɡ”;D项,“稂”应读“lánɡ”。答案:C
二、文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汉字的魅力优于拼音文字说到汉字,不能不提及世界文明史。世界的古代文明,可以说就是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圈,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圈,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印度圈,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四大文明。这四大文明之中,前三者互相交往而发展,成为近代文明的源流,只有中国几乎未与其他文化发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国人对此是充满自豪感的,无论是对汉字的发展历史,还是对汉字所承载的中国独具的文字文明和文化底蕴。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所带来的缺陷,如撰文用字多、字形复杂、难记、难读,在过去几十年中,汉字的发展前景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但肯定的一点是,要想准确把握汉字的功过是非,必须仔细回顾和耐心审视汉字所走过的历程,对汉字发展史上的基本事项进行简洁明晰的梳理和叙述,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现代的汉字发展史,从前印刷时代的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史到汉字印刷的发展史,那些对汉字有成见的人就会明白:现在就想把拥有四千余年悠久历史、担负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一翼的汉字塞进博物馆里,还为时尚早。汉字的表记法从古代到现代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与汉字、汉学有关的律令制度,如国家概念、产业、生活、文化等,也都跨越广阔的版图,从中国平原,传播至东方的朝鲜、日本,南方的越南,用文字连接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文化。虽然多数国家后来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依然有着汉字的影响和痕迹存在。如朝鲜的自创文字“谚文”的意思是“非正式”的文字,因而朝鲜“正式”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这跟日本称汉字为“真名”,称自创的文字为“假名”相同,都是出于对汉字的尊崇。但在过去的近百年里,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就连毛泽东、鲁迅等也曾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但事实并非如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字改革——实施拼音文字的作用只不过是充当了学习汉字的辅助工具。韩国在文字政策上曾先后经历了汉字时代和“韩文专用”时代。许多韩国专家指出,抛弃汉字使韩国社会出现了知识、英才哲学和思想的贫困,今天的经济危机,就是韩国半世纪以来推行韩文专用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它导致韩国社会出现大量文盲。所以,韩国开始反思,于1991年11月和1994年9月在汉城先后两次举行了“汉字优于拼音文字”的国际汉字学术研讨会,并且成立了“国际汉字振兴协议会”。日本也是如此,它曾减少了可识的汉字字数,但现在又增加了。现在,世界潮流不仅在扩大“汉字文化圈”,还在促使汉字为创造21世纪人类的高度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汉字不仅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根基,
而且是能够超越语言的不同而让彼此知晓共通意的最佳媒介。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达到彼此理解、彼此认同和彼此融合。11.从全文看,对“汉字文化圈”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字文化圈”是指通过使用汉字进行交流的文化圈,21世纪的今天,汉字的使用人数正在逐步增长。B.“汉字文化圈”是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圈文明中产生的,它的诞生并不是与其他文化圈交流的结果。C.“汉字文化圈”是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而逐渐形成的,汉字文明影响之处,都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D.“汉字文化圈”是所有会使用汉字的文化人的圈子,而不同于音乐人的“娱乐圈”、政客们的“政治圈”。解析:A项与D项断章取义,文中以韩国抛弃汉字的事件作为“世界潮流曾经缩小了‘汉字文化圈’”的例证,这说明韩国应是“汉字文化圈”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的韩国人都必须会汉字。因此,A项错误。B项应该是“汉字”,而不是“汉字文化圈”。答案:C12.对“汉字具有独特魅力”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在四大文明之中,只有中国圈文明几乎未与其他三大文明产生关联而独自发展出汉字文化圈。B.汉字的表记法是连续发展的,从甲骨文、青铜器文字、篆体字,到隶、行、楷,没有文化断层。C.汉字承载着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文明与文化底蕴,抛弃汉字,就可能出现知识、哲学和思想的贫困。D.汉字是表意文字,因此,透过汉字,不用语音也能实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畅通无阻的沟通与交流。解析:A项可在第二段找到答案;B项可从第四段首句找到答案;C项是对文意的整合,由第二段的末句和第四段讲述韩国社会抛弃汉字的事实推断出C项正确;D项是对文章最后一句的理解,错在忽略了运用汉字沟通的前提——知晓汉字的共通意思。1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汉字有撰文用字多、字形复杂、难记、难读等缺陷,它的发展前景曾广受汉字文化圈中一些国家的关注和议论。B.世界潮流缩小了“汉字文化圈”,所以毛泽东、鲁迅等主张废除汉字,认为汉字终将改为世界通用的表音文字。C.回顾和审视汉字走过的历程,包括汉字发展史、汉字书写工具材料和汉字印刷的发展史,说明汉字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D.中国推行汉语拼音的实践,韩国、日本对汉字的态度变化,说明“汉字文化圈”有必要并开始重新认识汉字的魅力。解析:世界潮流只是曾经“缩小了”、现在则是扩大了汉字文化圈,而且这也不是毛泽东、鲁迅主张的原因。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