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位数乘二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册的内容之一,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课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好基础。教材精心选择以简单的行程问题为背景的学习情境,在此情境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体现了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另一方面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作准备。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方法,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并不会感到困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方法。教材没有展示14512的具体计算过程,只出示14512的竖式结果,意在让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学习情境。但由于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地出现各种不同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咱们班的学生,个个非常聪明、能干,计算能力很强,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咱们来口算几道题好不好?电脑出示题:1453、4212、4511、3512、1358、2149。2、笔算。师:大家看这道题,4512得多少呢?请拿出练习本,开始笔算吧。(请一名学生板演)师:他计算的结果正确吗?师生共同检查竖式师:谁能说说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让全体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有的学生也许会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列竖式或用计算器等。指名板演,并组织反馈学生继续讨论计算方法,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方法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引入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
14512=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2、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把你的估计写下来,与同桌交流。3、那有什么计算方法让我们的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呢?(1)请拿出练习本笔算吧,做完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笔算的?要求用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2)谁愿意把你的笔算过程分享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4、怎么样才能最快地知道我们我们刚才计算的题有没有算对呢?请出计算器吧。1.学生展示、交流估算方法:A、把145看成150,15012=1800B、把12看成10,14510=1450C、把145看成150,12看成10,15010=1500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研究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2.不管是正确的竖式还是错误的竖式都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学生分享后,再通过集体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三、拓展练习,深化理解1、我会做课件出示:书第4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练习师:谁来说说你的笔算过程和结果。2、我做得最快32224=14527=67913=28635=(1)分组算(2)公布比赛结果(3)表扬3、我是小医生。出示课本第50页练习七的第7题(1)谈话:有位同学他也做了三道题,请同学们帮他诊断一下,他有没有做对,把不对的改正在旁边。(2)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结果。学生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我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①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积的末尾对准了个位。②当遇到进位的情况时不进位。③受以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影响,忘乘百位上的数。1.运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2.通过改错的形式,把学生计算过程中易产生的错误加以纠正,从反面提高乘法计算的正确率四、回归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一步学会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我们运用的就是迁移类推的办法,这是我们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思路。要是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三位数或多位数乘多位数你有办法吗?你敢试一试吗?愿意动脑筋的孩子,请你们试试吧。鼓励学生大胆的展示、交流: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既归纳了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又能激发起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决心和欲望。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145ⅹ12=1740145122901451740(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索空间。在汇报交流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不断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