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教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

ID:995230

大小:160.8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2-03-21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精品教案口算乘法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课本第45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5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法:引导自学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提问:平时上学你们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往返,外出郊外,去外地时又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你了解这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想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各种交通工具?(课件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例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学生提出数学问题: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20页----------------------- 小组交流讨论。小组汇报方法1:想10×3=30,3×6=18,30+18=48,所以16×3=48方法二:16×3--------48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2)练一练:18×4=24×3=25×2=14×6=3)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学生独立完成,汇报口算过程:160×3想100×3=300,3×60=180,300+180=480,所以160×3=480因为16×3=48,再在积的末尾填写一个0得480所以160×3=480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在对比中归纳出简便算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4)练习:130×5=2×380=150×6=7×13=460×2=板书课题:口算乘法2、尝试解决问题师:请同学们运用学过的口算方法解决根据情景图提出的其余问题:磁悬浮列车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40×2=680(千米)飞机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20页----------------------- 1、练习六第1题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通过小游戏完成4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口算乘法方法1:想10×3=30,3×6=18,30+18=48,所以16×3=48方法二:16×3--------48教后反思: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20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课型:新授课课时编号:18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七册课本P49—P50。主备人:李丽娟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教学设计:一、复习铺垫:1、口算热身:15×6=35×2=23×30=36×20=42×19≈58×41≈2、竖式练练手:42×2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并思考: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教学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提问:李叔叔的城市离北京有多远?你能解决吗?145×12=(板书:145×12=)师:观察这算式,你发现和我们以前所学得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吗?(三位数乘两位数,两个因数都没有0⋯⋯)揭示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145×122、你能运用估算知识猜一猜:李叔叔家离北京大约有多远吗?说一说你的想法?3、你能用竖式计算出准确答案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20页----------------------- 4、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尝试算出145×12的结果,并对照估算的情况,算一算估算值与准确值的误差是否合乎实际。有困难的,可以参考课本中的算法进行计算。5、教师巡回指导,特别关注有困难的学生。6、交流汇报、归纳解题策略(1)同桌之间交流计算方法请同学们与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2)全班交流,汇总方法(3)通过比较,着重指导,从而理解算法,掌握方法。应说以下几点:A数位对齐;B先算2×145;C再算1×145(10×144);D最后将两次乘法结果相加。(黑板板书)(4)讨论:A290和145分别是怎么得到的?B为什么145与290不用位数位对齐?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课件展示)1、用竖式计算。142×23214×34(先完成前一个反馈后再练习,最后将214×34改为34×214)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完成后,反馈交流。小结:1、数位对齐;2、分位相乘;3、合并相加;4、满十向前一位进12、当当小医生3、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需要留40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本练习本?4、思维训练: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145×12=145×12—————290145—————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20页----------------------- 1740教后反思:课型:新授课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课时编号:19主备人:李丽娟教学内容: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乘两位数的乘法。课文第52页(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八的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4、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简便写法。教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口算40×72=600×300=30×23=608×5=53×30=20×700=40×22=40×72=40×72=40×72=20×20=40×90=502×7=908×4=2、笔算708×6=790×8=54×278=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例2、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它们30小时各行多少千米?。问: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板书课题补充;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20页----------------------- 怎么计算出结果?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自己试一试。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1)160×30=问:写竖式时,如何处理0和非0数字的对位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160×30=4800160×30—————48002)106×30=自己试一试学生反馈时讨论:(1)竖式的简便写法,为什么不写成106×30————(2)计算106×30时,既然中间的0与3相乘得0,那么这个过程可以不要吗?如何写这一位的积?106×30=3180106×30——————3180计算时哪个竖式更简便?小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以后再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填写几个0。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书后第53页做一做2、练习八的1、2独立完成四、反回顾整理,思提升。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因数中间、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20页----------------------- 160×30=4800160×30—————4800教后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了解,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四位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优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由此再引出例题140×32,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有些中下面的学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课后个别辅导。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20页----------------------- 简单行程问题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课时编号:20上册第54页及练习八5、6、8、9题主备人:李丽娟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3、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科学引入新知,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件出示“神州六号”发射画面(谈话引入:看到这个画面你的心情感觉怎么样?陈老师非常高兴,我们班的同学从小就爱国、爱科学。有关神州六号的数学信息你知道多少?说到飞行速度时板书出来)二、引入探究,自主学习1、速度表示法1)板书:神州六号飞行速度每秒7.9千米用简单表示法写成7.9千米/秒又如: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60千米可写作160千米/时,人步行速度每分60米可写作60米/分都叫做速度你发现速度表示法都是怎样写的?(“/”线右边是时间单位,可以是时、分、秒。“/”线左边是路程,通常是千米或米)板书:路程/单位时间2)试练:P56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投影验证①猎豹奔跑速度可达每小1104千米,可写作:②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500米,可写作: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20页----------------------- ③声音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可写作:那个速度最快?2、自主探究例3,合作探究关系式①出示例3⑴、⑵让学生独立解决②同桌探讨:解题时你是怎样想的?③4人小组探究:你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板书:速度×时间=路程④这三者之间可以怎样变换呢?小结:通过例3的学习,你领会了什么知识?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识1、填表(小组合作完成,口述答案)课件出示交通工具速度时间路程解决方法关系式自行车750米/分8分钟摩托车16千米/时3小时汽车80千米/时320千米飞机2小时1600千米2、P56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口述算式和关系式)3、P56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提问说出解题理由)4、P57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提问说出解题方法并注意方法多样化)5、聪明题:从广州到南宁的路程约1000千米,一辆长途客车从广州出发用了3小时行了30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长途客车还要行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南宁?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简单行程问题速度表示法:神州六号飞行速度每秒7.9千米可写成7.9千米/秒特快列车每小时160千米可写成160千米/时人步行速度每分60米可写成60米/分路程/单位时间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20页----------------------- 教后反思:积的变化规律课型:新授课课时编号:21主备人:李丽娟教材分析:《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58页例4,59页练习九的内容。本课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上几(或除以几)积也乘上几(或除以几)的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到计算中。设计理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积的变化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美。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积的变化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到计算中。2、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3、建立知识结构,学会归纳、总结、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5、感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美。教学重点:掌握并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探究积的变化规律。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们的乡镇在政府的治理下,环境越来变得越优美。各生活小区地面种上了花和草,路面铺上了水泥砖。发挥你们的才智,贡献出你们的一份力量。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块水泥砖6元,2块水泥砖多少元?40块呢?200块呢?⋯⋯谁先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6×2=12(元)6×40=240(元)6×200=1200(元)⋯⋯师:谁来说一说算式中的6和2是什么?12又是什么?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引出课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20页-----------------------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设计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为了方便把上面的算式分别为(1)式、(2)式和(3)式。如果把(1)作标准,(2)式和(3)式分别与(1)式相比,因数和积各是怎样变化的?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汇报讨论结果。各小组选代表来说一说。(在汇报过程中,及时鼓励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来观察的发现了积的这样的变化,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具体应该怎样比?你的发现是什么?学生自由来说,然后把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谁能把刚才大家的研究总结一下?积的变化与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学生作最后的总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积也乘几或除以几。[设计意图:小组合作交流,既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又满足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刚才我们找到的变化特点,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个特点哪?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该怎么办哪?(我们可以找一些乘法算式的例子用刚才的比较方法研究,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具有这个特点。)同桌相互出题,共同验证。(数大时可以用计算器帮忙。)汇报验证结果。2、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6×50=32×50=8×25=8×150=4×50=(2)根据12345679×9=11111111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2345679×18=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2页,共20页----------------------- 12345679×27=81×12345679=12345679×()=44444444412345679×()=6666666663、59页2题4、59页5题[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来进一步的验证新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研究,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出这节课的收获。(师:你们说的太棒了!祝贺大家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设计: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乘几除以几除以几教后反思: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3页,共20页----------------------- 乘法的估算教学内容:课型:新授课课时编号:2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60页内容。主备人:李丽娟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收集生活中要求估算的素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同学们,伴随着金黄的落叶,秋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但是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你们来解决,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第60页例5的主题图)[这里由秋游中遇到的买门票与车票的问题直接引入本课。是因为“秋游”是学生所熟知和喜爱的活动,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自己的方法算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板书:49×104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探究把因数估计得大些的情况。(1)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请解决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过程,并介绍一下自己所用的方法,适当地加以解释。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4页,共20页----------------------- [前面学生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学生也有一定的实际购物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在全班汇总,探讨各种解决方法的可行性。在这里老师放手让学生尝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介绍:用笔算算出的,这样的结果很准确。)应该准备5000元。(介绍:先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到各个因数的近似数,再计算出结果)应该准备5500元。(介绍:把两个因数都估计成是大一点的整十数,在将它们相乘,得到估算结果)⋯⋯⋯⋯(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算法,并说明理由。师:如果你是带队的老师,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呢?请在小组内讨论,并说明理由。⋯⋯⋯⋯[教师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在小组中的讨论,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可能出现的结果:a:a种方法计算得很准确,但计算比较麻烦。b: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b种方法计算很简便,但钱带少了有可能会不够。c:本来就是在准备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解决。c种方法计算也比较简便,由于把104估计得大些,那带的钱是肯定够用的,使得准备更充分。⋯⋯⋯⋯(4)小结师: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但生活中我们在做准备时,一般都采用估算的方法。同时为了使准备显得更充分,在估算时不一定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而是将数字估计的大些。对于这个例子而言,当然是选择把钱准备多些的方法更符合实际。把板书补充完整:49×104≈5500(元)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是要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板书:乘法的估算2、探讨可以用四舍五入方法的情况。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5页,共20页----------------------- (1)出现解决的问题师:现在同学们来到“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这时他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你还能选择正确的方法来解决吗?(能)试一试![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给与肯定,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给与适当的引导,得出正确的方法。]课件出示:在“海洋世界”的水上表演馆中,观众的看台分成了12个区,每个区有58个座位,大约可以同时容纳多少人观看表演?”(2)解决问题,并找出合适的方法。师:请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做好的同学上黑板写出来,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方法,说明自己的理由。(请几位方法不同的同学,注意要会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给与学生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已有的学习经验中探讨解决另一种问题所应当用相对应的估算方法。]再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找到认为合理的方法。小组派代表说明自己的选择,全班讨论出合适的方法。⋯⋯⋯⋯(3)小结师:我把同学们的意见整理了一下,意思就是在这里它只要求大家了解大概能容纳多少人,就要使结果尽量地接近准确值,所以同学们可以用把两个因数四舍五入的方法来估算。说得真有道理,我也同意你们的意见。3、探讨乘法估算的方法。师:我们找到的估算方法有这么多,那你认为,乘法到底该怎样估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在全班汇报。[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解决问题时应当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方法的能力。]小结:把同学们的意见归纳起来就是,估算时,一是要使计算简便,(把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在作准备的时候可以把因数估计大些,有的时候也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结果更接近准确值。一句话,就是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却没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了解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用处。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6页,共20页----------------------- [了解到估算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师:乘法估算到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2、基本练习,书上61页的第1题。师:我们就来看看生活中用到的估算。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回答时要说明是怎样估计的。下列各数你是怎样估计的?(1)《新编小学生字典》有592页,大约是()页。(2)小俊每分钟打字108个,大约是()个。(3)本校有学生688人,大约是()人。(4)李平大叔今年收橘子1328千克,大约是()千克。3、为供水商人解决问题[根据学生解决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同学们估计得真好。你能为我们学校的供水商人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供水商人:“全校一个月大约喝多少桶纯净水?”“我们班一个月大约喝11桶纯净水。”师: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还要知道全校有多少个班。填出条件后,再请学生解决。并请两位同学上台展示,说明理由。(答案相同)4解决燕鸥的问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燕鸥吗?这里有一段有关它的介绍。看课件。“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请同学为燕鸥解决问题,并请1—2位展示。5、估计数字[使学生能灵活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1)师:同学们会写作文吗?老师常常看到有的同学写作文,写几句话,就数一下字数。是为了什么呀?看来同学们常常都会估计文章的字数,那请你估计下面这篇文章的字数。荷花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7页,共20页-----------------------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估计好后,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找到合适的方法。(2)师:会打字吗?如果给你15分钟的时间,你能把这篇文章打出来吗?首先要了解学生自己每分钟打字的个数,再采用估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自我评价及小结。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以及收获。师: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的数学知识也是多种多样的。当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实际中用好我们的数学!板书设计:乘法的估算49×104≈5500(元)教后反思: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8页,共20页----------------------- 三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及符合应用的练习。(课文第62-63页的第7-11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运算。2、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并感受接替策略的多样化和灵活性。4、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通过习题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5、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进一步理解关于两位数相乘时,积随两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应用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下面我们来做关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看哪位同学计算最细心。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础练习。(1)教科书62页的第7题。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算式,个别答与开火车相结合,以作到人人参与。(2)教科书63页的第8题。A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B汇报结果,要求学生说明因数中间的零和因数末尾的零在笔算时的不同操作办法,教师进行演板。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9页,共20页----------------------- (3)教科书63页的第8、9题。A列出原算式:63×4=B改变因数,再分别计算出它们的积。C利用算式进行对比。D仔细观察,请你说一说哪个因数的变化了,怎样变的,积又是怎样变的。2、提高练习。(1)出示(1)12×18=216(12×3)×(18÷3)=请你猜一猜结果会是几?你的理由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进行详细的讲解。(2)那么(12÷3)×(18×3)=的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3)而(12×10)×(18×10)=又该等于多少呢?3、综合应用练习。教科书63页的第11题。(1)认真读题,你知道了什么,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2)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多种解法。如:用估算,430、380、407都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或(400×3)×10=12000(千克)。用笔算,430+380+407=1217(千克),1217×(30÷3)=12170(千克);(430+380+407)÷3=406(千克)把406看作400,因此400×30=12000(千克)。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基础训练的相关题目。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通过今天的综合练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收获,谁来说一说。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12×18=216(12×3)×(18÷3)=(12÷3)×(18×3)=(12×10)×(18×10)=教后反思: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0页,共20页-----------------------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