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和关联词句子手牵手
单句及句子成分
短语与短语构成单句,单句与单句构成复句,句子是单句和复句的合称单句主谓句动词谓语句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单句句子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中心语句子的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不同句式的选择和运用主动句被动句肯定句否定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句子成分标识符号主语“====”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主要成分附加成分返回
1、主语:是一句话陈述的对象,表示谁或什么;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如: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返回
2、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如:战士们英勇顽强。你是学生。返回
3、宾语:是动词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它一般可以回答动作行为涉及的是“谁”或“什么”的问题.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如:大家喜欢游泳.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返回
4、定语:定语是名词前边的修饰语,对名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的”是定语的标志。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注意:定语后置如: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返回
5、状语:状语是谓语前边的修饰语,对谓语起修饰作用.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地”是状语的标志.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介宾短语)返回
6、补语:补语是谓语后边的连带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它可以回答“怎么样”、“多久”、“在什么地方”等问题.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返回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1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子成分分析实例2句例:1、今天星期六。———————2、今天是星期六。————~~~~~~~~~3、说话[要]简洁〈一些〉。——————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特殊句子成分
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领属+数量+各种短语+形容词+名词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句例:[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我看过。———————2、复杂宾语句链: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3、兼语句链:大家选他当 班长。———~~— ~~~~4、双宾语句:李老师教我们语文。————~~~~~~~Ⅰ
5、连动句:他们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6、把字句:老师[亲切地][把书]放〈到他的手中〉.———7、被字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8、存现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Ⅱ
分析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薄薄的轻雾浮起在池塘里。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两遍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多了。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请看下列句子:1、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2、(薄薄)的轻雾浮起。3、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4、我[已经]读过了。5、天气[比屋子里]冷得了。6、(绿色开花)的植物有(庞大)的根系。—————————————————————————————~~~~~~~~~~~~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1、沙锅可以炖豆腐。2、前面围着一圈人。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4、那是一个夏天的中午,院子里静悄悄的。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的跑过来。
练习一: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1、沙锅[可以]炖豆腐。2、前面围着(一圈)人。3、[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5、(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6、观众们[在两旁,一个个]看得眼花缭乱。7、他们[几个一阵风似地]跑。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1、整齐比不整齐好。2、信不信由你。3、拆台比搭台容易得多。4、他不参加也好。5、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6、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练习二:划分下列句子的主要成分1、整齐比不整齐好。2、信不信由你。3、拆台比搭台容易。4、他不参加也好。5、(老年人)上大学[已经]不是(个)新鲜事儿了。6、他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
练习三、划分下列句子成分1、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2、风景美丽的西双版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有志气的有抱负的知识青年进入橡胶园。3、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来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的成长、演变和发展。4、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通车把幸福和繁荣带给了住在青藏高原的人们5、生长在江南的同志们看到这些水墨画高兴得直鼓掌。
练习四、划分下列句子成分1、在战争年代,人们对一身灰布制服,一件本色的粗毛线衣,或者自己打的一副手套,一双草鞋,都很有感情。2、为了保护羊群,英雄的小姐妹——玉荣和龙梅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3、鲁迅先生小心地翻阅着方志敏同志利用敌人要他写“白皮书”的笔墨写成的文稿:一篇《清贫》,一篇《可爱的中国》。
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六者关系辨清楚分析句子定成功
复句和关联词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试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短句长句层层递进,反映“我”的震惊,突出祥林嫂的悲惨。
1.长句和短句长短句只是就单句说的。单句结构复杂、字数多、容量大,就是长句,否则就是短句。表达效果来说,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的表现人物,反映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紧张的情绪或坚强肯定的语气。长句使表达严密、精确细致,能使条理通贯,气势磅礴。
2.单句和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构成的句子。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他到北海边细心观察: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对立的方面。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就能学会许多新知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复句复句复句
课堂活动复杂句子的“装配图”了解分析复句的步骤:总揽全句,确定组成该分句的数目,了解全句的结构特点。找出表示各种关系的关联词,根据意思确定分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如果分句间没有关联词,可以试着补出来。要在全面理解句子的基础上,确定第一个层次和关系;然后对切分出来的两部分继续切分,一直切分到分句为止。
复句的类型联合复句:1.并列关系:又……,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2.选择关系:不是……,就是……要么……,要么……3.递进关系:不仅……,还……甚至……尤其是……4.连贯关系:……,又(还)……于是……先……,然后(再,接着)……5.解说关系:
主从复句:1.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就……2.目的关系:为了……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但是…………,却……4.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也……5.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6.让步关系:即使……,也……
判断下面复句的类型: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吃饱喝足,坐在沙发上。我不是对他说,而是对你说。他待人诚恳,又心地善良。只有春天的到来,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选择连贯并列并列条件选择因果并列
9.他不但是“三好学生”,而且是“优秀班干部”。10.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11.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到白云山看看。12.既然知道错了,就应该尽快改正。13.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按期完成任务。14.万一出了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15.他非但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一味把责任推给别人。递进转折假设因果条件假设递进
选择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1、国外有种说法:“人的一生中只有两件事逃不过,即纳税和死亡。”纳税是和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2、我们从心理学研究中认识到,人的思维决定于外界客体的作用,外界客体并不直接决定思维,通过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间接地决定着思维。A因此虽然然而而是B因为即使但是如果C因此由于然而即使D因为虽然但是而是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上下文连贯起来。语言的形式①能是美的,②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回环的美。这些美都是音乐所具备的,③语言的形式美也可以说是语言的音乐美。在音乐理论中,有所谓的“音乐的语言”;在语言形式美的理论中,④应该有所谓“语言的音乐”。⑤音乐和语言不是一回事,⑥二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点:音乐和语言都是靠声音来表现的。之所以,因为,所以,也,尽管,但是
幽默猜成语:身穿着金色衣服的人———数字“3”在路上走呀走,翻了一个跟斗,又接着翻了一个———一条狗过了独木桥之后就不叫了———第十一本书———牛狗猪羊赛跑,跑到终点后,牛狗猪都喘得不得了,只有羊不喘气———一只蜜蜂叮在挂历上———一只熊走过来———羊给老鹰打电话———哪一种蝙蝠不用休息———手机不可以掉到马桶里———一名惊(金)人三番两次过目不忘(汪)不可思议(book11)扬眉吐气(羊没吐气)风(蜂)和日丽(日历)有备而来(有bear来)不修边幅(不休蝙蝠)机不可失(湿)阳奉(羊phone)阴违(鹰“喂”)
“小试身手”解析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单句和复句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把单句变换成复句。参考答案:1.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2.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3.一个人的结局总是比他生前的一切格外受人注目,就像垂暮的斜阳,就像曲终的余奏,就像最后一口啜下的美酒。4.中国古人喜欢用比喻手法在自然界寻找人生品质的对应物,水因其流畅自如被看成智者的象征,山则因其宁静自守而被看作是仁者的象征。5.现在许多国家都已经能够生产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独立操作机床,可以在病房细心照料病人,还可以在危险区域进行作业。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复句的层次结构和层次关系。参考答案:第1句中没有连接分句的关联词,分句是用分号隔开的。全句是一个并列关系复句(注意:句子中出现的关联词“不是……就是……”连接的不是分句,而是并列词组)。第2句中的关联词是“但”。全句是一个转折关系复句。第3句是一个由八个分句组成的多重复句(见下面的层次分析图,关联词加点表示):①那女人虽是山里人模样,| ②然而应酬很从容,|| ③说话也能干,|||转折 并列 连贯④寒暄之后,就陪罪,|||| ⑤说她特来叫她的儿媳妇回家去,|||||⑥因为开春连贯 因果事务忙,||||||| ⑦而家中只有老的和小的,|||||| ⑧人手不够了。并列 因果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关联词可以表示分句间的关系,例如“两手都硬起来”和“能两个文明一起上”之间,如果要形成必要条件关系,就需要填入关联词“只有……才……”。参考答案:第1句中的关联词可以是“只有……才”、“虽然……但是”。第2句中的关联词可以是“虽然(尽管)”、“……而”、“即使……也”。