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口算乘法教学时间:10月8日累计课时:17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例1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进1的算理。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l)投影出示口算题,算一算。10×514×2100×7130×220×334×2200×4210×3(2)请你说一说14×2的口算过程。你能说说130×2的口算过程吗?(3)引入。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口算乘法,看看与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二、探究新知。投影出示例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特快列车1小时约1行160千米。(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①你会列式吗?16×3②怎样口算?说一说。③比较14×2与16×3两道口算题的异同。④练一练。18×424×325×214×6让学生直接写出结果,并分别说说口算过程。(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①你会列式吗?160×3②你是怎样计算的?交流一下,说出不同想法。③练一练。130×52×380150×67×13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吗?三、反馈练习。(1)练习六第1题。①每片叶子上算式的口算方法相同吗?②以第一校为例,说说你的口算过程。③把每题的结果写在后面。
(2)练习六第2题。①你见过这些花吗?②你会列出算式吗?说说你的口算过程。③你还知道哪些花?(3)练习六第3题。①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②可以怎样买?四、课堂总结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口算乘法(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3(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160×3课题:口算乘法练习课教学时间:10月10日累计课时:18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六第4~8题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口算。2.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口算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态度。教学难点: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并让学生说说口算过程。310×332×316×514×6240×2260×2(2)四年级共有180名学生,每人发6本数学本,一共要多少本数学本?二、指导练习。(1)练习六第4题。①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②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③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练习六第5题。①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②能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3)练习六第6题。①买4个计算器一共要多少钱?24×4=96(元)②怎样知道钱够不够?③结论是什么?(4)练习六第7题。①你明白这个问题的意思吗?②买3棵树苗实际付了多少元?16×3=48(元)③实际得到几棵树苗?3+1=4(棵)④相当于平均每棵多少元?48÷4=12(元)'⑤每棵便宜多少元?16-12=4(元)(5)练习六第8题。你发现了规律吗?110+120+130+140+150=(130)×(5)220+230+240+250=(235)×(4)(6)思考题:你还有别的填法吗?课题:笔算乘法教学时间:10月11日累计课时:19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例1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致的习惯。教学重点:笔算过程中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对位和进位。
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6×4230×419×3140×724×5210×5(2)引入: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的,口算弱环那么容易了,因此我们要学习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1)投影出示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怎样列式?145×122(2)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计算吗?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气再把两次的相乘的积加起来。思考:数位为什么要对齐?(3)怎样答?为什么要加"大约"两个字?(4)练一练:第49页的"做一做"。三、反馈练习(1)练习7第一题(2)练习7第二题独立思考集体核对(3)练习7第三题先用笔算,再用计算器验算,看看那些同学能全部算对。四、课堂总结你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笔算乘法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145×122
课题:笔算乘法练习课(一)教学时间:10月12日累计课时:20课时教学内容:练习七第4、5题,7~11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加强笔算的熟练程度。教学难点: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说一说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这个两位数的个位与这个三位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与这个三位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2)为什么要强调数位对齐?(3)把算式和正确的得数用线连起来。124×194896214×242356136×365136二、指导练习。(1)投影出示练习七第4题。①你会列式吗?一年大约可滞尘的吨数是:32×124一天大约可从地下吸水的吨数是:85×124②笔算时竖式怎样写?为什么?③你还想到了什么?(2)练习七第5题。学校要买多少本练习本?算式如何列?为什么要加上40?144×15+40(3)练习七第7题。仔细观察思考,指出计算中的错误,改正过来,使自己不犯类似时错误。(4)练习七第8题。①怎样求每种蔬菜卖了多少元?请列出算式,并笔算出来。②一共收入多少元又怎样求呢?③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5)练习七第9题。你有几种列式的方法?(6)练习七第10题。先算出硬座、硬卧、软卧各可乘多少人,再加起来。(7)练习七第11题。三、反馈练习。(1)用笔算下面各题。123×15364×32214×3627×23641×25335×317(2)一个电影院共有1000个座位,今天第一场电影售出746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的价格是15元。这场电影的收入是多少元?四、课堂总结你学到了什么?课题:因数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乘法教学时间:10月13日累计课时:2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3~54页例2、例3,"做一做",练习八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或中间有零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笔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笔算方法的运用。教学难点:对算理的掌握。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0×5210×4200×320×3130×5300×4二、探究新知。(1)投影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明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2)请你列出算式:160×30106×30(3)你准备怎样算?说一说。①160×30
A口算:先算16×3=48,再在积的后面添上两个0。B笔算:160×304800先不管0,算16乘3得48,再将后面两个0移下来。说说这样笔算有什么好处。.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两个0,这样算起来很简便。C请你自叫一试230450×30×16②106×30.请你动笔算一算,看看又有什么新发现,互相交流。试一试。407306×50×70③练一练,第53页"做一做",学生演排。(4)速度的另外一种写法。阅读第54页上面的内容,掌握速度的另外一种写法。每小时行160千米可写成:160千米/时。小林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走60米,可写成60米/分。学生试写出其他几种交通工具的速度。(5〉学生自学第54页例3。自己写出算式计算并作答。从以上的例子中你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三、反馈练习。(1)练习八第1题。①快速地写出每题的结果。②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2)练习八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练习八第3题。①你能列出算式吗?90×108②请你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四、课堂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真不少,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因数末位或中间有零的乘法160×30=4800106×30=3180160106×30×3048003180课题:笔算乘法练习课(二)教学时间:10月17日累计课时:22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八第4-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兴趣。教学重点:乘法笔算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1)你在计算因数末尾有O的乘法时有什么窍门吗?说一说。(2)算一算。560380×30×25(3)你还记得速度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吗?说说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指导练习。(1)练习八第4题。①大象20天要吃多少千克食物?合多少吨?你会列式计算吗?.350×20=7000〈千克〉=7吨②比较,并得出结论。③你还有别的方法吗?(2}练习八第5题。①学生自己填在书上。②让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写一写。(3)练习八第6题。①怎样求他每天大约跑步多少米?②请列出算式,再用笔算算出结果。
(4)练习八第7题。①分别口算出每题中两个乘法算式的结果。②再进行比较,确定分别填什么符号。(5)投影出示练习八第8题。①怎样求县城到王庄乡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你的根据是什么?请列出算式240×3=120〈千米〉②求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就是求返回时的什么,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这些条件具备吗?请列出算式:120÷2=60(千米〉(6)读第9题,弄清题意,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试一试。(学生演排)方法一250×2+3=160方法二:(50+30)×2=160(千米)(7)练习八第10题。你能写几个这样的算式?比一比,看谁写得多。想一想,其中乘积最大的是哪一个算式。(430×52)(8)读一读第57页的"你知道吗",试着用这种方法算一算。357×46三、反馈练习。(1)笔算下面各题。408×24250×16307×35780×3047×30960×350(2)李婷步行的速度大约是65米/分,她每天上学要用14分钟。李婷家离学校大约是多少米?(3)国庆节小林全家乘坐一辆汽车去旅游,这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85千米/小时。该车第一天行驶了5小时,第二天行驶了7小时。两天大约一共行驶多少千米?四、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课题: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时间:10月18日累计课时:23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例4,"做一做"及练习九。教学目标:1.理解乘法里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2.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理解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对规律的理解并运用规律计算。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15×825×4170×526×10030×5032×30036×209×80042×4008×60020×300240×5(2)填空。①5扩大3倍是(),列式是()。②15缩小3倍是(),列式是()。,,③25扩大100倍是(),2500缩小100倍是()。(3)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在计算乘法时肯定又有新的收获。(板书课题: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二、探究新知。(1)投影出示例4。6×2=1220×4=806×20=12010×4=406×200=1205×4=20(2)仔细观察两组题目,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充分讨论,互相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交流看法,在学生汇报中点拨。①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二道算式比较,哪个因数没有变,哪个因数变了?是怎样变的?积又有什么变化。②左边第一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比较,又有哪些地方变与没变呢?③请将左边第二道算式与第三道算式也作类似地比较,发现规律。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你的发现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依次扩大10倍、100倍,积也相应地扩大10倍、100倍。⑤用以上的方法比较右边三道算式,概括出你的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依次缩小2倍、4倍,积也相应地缩小2倍、4倍。⑥你还能举例说说你的发现吗?(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4)练一练:第58页"做一做"。三、反馈练习。(1)练习九第1题。①读一读,弄清题目说了些什么。②第一个空可以怎样列式计算?结果是什么?③第二个空你打算怎样填?说说你的想法。(2)练习九第3题。
①你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吗?(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依次扩大2倍、3倍、4倍、5倍、6倍)②积会有什么样的变化?③你准备怎样计算?(3)练习九第4题。①3千克苹果要5元钱,6千克苹果要多少元?你是怎样计算的?5×2=10(元)②2千克香蕉要10元钱,4千克香蕉呢?10×2=20(元)③应付多少钱?10+20=30(元)(4)练习九第5题,你能概括出发现的规律吗?(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四、课堂总结你能说说今天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吗?板书设计: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6×2=1220×4=806×20=12010×4=406×200=1205×4=20课题:乘法估算教学时间:10月19日累计课时:24课时教学内容:教材60页例6,练习10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估算。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确定两个因数的近似数。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60×40=300×20=80×90=500×30=30×50=80×60=200×20=300×60=(2)把下面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
l7804572080239710829(3)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295×9305×8(4)引入。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那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你会算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49×104(2)你准备怎样估算?(3)比较一下这两种估算方法与实际结果有多大误差,说一说,哪种估算方法好一些?为什么?(4)你能说说这种估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有什么窍不同吗?引导说出: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时,只把这个三位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而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自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5)练→练。29×3132×49790×52(6)引导归纳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一个近似数相乘。三、反馈练习。(1)第60页"做→做"。①全年共有多少个月?②可以怎样列式?720×12③怎样估算?(2)练习十第2题。①怎样求操场的长度?②怎样列式?62×252③这样估算的结果单位是什么?怎样换算成米?(3)练习十第3题。①学生独立列式,并估算。②一名学生演排。③评讲。(4)练习十第4题。①燕鸥20天能飞多远?780×20②估算一下是多少?③将结果与1700千米进行比较。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怎样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说一说?板书设计:
乘法估算49×104≈500050100课题:乘法估算练习教学时间:10月20日累计课时:25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十第5—12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估算的方法。教学难点: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技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是怎样的?(2)估算下面各题。292×62819×53403×41607×29389×612394×I20二、指导练习。(1)练习十第5题,投影出示这篇文章。①你打算怎样估算这篇文章的字数?(标点符号也算一个字)②小组交流估算的方法。③指名说一说。先数出一行有多少个字,再数出有多少行,分别取近似值,求积。(2)拿出自己的课外书,随便翻到一页,先估算出一页有多少字,再看这本书有多少页,就可算出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字。试一试,看看与这本书提供的数据有多大误差。(3)练习十第7题。(4)练习十第8题。①看清题目要求,是估算吗?②同桌合作,一人笔算,一人用计算器检验。(5)练习十第9题。你能说说其中的规律吗?(6)练习十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7)练习十第11题。
①要求这个粮店30天大约售出大米多少千克,还需要知道什么?②怎样求每天售出大米多少千克?③你会求出这3天平均每天售出大米多少千克吗?(430+380+407)÷3~400(千克)④30天大约售出多少千克大米?400×30=12000(千克)(8)练习十第12题。三、反馈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3432O356012×34×23260×35=235×38=52×160=(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的速度是57千米/时,用了4小时,返回时只用了3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速度是多少?四、课堂总结今天你又学会了什么?
第一二单元检测教学时间:10月24、25日累计课时:26、27课时一、填空1.写出下面各数:一亿三千八百万写作:四亿零八十万七千写作:六百亿九千零二万写作:一千零二亿零十万写作: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300000000=()亿2800000000=()亿802000000000=()亿50000000000=()亿3.判断:47560≈47万()2036000000≈20亿()990000000≈10亿()钟面上3:00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锐角。()钝角都大于锐角。()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二、连线:2045000000七亿32100000000七十亿零八百零五万700000000三百二十一亿350070000二十亿四千五百万7008050000一百零三亿10300000000三亿五千零七万三、用3、6、0、0、0、0、8、9八个数字,按要求写出八位数。最大的数()最小的数()不读0的数()约等于1亿的数()改写成8369万的数()四、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平角,标明度数,并比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